人會修改自己的記憶,並且不會說於自己無利的話;而我們慣用的媒體則容易取代我們的思考,使我們輕易落入表相陷井之中。眨眼間,七月就接近尾聲。今年第一個直撲台灣的颱風,讓全台放了假。趁著颱風離去風雨漸緩的午後,我和兩位朋友一起進場看了這部被好萊塢大片夾殺的日本電影《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劇情結構、表現與敍事方式、演員等方面,都沒什麼好挑剔(算得上是個人近年看日本小說改編電影裡上乘之作),再加上原著湊佳苗對人性的刻劃與機巧的故事設計,使整部電影精彩立體且極具批判力。(我以為)這部電影刻劃的是:人們八卦、先入為主、充滿偏見並且總是迴護自身的記憶與回憶方式是如何在推特、電視節目等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變成一個吃人的怪物?而過程中展現出來的不單是幕後黑手的設計,更挖掘出網路上不負責發言的惡意、電視節目篩選與偏頗報導帶來的影響。雖然有那麼多人跳出來現身說法,把故事說得「好像就是那麼一回事」,卻不一定等於真實。如果我們相信那些資訊和說法,就像往錯誤的方向尋找答案一般-永遠找不到。
之前看過中村義洋幾部片,不過這是第一部進院線看的片,也是看到目前為止覺得最喜歡的一部。雖然沒有看過小說原著,但覺得電影應該有把小說的敍事變化、核心思想及原作對人性的觀察刻劃都表達出來。與中島哲也改編的《告白》那黑暗冷冽的色調氛圍比起來,這部電影的故事多了些活潑和溫暖,但一樣緊抓住社會事件背後讓人不寒而慄的人性問題。不過,兩部片在台灣票房卻有頗大落差(目前看起來,《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大概交不出像《告白》那樣叫好叫座的漂亮成績單)。
個人頗喜歡這部電影,所以私心希望它的票房可以再好一些,不過,真的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一部推理片(因為它沒有提供給我們正確資訊,讓我們以我們以邏輯推理真相),而是一部具有警世意味的懸疑片。如果抱著看神探伽俐略的心情看,那麼一定會失望,但若放寬心胸,這部片可以給依賴臉書獲取資訊的我們許多提醒(或者說是是當頭棒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