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安妮艾諾《位置》

 

之前只看過《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因為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關係,其他本都太多人預約,排不太到,只好等新版(有兩本即將借得)。

這本是朋友借我,聽朋友說是一篇寫爸爸、一篇寫媽媽。確實也就是如此,但老實說也完全不只是如此。

乾淨而高度自覺的寫作風格,清晰的思路、精準的細節,盡全力不偏頗地去描寫父母。讀下來幾乎覺得不需要去讀她談寫作的書,因為她的作品幾乎就已經充滿她的寫作觀。

令人尊敬的作者如是。

《位置》寫出一些台灣比較少見的感覺,特別是「階級」的生活與意識。

讀完後仍在心中反覆思考的是:

書中的階級展現在整個日常生活各個層面,從語言、夢想、興趣、對於教養的看法,乃至於對生命的理解。在作者的記述中,每一個部分都彰顯出她與父母之間的距離(當然,與父親的距離又比與母親的遠一些)。

這讓我連想起近日看的《聖奧梅爾殺嬰案》裡受審的女性。電影裡不斷指出她說了一口優雅的法語,並且上大學(雖然不明確知道她到底修的是什麼學位,哪些是謊言而哪些是真實的狀況)。

不同的是《聖奧梅爾殺嬰案》描述一個移民的處境,而《位置》描述的是法國本土的狀況。作者的父母從小鎮工人轉經營小咖啡坊,作者自己則因讀了大學成了老師轉成為中產階級。

我相信《位置》描述的狀況在今日台灣這樣階級變化也是持續發生,不過我更感覺父母那一輩會更像安妮艾諾筆下的世界:從一個窮困只求生存的狀態,轉到考慮移動到城市,讓孩子有更好的環境,然後如果可以,多讀點書,成為不一樣的人。

《聖奧梅爾殺嬰案》所描述的移民狀況則顯得離我們更遠。移民的生活也是台灣近期社會研究所關心的主題(電影和影集也很密切意)可以說是「正發生」的狀況,然而展現上卻不像是法國,階級思維深深印在移民的問題上(這點我還需要再花些時間思考和觀察一下)。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賈樟柯《賈想II》

 


陪我渡過近期睡前時光的《賈想II》。賈樟柯電影看過一些,大多是以前在角落習齋看的,只有後來的《天注定》、《山河故人》在金馬影展看大銀幕。除了《天注定》看了兩次,其他都沒重看,印象不是太深。反而對《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念念不忘。

前幾年發現那本電影手記是只有1996-2008,後來還出了第二本2008-2016。錯過了它進貨黃金期,也沒執著,直到某個週日在結構群巧遇,才買了回來。

讀著讀著,當初的感覺又回來了。賈導的電影是不錯,但於我們太遠,他筆下的世界可以帶我們靠近點看。即使沒有看過他電影,讀他做這做那時在想什麼,也挺有意思的。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永遠的蘇珊》小記

 《永遠的蘇珊》在桑塔格世界裡可能只是一小小塊拼圖,但在努涅斯人生𥚃卻是舉足輕重的一段經歷。目前評論大多受題目影響而將焦點放在努涅斯對桑塔格的描述上,可全書吸引住我的卻是「與桑塔格住在一起的日子」對努涅斯的影響。

「影響」給人印象似乎比較偏向:讓某人像他/她。《永遠的蘇珊》𥚃面的影響卻不是如此。因著桑塔格強烈的魅力、風格、思維方式,努涅斯分別了自己可以吸收與無法成為的部分,也找出自己的方向一一成為一個閱讀者、觀察者、書寫者,並了解自己需要大量獨處時間(而非桑塔格那種充滿旅行、社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