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文化內涵

利維斯和阿諾德都懷疑煤炭和鋼鐵產量(或生產總值、消費水平)的提高能否用來衡量社會的「進步」和「幸福」,他們都不敢貿然站在急於投身社會改革的自由派和左翼人士一邊,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後者容易將自由和「更多的果醬」等手段與生活的目的混為一談。但是兩人心目中的文化有不盡一致的內涵。阿諾德心儀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也樂意用當代歐洲文化(如法國與德國的文化)為參照批判英國的陋習。利維斯獨重本土資源(因此有時顯得褊狹固執),時時追念未被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破壞的「有機共同體」(organic community)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藝術。阿諾德的文化指內在精神的完美,利維斯則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化轉變為一個語言問題。利維斯說,對文學藝術敏感而又有鑑別力的人是文化聖所的看護,他們數量很少,但卻保存了傳統中最不易察覺同時又最容易消亡的成分;高品質的生活取決於這少數人不成文的標準,文化的精粹就是這些人辦別優劣的語言。假如這語言的水準能夠保持,文化傳承庶幾可望。
-陸建德,〈弗.雷.利維斯和《偉大的傳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