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曉得要從哪裡說起比較恰當。
一兩週前從在出版社做企劃的朋友那裡得知了黃暐婷出新書的消息。她會跟我提起是因為知道我滿喜歡黃暐婷上一本(也是她第一本書)《補霧的人》,並且也因為吳明益去聽了當時的新書分享會。對那場新書分享會的印象很淡薄,但對《補霧的人》印象很深,似乎是拿到之後就一頁接著一頁快速讀完的一本小說。
這樣說可能讓大家誤會。我其實不是太能讀小說的人(自認書讀得不少,但在所有讀過的書中,小說的比例可以說是相當的低),就算有讀過一些小說,大多也是有名的翻譯小說,真的有追的作者嚴格來說只有村上春樹(以前追過一陣子乙一,但後來漸漸也沒有那麼追),加上一個吳明益。現在一年就讀一兩本小說(去年可能就是吳明益的《苦雨之地》、前年可能就是《刺殺騎士團長》之類的)。
我應該是平凡到不行的讀者,西方名著、東方經典的小說,對我來說都太難。即使是現代華文圈裡的小說,我看過且喜歡的小說也只有余華那兩本《活著》、《許觀三賣血記》。我想要推薦這本新書《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的理由只有一個:它真是好看。
昨天去完黃暐婷和陳宗暉在讀字書店的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我已經讀了半本。心底一直擔心會被爆到後面的雷,結果整場分享會就在「大家都很內向」的狀態下,平安地結束。回家後我又接著讀了下去,睡前只剩兩章多,但想隔天還要早起就沒有硬撐把小說讀完。
上班日實在沒時間讀書,但又很想要快點知道後面發展的我,有點勉強地在上下班通勤的時間,把全書讀完,終於鬆了一口氣。連我自己都難以想像,居然會以這麼快的速度讀完這本小說;很想要跟誰分享這本書,但又不曉得要怎麼分享才好。
到作者的臉書上看到她為10/18新書分享會寫的文章第一段:「在寫這本小說的期間,每當有人問我這部小說是關於什麼,我總是支支吾吾答不上來,不然就是從觸動我的那則新聞開始講起,講到1937年台灣改時區的歷史,講到時間隱含的政治性,講到別人都失去耐性。後來我學會一件事,只要有人問起小說主題,我就回答:『愛情故事』。聽到愛情兩個字,幾乎每個人眼睛都亮了。//這本書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也是時間的故事,追尋的故事,成長故事,人情故事⋯⋯。我還沒辦法只用一句話來說,但我願意談一談裡頭交錯的敘事,以及構成這部小說的磚石。」
啊,真的,就是這樣的感覺。也許用「愛情故事」來介紹是最方便的方式,但《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作者在新書分享會中分享關於整篇小說的奇幻設定「新時」的來源、「故事中的故事」與「虛構人物走入真實世界的情節」,這些都是這故事吸引我這樣一個平凡讀者的地方。
但讀的過程中我最享受的卻是兩位主角的兩種視角與世界。這一點有點像是陳玉勳最近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給我的感覺(其實在聽新書分享會時,我一直希望有人談到《消失的情人節》,除了一樣以奇幻且獨特的「時間」為題外,對平凡生活的描繪是我以為兩部作品共同的特質),兩位主角在同一時間點對事物的認知有怎樣的差異,使得每一個情節都不只有一個視角和面向,故事因而豐滿生動。
雖然我只是一年讀一本小說的俗人,但我還是想要推薦這本書給「對文學出版」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也許不寫實,但應該可以滿足對「一本小說的形成」感到好奇的讀者。此外就是喜歡有一點奇幻、有一點後設的讀者。這本書會讓我想到《口白人生》、《戀夏500日》、《1Q84》等作品(我不確定你會想到什麼,很有可能跟我想到的不同),但我即便想到很多,它還是很別出心裁,深根台灣的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少年與時間的洞穴》完全沒有門檻,會讓人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