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伊德和魯益師都認同,像聖保羅這般謹守道德律的人,似乎才真的最清楚自己的行為與律法的標準相距多遠。但佛洛伊德對此一觀察所下的註解卻與魯益師全然不同。他表示「德行越高的人」,其良心越是嚴苛,因此「越是聖潔的人,必定越是責怪自己罪惡深重」。佛洛伊德解釋,這些人對自我深感不滿,使得他們越發意識到需要努力以達到令自己滿意的程度,這就更加重了他們的罪惡感。他說:「試想這些聖者一直處在對自我高度期許的誘惑下,自稱為罪人其實也不足為奇。我們都知道,誘惑只會隨著持續的挫折感不斷地升高,但偶爾的滿足會使得誘惑的力量暫時消減。」
魯益師則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一個人在道德上提升之後,會越來越清楚仍然殘留在心裡的邪惡;然而當一個人逐漸墮落,便越來越看不見自己的敗壞。一個有點壞的人知道自己不是非常好;然而一個從頭壞到腳的人卻會覺得自己還不錯......好人能明白善與惡,但壞人對兩者都沒有概念。」魯益師說,我們越是與邪惡的衝動對抗,就越能了解它們,越是向邪惡的衝動屈服,就越無法了解它們。他寫道:「行善--即使只有心是向善的--都能帶來光明;放蕩只會帶來晦暗。」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良知--宇宙中有道德律存在嗎?〉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