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雲端大腦時代》

我對網路科技的看法,原屬較悲觀的一群人(雖然我掛在網上時間很長)。這本書成功說服我,調整了我的看法(也不是說就此變成一個對科技樂觀的人,但接受作者提出的觀點,像是我們本來就不是在孤立狀態下記憶,把記憶外包給信任的人是我是一直在做的事。手機或電腦等工具幫助我們天生不擅長的記憶,使我們能夠多一些心思在其他重要的事上。這也許不是件壞事。)。
無論是悲觀或樂觀,世界都不會造著人所預期地發展,而且改變已經在小至個人、大至族群國家的議題中發生。因此真正的問題也許是:如何去理解這些科技、理解它們的運作方式、熟悉它們的特點、聰明地與它們合作。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memo]親密配對的思考過程

我們不是在孤立的狀態下記憶,而這是件好事。「相當簡單明白的是,我們在自己的心靈之外做的紀錄,似乎跟心靈之內一樣多,」魏格納這麼寫過。在資訊位於你信任的某人腦中時,這是個心智擴充器:「能夠交互記憶事情的伴侶,各自的個別記憶儲存可以提供並接受的資訊量,遠比他們在其他狀況下運用的更廣泛得多。」
就像魏格納用一個可愛的句子描述的一樣,這些是「親密配對的思考過程」。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143。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memo]衍生效應

寫下某些事情,還有其他認知上的有益效果。其中之一,就是這樣做會增強你的記憶裡:寫到某件事情,你就會記得比較清楚,這就是所謂的「衍生效應」。早期的證據是在一九七八年出現的,當時兩位心理學家測試人對字詞的記性,比較他們寫下來的字跟只是讀過的字,哪一種記得比較牢。結果把字寫下來的人獲勝。寫下字詞的人記得的東西,比只是讀過那些字的人更清楚--這可能是因為自己產出那些文字,「要付出的認知努力超過閱讀,而多花的力氣增進了記憶能力」,研究人員這麼寫道。數十年來,大學生都在利用這種效應,當成一種讀書技巧:如果你逼自己寫下你知道的事情,你就比較能夠留住那些材料。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70。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memo]新工具帶來的偏好影響

每工具都形塑了我們的思考方式,還有我們在思考什麼。印出來的字幫忙把我們的認知過程變成線性而抽象的,同時還能大大擴增我們的知識儲藏量。報紙讓世界縮小了;然後電報又更大幅度地縮小世界。對於每一種創新,文化預言家都在爭論,我們面對的是另一個科技上的世界末日,還是烏托邦。你諮詢不同的維多利亞時代知識份子,就有不同的看法:電報不是即將引進一個世界和平的紀元(「古老的偏見與敵意理應不可能繼續存在了。」查爾斯.F.布里格斯與奧古斯特.馬佛利克就如此歌頌),就是會讓我們溺斃在瑣碎蠢事構成的藻海裡(「我們渴望在大西洋下鑽通一條隧道......不過,或許將要滲入美國那隻翻飛招風耳裡的第一則新聞,是阿德蕾公主得了百日咳。」梭羅這麼認為)。當然,沒有一個預測完全命中,然而也沒有一個預測徹底錯誤。有一件事是世界末日論者與烏托邦論者都了解並同意的,就是每個新科技都把我們推向新的行為型態,同時也把我們推離舊有的、熟悉的行為模式。哈洛.因尼斯,他是影響麥克魯漢的知性導師,雖然不像他的弟小那麼有名,卻可能更有意思,他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新工具帶來的偏好影響」。與新科技共生,表示了解它們怎麼樣讓日常生活的方向有所偏移。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16-17。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讀詩]你不能夠掩埋噩夢

你不能夠掩埋噩夢像三具屍體
當你丟下鐵鏟,轉身離開
你不能夠微笑並且安慰自己:
「天啊,我已經將它掩埋--」

因為它會回來,像三具屍體
破土而出,當你的心日漸衰弱
或者它是一片綠草,以嬰兒的哭聲
包圍你的杯碗和床笫

-孫維民,〈你不能夠掩埋噩夢〉,《拜波之塔》,頁120。

***
分享孫維民的《拜波之塔》到此。算是滿喜歡他的詩,只是目前只讀有河重印的這集。也許之後該找他其他詩集來讀讀。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讀詩]病

我是有病的
正如每一個人
正如每一棵樹
豢養著蟲豸

正如每一顆果實
不停地腐爛
從枝幹到藤蔓
從葡萄到芒果

從北方到南方
正如每一陣風
不斷地旋轉
從市場到車站

正如每一枝燭火
從黃婚到閣樓
從地窖到破曉
隨時可以熄滅

從沼澤到麥田
正如每一條蛇
從秋天到夏天
以腹部行走

從孟買到里約
正如每一尾魚,缺少
眨動的眼瞼
從黑海到紅海

正如每一艘船
從冰島到剛果
秘密地浸蝕,滲漏
駛向唯一的港口

從土桑到和闐
正如每一隻禿鷹
掠過岩石和綠洲
向屍體聚集

正如每一個嬰兒
絕望地哭泣
當它降生,從子宮
的樂園到虛空

我是有病的
正如每一個人
從未來到古代
必要死亡


孫維民,〈病〉,《拜波之塔》,頁108-111。

《天國好生活》

上上週末把司傑恩《天國好生活》讀完。這本前年七月出書,我在前年參加楊腓力講座時,從朋友那得知。在校園翻過之後,覺得是一本關於「靈性操練」的書,而沒有把它帶回家(因為那時候高雄團契剛讀了魏樂德《靈性操練真諦》,寫法讓人覺得有距離,讀來無趣)。

今年又聽朋友說明了這書的概念,知道它是背景是衛理宗一派的思想,不同於正統改革宗「唯獨恩典」、「唯獨信心」的理念,他們更重視基督徒現世的生活(成聖生活)。這本書則認為「天國就在這裡」,福音就是讓天國臨到我們,登山寶訓和聖經則是天國生活的指導。

我不確定我能接受這樣的觀念多少,但我覺得這本書滿值得一看。

首先是它明顯比魏樂德《靈性操練真諦》好看,沒有太多論辯,而是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出發,去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靈修、以及怎樣的生活是天國的生活。

其次是作者確實注意到現實生活中的各樣困惑,無論是媒體、思潮、社會價值或是我們人性中的軟弱,都使我們時時處在衝突或矛盾之中。因此他重視這些問題,試圖調整我們的想法和態度。

最後是這本書附有「操練」和「討論」的部分(雖然我自己讀,這部分幾乎不會用到),感覺得適合在小組團契中跟大家討論(就算是意見不一,有接受有反對他想法的狀況,也會很有趣)。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葉問3

上週才補看了葉問第一集和第二集,今天馬上接看《葉問3》。看完第二集的時候,覺得劇組好像想要結束在那裡;看了第三集,則以為第三集真是拍對了。
第一集對日本人,第二集對英國人(如果我沒誤會的話,應該是對英國人),第三集則是對自己人(詠春對詠春)。賣點有永遠無敵的甄子丹、特別演出的拳王泰臣和李小龍(廢話,當然不是本尊),以及實在吸睛的張晉(如某人所說是新一代武打明星),但撇開這些讓人喜愛的演員和那精彩的打鬥(雖然我不懂,但真的好看,營造出的緊張感與每個角色的功夫特性、力量與速度,都讓人無法不喜歡),這電影講述葉問面對家庭和社會的態度本身就值得一看。
我想這系列應該沒有對歷史很考究,但呈現出香港的氛圍卻很合乎我們的理解。

[讀詩]如果我能撥動時間的針臂

如果我能撥動時鐘的針臂回到絕望以前
如果我能呼喚失散的雲朵和夢
如果飛逝的鳥雀降落昨天的河岸
快樂地歌唱。如果我能發現
一條秘密的小徑,一扇大門--
如果墜地的果實終於腐爛
凋萎的花瓣不再吐露芬芳
落葉悲泣一如屍體
這些能夠改變

如果我能撥動時鐘巨大的針臂

-孫維民,〈如果我能撥動時間的針臂〉《拜波之塔》,頁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