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看過《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因為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關係,其他本都太多人預約,排不太到,只好等新版(有兩本即將借得)。
這本是朋友借我,聽朋友說是一篇寫爸爸、一篇寫媽媽。確實也就是如此,但老實說也完全不只是如此。
乾淨而高度自覺的寫作風格,清晰的思路、精準的細節,盡全力不偏頗地去描寫父母。讀下來幾乎覺得不需要去讀她談寫作的書,因為她的作品幾乎就已經充滿她的寫作觀。
令人尊敬的作者如是。
《位置》寫出一些台灣比較少見的感覺,特別是「階級」的生活與意識。
讀完後仍在心中反覆思考的是:
書中的階級展現在整個日常生活各個層面,從語言、夢想、興趣、對於教養的看法,乃至於對生命的理解。在作者的記述中,每一個部分都彰顯出她與父母之間的距離(當然,與父親的距離又比與母親的遠一些)。
這讓我連想起近日看的《聖奧梅爾殺嬰案》裡受審的女性。電影裡不斷指出她說了一口優雅的法語,並且上大學(雖然不明確知道她到底修的是什麼學位,哪些是謊言而哪些是真實的狀況)。
《聖奧梅爾殺嬰案》所描述的移民狀況則顯得離我們更遠。移民的生活也是台灣近期社會研究所關心的主題(電影和影集也很密切意)可以說是「正發生」的狀況,然而展現上卻不像是法國,階級思維深深印在移民的問題上(這點我還需要再花些時間思考和觀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