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bsolutely honest, something true, it always turned out to be a thing that had to be done alone.」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穿牆」的故事
我第一次開始寫小說是在一九七九年、二十九歲的時候,然後十年、到四十歲開始寫《發條鳥年代記》,固定在一條路線上,然後從那裡再開始展開新時期的感覺。
對我來說,《發條鳥年代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穿牆」的故事。穿過堅固的石壁,可以從現在所在的場所到別的空間去,反過來說就連諾門罕暴力的風,都能穿過那面牆吹進這邊來,看似分隔的世界,其實並沒有被隔開,這就是我最想寫的事。
至於為什麼能「穿牆」呢?因為我自己也潛入井底。我由此確信,如果自己深深地潛進去,盡可能普及化,就能超越時間和場所,前往任何別的地方。換句話說主角「我」下到井底穿過石牆這件事,也是一種身為作者的我實際穿過那面牆的類比。能獲得在空間和時間移動的視線,對小說家來說是非常重大的事。-村上春樹,《『《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頁016。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現代生活的兩難
現代生活有一種兩難,它一方面將人困在規律和無味的實用主義之中,進行永無止境的競爭與創建,以世俗的算計否認熱情與想像;可是另一方面,在精神上又強調自我追求和實現,探索完整而崇高的美感超越。這兩難如同一個雙重的夢境,人困在鐵籠也似的規馴系統裡,服從社會的角色規範,卻又想經驗一切,想看盡絕美與深沈,光明和黑暗,儘管這些標高的經驗無法從日常的作息中汲取,它們仍舊是現代精神的終極目標。
順從集體又追求自我這樣的雙重夢境當然造成一種幾近精神分裂的生存困頓,現實生活其實無法提供自我完成的物質基礎,一個人只能不停感受夢想失落與薄弱無能的自我。-柯裕棻,〈現代生活〉,《恍忽的慢版》,頁23-24。
最牢固和最持久的友誼
-〈保羅.奧斯特致柯慈(2008年7月29日)〉,《此刻:柯慈與保羅.奧斯特書信集》,頁15-16。最牢固和最持久的友誼是以仰慕為基礎。這種磐石感覺可讓兩人長期連結在一起。你仰慕某個人所做的事,仰慕他的為人,仰慕他立身處世的方式。你的仰慕會把他在你眼中放大,把他珍化,提高到一個你認為高於你的地位。又如果對方也仰慕你(把你放大,把你珍化,把你提高到一個他認為高於他的地位),那你倆就是處於一個絕對平等的位置。你倆都會施多於受,你倆都會受多於施,而在這種相互回饋中,友誼將會繁榮茁壯。儒貝爾在《隨思錄》(Notebooks)裡說過:「我們不只必須愛惜朋友,還必須在我們自己裡面愛惜這份友誼。友誼必須受到照顧、呵護和灌溉。」又說過:「我們總是會失去那些失去我們敬重的朋友。」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關於愛的科幻故事
有時看了喜歡的電影,也很想跟人分享,最後卻因為網上已經有太多人分享而作罷。最近推薦朋友看《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和《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就是這樣的例子(看了網路文章之後,自己就懶了)。原本已經決定不為它們寫文章,可幾天過去,還是決定留給自己一些註記。
2014年2月15日 星期六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大謊言時代
除夕在誠品逛書店,買了五本完全不同類型的書,其中一本《大謊言時代:媒體、醫學和學就是這樣操弄我們的生活!》是前幾週看的《你瘋了》一書作者的另一部作品,去年底由商周出版的新書。之前讀《你瘋了》覺得受益良多,個人又對科技與媒體對人的影響極有興趣,所以馬上決定把《大謊言時代》買回家。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寂寞拍賣師 The Best Offer
看到電影雜誌的廣告時,就對這部電影有一些興趣,但高雄似乎沒有上映,所以一直期待電影館可以放映。沒有辜負我的期待,一月底電影館影展有了這片。得知之後,便與中文三的綠豆湯學妹相約,等她回高雄找個日子一起去看。大年初五,八天連班的最後一日晚上,終於在完全放鬆中看到這部片。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需要週休一日的理由
上帝週休一日的安排是有道理的...。上週一至今,連續七天工作(週日原是休假,但為要參加同學會的姐姐代班午餐的三小時),第七日這天忽然地腰酸背痛。那不舒服感覺開始於腰上一點,原以為單是那一點痛,沒什麼問題,靠著牆挺直伸展了一會,沒料到它一直未能消失,幾個小時間就搞得好像不只是一點痛,而是真正腰酸背痛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