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道」在生物學上,指的是蝶循著氣味或氣流,飛行經過的路徑。像許多昆蟲,蝶會釋放費洛蒙,形構一條氣味之路。那路徑可能並不穩定,也可以稱為一種「流動的道路」。蝶在這條空中之路覓食、求偶、探看世界、煽動氣流;那是一條感官之路,視覺之路、聽覺之路、嗅覺之路、味覺之路,生死之路、避敵與交歡之路。-吳明益,〈衰弱的逼視-關於《蝶道》及其他〉,《蝶道》
雖然人欲以其它生物的思維角度來思維殆無可能(如果其它生物有思維能力的話),但在書寫的過程中,我時常試圖做某種「在路上」的想像。就如迪勒(Annie Dillard)女士說的:「我撤退,但不是往我心裡撤退,而是往外撤退,好讓自己變成一種感覺組織。我是水面,風在其上吹拂;我是花瓣,是羽毛,是石頭。」
我是蝶,在這條流動之路上。
與「蝶道」一詞的接觸,始於甜梅號「南方蝶道」一曲。那是一首令人平靜、讓人覺得優美的後搖樂曲(其實大部分的後搖都很吵,很少平靜、幾乎難以用優美形容...)。
有一回和正翻哥聊到喜歡的作家,她說她很喜歡一位台灣自然寫作的作家吳明益,寫散文也寫小說。我聽了她說,也跟她借了書。《蝶道》是她借我書的其中一本。
《蝶道》是一本很有想法的散文集。不但文字、攝影、手繪、設計都出自作者本人之手,上卷「六識」、下卷「行書」的結構也顯示作者對這本散文集的要求-屬蝶與屬人的「蝶道」(但這只是我的理解)。
我自己特別喜歡上卷「六識」,談蝶的「感官之路」就是後記所說「視覺之路、聽覺之路、嗅覺之路、味覺之路,生死之路、避敵與交歡之路」。作者從這六種感官出發,延伸探索他對於蝶的觀察,不單自己去深入感受,也試圖用文字帶讀者去感受。更重要的(應該說對我個人而言,更重要的是),這六識既有科普知識的說明,又不失文學意像的表現,讓人能在某些知識基礎上跟隨作者的思絮。因此,相對於實地走訪的「行書」我更喜歡上卷「六識」那種穿梭於知性與感性之間的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