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以下簡稱《滌》)大概被分作華文創作書,但這幾天朋友問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回答他們說:可能比較像是報導文學一類的作品。

這一個月,不知是景氣感覺稍稍復甦還是怎麼的,出版業好像也想把前一兩個月做好不敢出的書一起出出來。我的同溫層看到光是純文學散文就有兩位新人《地底下的鯨魚》與《潛水時不要說話》頗有熱度。但一上市就讓我買回家的卻是廖瞇的《滌》。

廖瞇之前出版過的作品是詩集《沒用的東西》。我沒有買,但印象中在網路上有一首「火柴詩」頗紅(剛才隨手google,那詩叫作〈生死〉)。沒想到這次出版的作品卻是這樣子一本八、九萬字的作品。

《滌》全書的結構大概是:滌、滌媽、滌爸、滌姐寫一輪之後,進到廖瞇向外求助的一段、思考理解自己現狀、自己的期待、自己想做的能否做到之後,進入第二輪。第一輪是掀開整個故事,第二輪則是試著攤開所有人的心思。最後便收束在滌知道他被寫的地方。

家庭或成長的故事似乎是華文散文常寫的題材,這書與其他作品不不同的地方也許只在於它有一個明確想寫的對像「滌」,而「滌」並非作者一開始就可以寫的對象。因此作者在書中大部分的時間擔任著主動的角色,她必須主動去嚐試,主動去談話,並把一切過程盡所能地轉化為文字。可能因為這樣的主動性,讓我個人在讀的時候並不覺得是在讀散文,而是像小說一樣的報導文學。

兩天內讀完全書(應該是近一年最速),我感覺廖瞇的寫作像是記者,好像用文字講述事情是她老本行一樣。拿過(很美但太脆弱的)書衣一看,啊,原來真的是老本行。

全書主角「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在這裡多說。去讀這本書感受看看吧。就像上週分享的天寶葛蘭汀所強調,重點在於「滌」感受到的世界與常人不同。他並非天才、沒有成就,所以原本是沒有機會把自己的狀態和想法表達給別人知道。但他的姐姐廖瞇因著文學年金而得到這樣的機會。

如果一定要我說的話...我想像中的「滌」會是這樣:

(咦)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