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道路的最基本特徵,確實就在於它從來不注重發展語言的邏輯功能和形式化特徵,而且有意無意總是在淡化它、弱化它。中國語言文字(尤其是文言)無冠詞、無格位變化、無動詞時態、可少用甚或不用連接媒介(系詞、連詞等),確實都使它比邏輯性較強的印-歐系語言更易于打破、擺脫邏輯和語法的束縛,從而也就更易於張大語詞的多義性、表達的隱喻性、意義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闡釋的多重可能性。(中西語言的這些區別在中西詩的比較中最為明顯。)實際上,我們確實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正是把所謂「先於邏輯」那一面淋漓酣暢地發揮了出來,從而形成了一種極為深厚的人文文化系統。有趣的是,近百年來我們一直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無邏輯、無語法這些基本特點當作我們的最大弱點和不足而力圖加以克服的(文言之改造為白話,主要即是加強了漢語的邏輯功能),而與此同時,歐陸人文學哲學卻恰恰在反向而行,把西方文化重邏輯、重語法的特點看作他們最大束縛和弊端而力圖加以克服。所有這些,自然都使得今日的文化比較和文化反思具有了更為複雜的性質,從而要求我們作更深入的思索。-甘陽,〈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古今中西之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