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二刷《他者的消失》筆記

「在真實性的強迫下,「我」不得不去「生產自己」。真實性終究是新自由主義生產自己的方式。它使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生產者。作為自己的經營者,「我」生產自己、展示自己,並把自己當作貨物提供給別人。」(頁33)

「在不停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恐懼也不斷加劇。這是與縱向恐懼背道而馳的橫向恐懼。前者是面向全然他者、面向茫然失所和面向「無」之時才生出的恐懼。」(頁053)

「新自由主義把人類分隔成一個個孤立的經營者,經營的對象就是自己。這種單子化伴隨去團結化和完全競爭而來,亦使恐懼漸生。新自由主義的惡魔邏輯就是:恐懼提高生產率。」(頁053)

「「做自己」並不能簡單地等於自由自在。「自己」也是壓力和負擔。做自己是把自己加載於自己身上。」(頁113)

「社交媒體未必會促成一種討論的文化。它們通常被衝動所操縱。」(頁126)

「傾聽具有政治維度。它是一種行為,一種對他者存在和他者痛苦的主動參與。」(頁127)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集體倦怠》筆記


 「戰後嬰兒潮世代焦慮、過度工作且對施加在他們身上的批評深感不滿。為什麼我們常常很難將他們視為寬厚、仁慈的一代,問題就在於他們無法利用自己曾有過的經驗去同理自己孩子的世代。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的焦慮或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會影響我們。」(頁31)

「每一種特定測驗在我們童年時期一遍又一道測試的是我們最原始的工作能力:向我們提出一系列問題和一套嚴格的條件,在這套條件下解決問題,並且不加思索地,以愈快的速度和效率完成此任務愈好。」(頁88)

「尤其是學術界,它實際上已經變成一個希望勞工的行業綜合體。⋯⋯研究所依賴學生的全額學費和那些學生的廉價勞動力,所以它們接受的碩士生遠遠多於博士生的名額,而博士生則遠遠多於終身職的職位。」(頁123)

「如同理論家蓋伊.史坦丁(Guy Standing)指出的,至少工人階級給人們的記憶是『長期、穩定、固定工時的工作,並且有既定的晉升途徑,服從於工會與勞資協商,擁有的是他們父母親所瞭解的頭銜,面對的是他們熟悉其名聲與特色的當地僱主。』殆危階級幾乎沒有這些東西。優步司機是殆危階級的一份子,零售工作者、亞馬遜倉庫員工、兼任教授、自由作家、Instacart超市購物者、公司清潔工、MTV數位製作人、家中看護、超市存貨商、速食店店員和同時從事多項上述工作以維持生計的人們也都是。」(頁136-137)

「殆危階級的人們對於美國夢承諾的破碎感到憤怒且焦慮,但是他們仍持續從事那些苦差事,試圖讓自己離美國夢更接近一點。」(頁137)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其實一直滿怕以所謂「詩化」形容的作品。若不是文藝小幫手說英美系女神開了這作品的課,加上交換書的好朋友真愛(?)推薦,我大概不會有動力拿起來看。

結果第一次翻開讀,就被驚到(腦子都麻了)。這一兩週,一有完整安靜的時間,就趕緊拿起來讀。就在剛才,讀完了(忽然)。

有朋友說這書太痛,沒有辦法讀下去。確實,它確實很痛,甚至把那個幽魂一樣的恐怖都透過文字帶到讀者面前。確實,身心疲憊傷痛者可能會被擊斃。

但它真的是近期令我開眼界的作品,它以文學的方式告訴我們許多原本只是「知道」,不能「體會」的事。讀時感到的毀滅,同時也是美。你會深深地感受到語言、文字創造出的世界一一為作者保留記憶、感覺、思想,凝結成他與母親更深溝通的願望。

還沒有讀最後附上的文章,只覺得沒有錯過這本書真是太好了。

2022年10月7日 星期五

來自他者的救贖—讀《光上黑山,寧靜海》


這幾個月一直在讀韓炳哲的作品,先是讀了今年剛出的《愛慾之死》,再回頭三刷《倦怠社會》、二刷《透明社會》與《數位狂潮下的群眾危機》,最後讀起了簡體版的《他者的消失》。一路下來,對韓炳哲的思考有一些領悟,深深佩服他對時代的觀察和思考,所引用的材料和提出的觀點,無論現實中我同意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多是覺得他的觀點與台灣社會現實有差異),都有所啟發。

本月回頭讀些文學書,一是早就該讀的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一本是胡家榮的新書(或者該說是新版)《光上黑山,寧靜海》。前者還未讀畢,後者則已經在三刷。

《光上黑山,寧靜海》與一般讀到的詩集很不一樣,讀起來好像很簡單,好像有更多故事,但又沒有說清楚。留白處卻使人聯想翩翩。讀完一次,忘記八成,很快又想說可以再來翻翻。到了第三次的時候,近年大洗我腦的韓炳哲浮了出來。忽然感受到《光上黑山,寧靜海》誕生於一個有強大他者存在的世界。

胡家榮詩中那〈缺口的籠子〉,也展現了001與002的關係—互為「他者」的關係,「002走進了001的牢房,他們審視彼此的眼睛,不問關於經過的事。」楊佳嫻在序中追查詩集線索,以「藍血人」稱呼詩人與他的族人。在韓炳哲的體系中,透過「眼神」溝通的他們,是不被數位世界透明化的人類,他們深度地活著,打開眼睛和耳朵,補捉光影,傳送念力。

「寧靜海」的部分,大量破碎不完整的詩句,像是詩人自言自語(或是與魔鬼對話?),卻在全書最後出現一首〈回信(尾聲)〉:「你反對的我還願意留下/你認同的又有多少能夠留下」。原本半隱的他者忽然現身,像是在詩人的對面靜靜微笑,靜靜看著一切。

韓炳哲在《他者的消失》的〈同質化的恐怖〉一章裡寫道:「深刻的認識也擁有改造力,它產生一種新的意識狀態。認識的構架與救贖類似。其功效尤勝於問題的答案。它讓需要救贖者進入一種全然不同的存在狀態。」這話我抄在筆記中,投射大量自身經驗,仍只有淡淡的理解,卻在好像在《光上黑山,寧靜海》裡找到印證:「深刻的認識」是一個長久的改造過程,不是從A立即變成B,而是長時間大量的交流,而慢慢將對方的意念設定進自己的腦中,以致於思考各樣事物時,能在自身之外有另一個聲音,去校正或辯論。人因此得以跳脫原本框架,轉換成另一種角度,新增一個觀點。此時的人非原本那人,同時又是原本那人。

若用胡家榮自己的話說是「我試著禱告,活下來,信了神」的救贖,於讀者來說則可能更多是一種來自「他者的救贖」。

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關於「寧靜海」

第一次知道「寧靜海」,是聽胡家榮說的。當時他問:你知道寧靜海是什麼嗎?我:???他說:是月球表面較黑的部分。但在他的詩裡,他在寧靜海中游泳。

第二次看到「寧靜海」,是Netflix拍的韓劇名稱,演員有孔劉和裴斗娜。一上架我就加入片單,但至今都還沒有真的打開來看。
第三次是在中秋前後聯經出版粉專的一則貼文中看到「寧靜海」。那是從《天空地圖:瑰麗星空、奇幻神話,與驚人的天文發現》一書中摘錄出來的文章。內文講述1939年一位釀酒商在觀察到日食之後,放棄祖傳事業,決定投入天文學的故事。他在1647年製作出第一部月面地圖集。但「寧靜海」等月球地貌名稱是另一位義大利天文學家喬凡尼,巴蒂斯塔,里喬利所發想,後來月球上的名稱許多都延用他的構想。如今,人們知道的「寧靜海」是1969年阿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的地點,不再知道這些名稱背後的故事。
「寧靜海」不是海,但在古代天文學的世界中,它也許是海。用當時最好的望遠鏡望,釀酒商與義大利天文學家是否也想像自己在那片大海大游泳呢?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因為我們活在被科學除魅的時代。

2022年8月18日 星期四

三刷《倦怠社會》&二刷《透明社會》

 


三刷《倦怠社會》:一刷時沒讀懂,二刷時覺得是近幾年最啟發的的書,三刷又忘記大部分內容,再次被驚喜。

二刷《透明社會》:一刷覺得好像輸《倦怠社會》一些,二刷目前覺得對照近日各種社會亂象,頗為生動。

之前跟朋友分享《愛欲之死》時,朋友問:那要怎麼避免呢?

當時跟朋友說:韓炳哲沒有要談怎麼避免吧?就是純粹先驗式地去討論,不一定能夠直接回到現實去運用。

重讀《倦怠社會》後的我:啊,其實算是有吧?寫在這本裡。不過確實不會是什麼實用指南那種東西。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韓炳哲《愛欲之死》摘錄

 「愛欲(Eros)需要有嚴格意義上的他者,這個他者,無法囊括到自我的體系裡。因此,在相同者地獄中,也就是當今社會日漸形成的樣態中,不存在愛欲經驗。」


「自戀不是自愛。自愛的主體為了自己,會與他者明確畫出一條否定的界線。反觀自戀的主體,則無法在自己和他者之間清楚界定範圍,與他者之間的界線於是變得模糊。世界只不過是他自身的影子。他沒有能力認出他者中的他者性,也沒有能力給予認可。」

「你能夠做到的,這個概念會產生龐大的強迫力,徹底摧毀功績主體。功績主體將自我生成的強迫力視為自由,所以認不出那是一種強迫。你能夠甚至比你應該更具強制性。自我強迫比他人強迫還要淒慘,因為要反抗自己是不可能的。」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李欣倫《原你麼都不想要》


1.

近日在動態上不斷看到以致於無法忽視的一本新書。一度被燒到上博客來看了試讀,卻覺得有點被滅火,沒有立即下單。昨日中山誠品早班下班後在書街看到有一本試讀,就隨意翻了一頁,讀了,啊,想要。立馬結帳。
回到家火速讀完第一篇〈之後〉,好看。轉頭跟室友說:如果網路試讀放這篇的話,也許當時就買了...為什麼要放那篇呢?(手一邊把書翻往目錄)啊,試讀放的是最後一篇與書名同名的〈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這樣我就懂了。

繼續自言自語:有些文章就是單篇看不一定喜歡,但變成書中的一篇,尤其是最後那一篇,感覺就會全然不同啊。有些時候還是需要翻翻實體書才可以感受到。 

2.

今年衝最快的一本書(應該?)!非常好看,完全不是想像中沈重的那種文章(主題可能沈重,但文章讀來卻有一種爽快感),忍不住一篇接一篇讀下去(對,像吃洋芋片那樣)。我想不會只有已婚婦女會有共鳴,但已婚&女性讀者會有更高的參與度(?)。很喜歡。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好日子

還好妳選了個好日子

否則沒有人能去看妳

最後一眼

住在小罐子裡的小天使

妳可以永遠安睡在美美身邊

非自願單身七日

腦霧,高燒,味覺失調
喉嚨被子彈蟻咬過
冰涼物質都變為美食

你照護我一夜
在隔離的第三日確診
咳出血的那日
我們見識了死亡的恐懼

間歇性筋骨痠痛
躺平的時間十五到十八小時不等
香與臭只在記憶中

可以好過來嗎?
可以。

但也許已經不是原來那個身體
而是低配版的自己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理髮店複合式餐酒館

夢中,我還住在東海附近,常去一間24小時營業的理髮店複合式餐酒館吃早餐喝咖啡。有一天打完工路過,餐廳忙得不可開交,年輕的老闆硬是在吧台幫我整理出一個位子,後方走來一對情侶準備結帳離開,轉向我這面,舉起手揮了揮,說:「你今天怎麼會這時間來?」

大學時教我們希臘羅馬史的老師坐在後方大桌上,正對另一位(我不認識的)老師說:「沒想過他會做出這樣的事!阿浩回來搞這間店不就為了他?」
外面雨下大起來,撐傘的太太踏進店,點了杯espresso。老闆壓好端過去。
「老師載你來嗎?」
「我自己開車。來看看你,沒事吧?」

2022年5月23日 星期一

太宰治《思考的蘆葦》讀後

大牌出版,劉子倩譯的這本《思考的蘆葦》,書本設計、文字排版簡約雅緻,拿在手上翻讀的感受極佳。

不過內容頗雜,直覺上是本東拼西湊成的一本書。全篇都好看的文章約只有此書的三分之一。

然而,光是「輯四 交鋒」收錄的〈風聞〉(木戶一郎與井原退藏書信)就讓整個閱讀變得值得。太宰治矛盾分裂的性格與思考,盡現於此。除了太宰治迷不可錯過之外,對寫作/作家有什麼想像和期待的人,也十分推薦一讀。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被文學戕害的人

 「事實上,真的存在有被文學戕害的人。——同樣是托爾斯泰的故事,在我身上與在萱瑄身上,就產生生了完全不同的作用——我天真的感覺到,這不過是一條我們該避開的路(不要做第二個托爾斯泰),我們寫作,我們最好不要作惡多端——因為作惡多端,雖然未必會損及我們的文學水準,但讀者們得知之後,會造成他們的痛苦與絕望——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心中確立了一個想法:我們寫作者,在道德問題上,要盡最大可能,和一般人一模一樣。」

—張亦絢,《永別書》,頁85-86。

張優遠《不平等的樣貌》

 

我與新加坡實在不熟。唯一有印象的新加坡人是在研究所畢業前去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研究生研討會時遇到的歷史系研究生。當時整團十來個學生都來自中國,只有我一個台灣人,她一個新加坡人。我們和來自北京的研究生被分配到較遠同時較大的研究生宿舍(與其他十來位不同地方),因此兩三天爆滿的行程中,有機會跟她聊到天。印象中,她說他們研究中國史的人不多,圖書館資料也少,所以那次去到中大會多留幾天,多找一些資料回去。她報告和論文都是用英文,她說他們一般中文的能力聽和讀可以,寫就太難。

這本書的新加坡雖然與我僅有的印象差距很大,但讀的時候,一直想到那位研究生。想到她順利的話,應該已經博士畢業,也許已經教了幾年書,說不定也寫出像這樣的一本著作了。

這本書不是她寫的,是一位社會學教授,不過真是好看。完全不必對新加坡有興趣,只要對社會不平等有興趣,就可以讀它。因為這書講的狀態,並不只存在新加坡。如果已經有相關知識,讀來讀有味,沒有相關知識,也可以很有收穫。

2022年4月19日 星期二

隱匿《病從所願》讀後

 


原本想要週一上中山班時讀這書,後來等不及,便趁每日睡前讀一些。

隱匿是以一本書的方式在寫它。由輯一的病發、輯二復發到輯三的緣由,寫下了她從得知乳癌以來的內心變化,更往前追溯自身性格與經歷,把她的思考攤在讀者面前。

關於癌症,我們這代人都從身邊親友知道不少,因此這本書用意不是讓人再多懂些什麼(知識上網找就有了),而是帶我們跟著作者的思維,去想生命、身體、關係以及「人為什麼要活著」。

看似嚴肅的問題,在隱匿筆下卻不顯得沉重(笑點往往忽然出現,叫人忍都來不及),遍地可見她一生積累的小智慧(雖然可能不適用所有人)。

生命無常,許多事情不是我們可以控制,但在有選擇的時候,盡量讓自己舒適自在一些。把握最重要的東西,其他的就慢慢地放開吧⋯⋯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接著,只要再貼上一枚郵票》讀後

 


由小川洋子和堀江敏幸合著的書信集小說。台灣版的封面做的非常素雅,放在書店新書之中,頗為顯眼,與實際的故事內容也非常配合。

故事從女性敘事者發出第一封信開始,那第一句話便說她決定永遠地閉上眼睛。由這裡開始,我們看見了兩人往日的關係、性格喜好與各自的內心世界。經過漫長的歲月,有些記憶變得模糊或錯誤,有些卻是鮮明像是昨日。書信往返之間,淡而悠長的情感,給人一種溫暖的陪伴感。

如果有時間,在人生的最後,你會想對於最親密(但因為某些原因而分開)的人,說些什麼呢?看的過程,一面在讀他們的故事,一面想著,我記性如此差,到了生命末尾時能回憶的事情應該很少,又或者到那時候,真正重要的東西就會自己回到我腦中呢?我真的不知道。若到時候記錄在網路上的文字還留存的話,我會請人為我精選一些值得記念的片段,傳遞給對方(或是幫助我自己回憶)吧!

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愚人之歌》讀後

 

週五分享會後,已經讀了兩次。

前幾天在分享會中聽到有人說孫得欽的作品很黑暗、讓人有不可信任的感覺⋯⋯始終帶著笑意,開開心心的讀完的我,是否有什麼問題?究竟是我果然是個道地的笨蛋,還是這書目的就要大家產生這種自我懷疑呢?我真的不知道(可能就是要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提外話是,《愚人之歌》一定要收實體書,封面看起來就是下了重本,從內頁排版、字體大小可以感受到編輯對此書的愛,比電子書更輕薄的開本厚度,極適合通勤隨身攜帶。

至於內容,我想可能可以當作心靈的石蕊試紙之類的東西⋯每個人每天可能都可以測出不同的酸鹼度。(住!口!)

如果跟我一樣心情平靜愉快的讀完,可以私下跟我說。身邊聰明的人太多惹,我需要找到一些傻子一起取暖才行!

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愚人之歌》新書分享會「宇宙的文盲」場

 

還是決定來寫一下昨天參加的《愚人之歌》新書分享會「宇宙的文盲」場。

1.意外大爆場,因為提早到很多,所以坐了個有桌面又視野絕佳的好位置,可以看到不斷有人想入場,最後來的人只能站或坐在樓梯上聽。

2.孫得欽準備了超多故事,尤其是默默在小圈圈𥚃紅的漫畫《地動說》。若只有他一人,我聽完整場的感覺會是:我以為我來聽孫得欽分享《愚人之歌》,結果發現實際上是《地動說》的直銷大會(這心得根本是看《在車上》以為看村上,實際上是契訶夫的詞語抽換版)。不過因為有黃以曦的提問、質疑和回應,場面變得十分歡樂又玄妙(如果有影片,我個人是會想要重看),內心一面想著:所以孫得欽到底是開悟愚人還是「忘本」邪教的邪教教主呢(大誤)!

3.插曲是:有一組手沖咖啡(原以為是紅茶)從門口透過眾人傳到我面,因為我前面已經沒有人了,所以回頭問是誰?整排的人都說是我點的,直到結束都沒有人認領(只好由年輕人和辛苦的主辦單位享用)。

4.神秘美好的夜晚。《愚人之歌》已上市,外傳《愚人的花園》只有在這兩天的牯嶺街市集和詩生活買的到喔!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用很慢很慢的速度重讀完這本書。與往常從頭到尾順序式的讀法不同,這次先挑出濱口竜介新片《在車上》改編用到的三篇先讀,然後才跳著讀完其他短篇。

讀的過程回想起當初應該並不太喜歡這本短篇集,每一篇都淡淡的沒有太深的印象(但確實都讀過)。此次讀這樣的感受依舊,不過看完電影《在車上》後回頭看這些故事,意外有加分效果。

重讀最喜歡的是〈獨立器官〉,其次是〈Drive my car〉,幾乎可以說是討厭的則有〈戀愛的薩姆沙〉和〈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其他幾篇則介於中間,沒有特別喜歡也不到討厭(嗯,就是這麼多篇感覺普通...)。總的來說,我可能還是偏好村上長篇小說多一些。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讀〈Drive MY Car〉、〈木野〉在看過電影《在車上》之後

從高雄拿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讀了濱口《在車上》改編的這書其中兩篇短篇〈Drive MY Car〉、〈木野〉(另一篇〈雪哈拉莎德〉還沒有讀)。沒有在看電影前複習小說是對的,在看完電影後再回頭讀小說,小說好像變得更好看(之前似乎對這本小說集的印象沒有太深刻)。最喜歡的改編是車子🚗的款式和顏色的部分,最喜歡的選角依然是三浦透子。契訶夫的舞台劇、西島和岡田的選角,則是給我一種「大膽」的感覺。

 

2022年2月8日 星期二

《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讀後

 


趁著讀墨年前3件75折購入的新書。原本想買的是另一本《集體倦怠》,看了介紹之後,決定改買上週在「閲讀夏Lala」的節目上聽到的這本今年1月才出書。

《我做了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是韓國人寫的書,每一篇都短短,但非常直接指明造成今日韓國社會許多人感到「職業倦怠」的原因,並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指引。重視實用而非論述的一本書。

誠如譯後記所言,台灣的狀況也許與韓國有些不同,大公司文化與集體意識可能不能直接搬用。不過,職場上面對的實際問題以及作者提供的建議,還是頗有幫助。

無法接受年假即將結束的朋友,也許可以考慮讀讀本書(也許會為自己在台灣而非韓國,重新振作?)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劉芷妤《女神自助餐》讀後

 


原本以為會很虐很不舒服,所以在這書大熱之時,並沒有打算讀它。直到去年因為身邊朋友的關係,讀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發現自己能承受的超乎自己想像,開始更多發漏女性議題。年初一波購書中,入手了本書。

《女神自助餐》收集台灣女性(性別意識的)群象,可能會讓人覺得預期讀者只有台灣這個小地方一半(甚至更少)的人。以議題的深度和強度來說,也許真的不如《房思琪》那樣的長篇作品,但我自己是從這些故事中看到許多未曾想過/理解過的人事與文化,也被全書〈後記〉感動。

希望作者說的未來,是最好的那一個:到那時,大家會覺得這些故事很扯,而非產生「身邊認識的誰發生過」的既視感。希望那一天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