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人性

颱風天,有人困在家中或整理房間或看電視新聞或釘緊奧運轉播,有人到百貨公司吃飯逛街打發時間,也有人因辦公室淹水不得不冒風雨出動搶救。

我則在房間裡,開著電腦,做著最無聊的表格製作工作。搞了半天,右手已經感到酸痛,便在網路上找了《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來看。

《肖申克的救贖》台灣譯成《刺激1995》。譯得很爛,卻仍然被大家口耳相傳,是必看電影之一。上學期,原本o.s.house播放這影片時,想要去看的,後來忘記先回家,所以沒看到。選片的朋友說:這部一定要看,我已經看了好多次。

這週從週一開始一天一部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版蝙蝠俠,三天看完三部曲。上網google了一些資訊(有感於自己對此道之無知,不能不運用網路多了解一些皮毛),又在相關網頁中看到與《肖申克的救贖》有關的文章。所以找了該片出來看。

翻作什麼都好,因為電影一開始,那片名其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部片子的劇情邏輯完整,對人性的刻劃真實而深入,並且質問著法律與監獄制度所維持的正義與所遵循的規則(真是正義嗎?)。電影裡,知識、音樂、藝術、書籍與希望相關,它們使一個人不被規則束縛、不被監獄所困、不被制度化,而使人可以做一個像人的人。

憑著這一希望,我喜歡這個故事。前幾天看的《黑暗騎士》也很精彩,引人入勝的劇情、對人性善惡的剖畫也讓人聳然。這讓我想起朋友說:好電影都是超越類型的-《黑暗騎士》不能以英雄片看待,《肖申克的救贖》也不只是個越獄的故事。類型只是依劇情作出的分類,在那後面藏著更多吸引人的東西,那是依靠劇情帶出,卻可能是訴諸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說:人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