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裡的咖啡汙漬
用湯匙輕輕刮開
輕輕地旋轉著杯子
沒有銘謝惠顧
沒有恭喜中獎
慢慢恢復成白色的馬克杯
是此工作唯一的獎賞
*慶祝台北短暫的晴天QQ
「If you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bsolutely honest, something true, it always turned out to be a thing that had to be done alone.」
已經不曉得要從哪裡說起比較恰當。
一兩週前從在出版社做企劃的朋友那裡得知了黃暐婷出新書的消息。她會跟我提起是因為知道我滿喜歡黃暐婷上一本(也是她第一本書)《補霧的人》,並且也因為吳明益去聽了當時的新書分享會。對那場新書分享會的印象很淡薄,但對《補霧的人》印象很深,似乎是拿到之後就一頁接著一頁快速讀完的一本小說。
這樣說可能讓大家誤會。我其實不是太能讀小說的人(自認書讀得不少,但在所有讀過的書中,小說的比例可以說是相當的低),就算有讀過一些小說,大多也是有名的翻譯小說,真的有追的作者嚴格來說只有村上春樹(以前追過一陣子乙一,但後來漸漸也沒有那麼追),加上一個吳明益。現在一年就讀一兩本小說(去年可能就是吳明益的《苦雨之地》、前年可能就是《刺殺騎士團長》之類的)。
我應該是平凡到不行的讀者,西方名著、東方經典的小說,對我來說都太難。即使是現代華文圈裡的小說,我看過且喜歡的小說也只有余華那兩本《活著》、《許觀三賣血記》。我想要推薦這本新書《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的理由只有一個:它真是好看。
昨天去完黃暐婷和陳宗暉在讀字書店的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我已經讀了半本。心底一直擔心會被爆到後面的雷,結果整場分享會就在「大家都很內向」的狀態下,平安地結束。回家後我又接著讀了下去,睡前只剩兩章多,但想隔天還要早起就沒有硬撐把小說讀完。
上班日實在沒時間讀書,但又很想要快點知道後面發展的我,有點勉強地在上下班通勤的時間,把全書讀完,終於鬆了一口氣。連我自己都難以想像,居然會以這麼快的速度讀完這本小說;很想要跟誰分享這本書,但又不曉得要怎麼分享才好。
到作者的臉書上看到她為10/18新書分享會寫的文章第一段:「在寫這本小說的期間,每當有人問我這部小說是關於什麼,我總是支支吾吾答不上來,不然就是從觸動我的那則新聞開始講起,講到1937年台灣改時區的歷史,講到時間隱含的政治性,講到別人都失去耐性。後來我學會一件事,只要有人問起小說主題,我就回答:『愛情故事』。聽到愛情兩個字,幾乎每個人眼睛都亮了。//這本書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也是時間的故事,追尋的故事,成長故事,人情故事⋯⋯。我還沒辦法只用一句話來說,但我願意談一談裡頭交錯的敘事,以及構成這部小說的磚石。」
啊,真的,就是這樣的感覺。也許用「愛情故事」來介紹是最方便的方式,但《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作者在新書分享會中分享關於整篇小說的奇幻設定「新時」的來源、「故事中的故事」與「虛構人物走入真實世界的情節」,這些都是這故事吸引我這樣一個平凡讀者的地方。
但讀的過程中我最享受的卻是兩位主角的兩種視角與世界。這一點有點像是陳玉勳最近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給我的感覺(其實在聽新書分享會時,我一直希望有人談到《消失的情人節》,除了一樣以奇幻且獨特的「時間」為題外,對平凡生活的描繪是我以為兩部作品共同的特質),兩位主角在同一時間點對事物的認知有怎樣的差異,使得每一個情節都不只有一個視角和面向,故事因而豐滿生動。
雖然我只是一年讀一本小說的俗人,但我還是想要推薦這本書給「對文學出版」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也許不寫實,但應該可以滿足對「一本小說的形成」感到好奇的讀者。此外就是喜歡有一點奇幻、有一點後設的讀者。這本書會讓我想到《口白人生》、《戀夏500日》、《1Q84》等作品(我不確定你會想到什麼,很有可能跟我想到的不同),但我即便想到很多,它還是很別出心裁,深根台灣的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少年與時間的洞穴》完全沒有門檻,會讓人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上週日本來要參加一個聚會,討論主題是[聽音樂/看表演–最感動我的LGBTQ+相關作品],沒想到週六一大早起來,全身沉重、喉嚨開始痛。明明白白的感冒症狀,只好訊息請了假。
一直有在關注[LGBTQ+相關作品],但主要是電影和少部分的文學,音樂和表演反而了解得不多(為此還特別訊息詢問:電影或文學作品可不可以?)。
收到「電影和文學也可以」的回覆後,又認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記錄,發現雖然看得不少,但算得上「感動我」的作品,並不算是特別多(正確來說,「喜歡」的很多,但「令我感動的」不多)。最後決定要分享兩個,一個是幾年前寫過文章、至今依然可以說是最觸動我的電影《女朋友。男朋友》(文章貼在狂熱球電影資訊網:尋找青鳥,畢竟有桂綸鎂和張孝全,知名度算是滿高)。楊雅喆這部電影,評價兩極,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對「家」的描繪和想像。在人生某些階段,我們可能會把愛情當作是愛的全部,為所愛的人付出所有(甚至不求回報),可到另外的階段,我們也許會發現(可能在別人身上發現,也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現),那個「人」或那種「愛」,並不如自己所想像那樣美好。真正可靠、真實、安全的關係,可能早就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可惜的是,人永遠不會一開始就懂,總要經過很多失敗挫折之後,才能漸漸明白過來,而有些人甚至是一輩子都不會懂)。
另一個想分享的是感覺不太有人知道的散文:廖梅璇的〈雙〉(收錄在她的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整篇文章就是作者自己的愛情史,或者可以說「性向探索」的過程(從青春純真的情感、現實關係的發展與憂鬱症長期的折磨)。文章一開始說「雙是我和他,雙是我和她,雙是我自己。」「二十多歲與女友在一起後,我將自己的性傾向定義為雙性戀。」接近尾聲的地方寫到「我曾想過,或許人在生命初始都是雙性戀,什麼性別愛著嬰孩,嬰孩也就回應以愛。在異性戀或同性戀中,多數人不想或不能跨越身體的限制,但也有像我樣的人,踰越觸碰欲望其他可能性,並感到快樂。憂鬱症曾讓我淪為語言上的賤民,恐懼他人質疑我的感受,甚至羞於使用第一人稱,彿我的存在是一種恥辱,但湖與我的愛情開闊了我的視野。在他人眼中逸出常軌的生活裡,我是被愛,被接受的,有資格做一個發聲的主體。」初讀的時候,就很被她的想法所吸。後來我自己的生命,有經歷了類似的轉折(雖然沒有像作者那樣曲曲折折、轟轟烈烈),多次重讀,更能理解和感受作者講這故事時身心思想上的變化。
「什麼性別」、「什麼性向」有時候是天生,某些人從小就知道明白的事,但有時候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所形塑,被家庭教育或成長經驗所引導。在有生之年,我們若能夠找以自己舒適的樣子,被人真正的愛和接納,都是極其幸運的事。然而,在被愛和接納之前,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多認識自己」。
知道村上今年有新作時就開始期待,等了一陣子,終於等到它出版。很意外它是一本這麼小的書,幾乎只是一篇雜文的長度,要說沒有失望是假的,但身為粉絲,當然還是要速速看完。
老實說,我很驚訝村上會寫「關於父親」的東西。因為在我接觸過的他的作品裡,父親存在感是極薄弱,回想起來甚至想不到有他有哪篇深入刻畫過父子的小說或雜文(若是有,那可能是我讀得不夠多或熟,請諸位指教),而這書幾乎像是在回答(像我這樣的)讀者的困惑一般,詳細地回憶了自己的父親。
雖然村上在文章裡也明說,自己與父親是疏遠的,想到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到真正寫出全文,花了不少的時間,他找了資料、也用小說家的想像力補滿了自身對父親不理解的空白。因此,這書不像一般的傳記或回憶錄,而是以村上春樹獨有的雜文方式去呈現,好像是他真的在你面前跟你分享他對他父親的記憶一樣,非常親近好讀。
但這樣一篇回憶性的文章卻不是沒有觀點亂寫的作品。無論是「正文」裡的「或許我們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氣,背負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而且只能在那個框架中成長下去。沒有好或壞,那是自然的過程。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不斷挑戰父母世代的神經一樣。(頁63)」或是「後記:歷史的小碎片」裡寫到:「這篇文章中我想表達的一點是,戰爭這種事會為一個人--一個極普通的無名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造成多大的多深的改變。(頁100)」他都像是我們熟悉的村上一樣在說他想說的東西。
如果你跟村上不熟,但對「父子」、「歷史記憶」的議題有興趣的話,推薦你一看。如果你已經是村上粉絲,那更不要錯過這本書,因為它也許可以回答:「為何你總是看不到角色父親的樣貌?」一問題。
憂慮從遠方投遞過來
接收後掛在身上
成為重量
從休眠中甦醒
功能不全的時刻
想要把它們卸下
列進清單
再用一天的時間慢慢刪減
在公車捷運行駛之間
沒有紙和筆
只能在腦中模擬
走入地下再升回地面
一站又一站
我完成了我的開機儀式
慾望法則 The Law of Desire 1987
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1992
費城 Philadelphia 1993
豔光四射歌舞團 Splendid Ffloat 2004
壞教慾 Bad Education 2004
蝴蝶 Butterfly 2004
盛夏光年 Enternal Summer 2006
愛麗絲的鏡子 Reflections 2005
冥王星早餐 Breakfast on Pluto 2005
刺青 Spider Lilies 2007
自由大道 Milk 2008
花吃了那女孩 Candy Rain 2008
漂浪青春Drifting Flowers 2008
為巴比祈禱 Prayers For Bobby 2010
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2011
幻想戀愛 Heartbeats 2011
愛殺達令 Kill Your Darlings 2013
男生愛女身 Eden 2013
女朋友的女朋友 The New Girlfriend 2014
愛情的模樣 The Way He Looks 2014
菜是老的辣 Gerontophilia 2014
輕輕搖晃 Lilting 2014
歡迎光臨愛情沙龍 Coming In 2014
丹麥女孩 The Danish Girl 2015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2016
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 2018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2018
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 2020
嗯,雖然我的得分偏高(按書本前面的指示計算的話,高達102...),但我一直覺得我算是比較遲鈍的人,室友才是真正的高敏感族群(按著題目算的話,總分居然比我低)。(***更正主文...原來是我加錯了...正確的數字是70...不是102...所以題目無誤喔~室友真的高我很多)
進到書中篇章,才明白為何得分與實際的狀況有所差異。「高敏感」很容易跟「內向」連結在一起,題目裡「內向」選項我幾乎是點好點滿,而室友則是屬於書中提到「外向型」的高敏感類型(即便不是全然外向,也是具有外向能力和需求的類型)。因此,我認為並非得分越高就越高敏感,還是要從生活上實際需求上去理解和認識所謂「高敏感」為何。
回到書本的話,我覺得對於總是覺得受人與環境影響很大,卻不是那麼理解自己的人來說,這應該會是一本滿好的入門書(而且後面還有超多本續集)。若讀著讀著,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像「高敏感」又沒有那麼像的人,我推薦之前也是紅及一時的《內向心理學》和《安靜,就是力量》。也許可以找到更合乎自己需求的分類。
但就像《高敏感是種天賦》書中所強調,沒有一種分類是完完全全符合,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分類。這類書籍的功用大多在於讓讀者更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特質是什麼,為自己立下界線,接納自己,並不要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
「其實我常感覺老境之於任何人,其實沒有那麼遠。也跟老不老靈魂無關,每個意識到身心在走下坡、每個自覺衰弱的時刻,都是一次小小的老年生活。例如病時。宿醉難醒時。嚼堅果崩牙時。飲食無滋味時。感官遲鈍時。記憶走鐘時。腰彎不下去時。怕吵時。萬事不關心時。前陣子看了一部神經兮兮的電影叫《約翰最後死了》,細節在此不表,總之故事中有些設定,不將時間看做一條長河,倒像是瑣碎分秒各行其是後紛紛匯聚海洋,好像一個人,大概成年之後,就每天都會有些覺得自己『很老』的時間吧(只是漸漸會愈來愈多而已)。我常感到,所謂的老年生活,其實早就到了,例如說吧,在買半價門票的這件事上,我母親的積極性,那可是比我年輕太多太多了。」
-黃麗群,〈理想的老後〉,《我與貍奴不出門》,頁30-31。
不要再談什麼萬靈丹了。我們必須把只有一種憂鬱症的這個觀念完全摒除,就像我們現在不再以為癌症是一隻多頭怪物,而是數千種不同疾病的總和。我們必須承認憂鬱症可能有很多不同成因,因此不會只有一個萬靈丹。怎麼會有任何單一療法、一種SSRI或一套認知行為療法,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為所有病人提供最佳治療,完全不必理會憂鬱症的眾多潛在成因?
萬靈丹在科學上是不成立的。我們反而必須先想想如何找出憂鬱症的主要成因,如何幫一群患者辨別出他們憂鬱的共同成因,然後哪一種特定療法可能會有效。從病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法顯然比較好,因為這可低降誤用療法的風險。當我們循著神經免疫學的路線尋找抗憂鬱劑時,我們所設計的療法就必須能瞄準在某類憂鬱症患者,而不是所有憂鬱症患者身上,造成憂鬱症的發炎機制。我們的希望是消炎藥能治療發炎性憂鬱症。還是會有其他病人的憂鬱症並非發炎引起,他們或許最能受惠於市面上現有的抗憂鬱劑,或未來可能研發出來的非法免疫療法。-Edward Bullmore,《終結憂鬱症:憂鬱整治療大突破》(The Inflamed Mind: A radical new approach to depression),頁245-246。
「遊手好閒的人挑戰了行動和目標這兩者在我們這講求積累與競爭的無情文化中原本毋庸置疑的優越地位。遊手好閒的人直指問題根本:究竟是什麼讓人生值得活下去?舉例來說,我們拿什麼來對抗新自由主義所創造且加劇的社會分工、經濟不平等、非人性化和混亂世局呢?對這種種壞事,我們可以用一大堆帶著進步價值的目標與政策來回應:保障社會福祉安全網、重分配稅制、生活津貼,如此等等。這些政策可能的確是為了要改善我們生活的處境,但是它們並沒有指出我們可能真正想要活著的意義。社會政策提案強調了人做為有所行動的生物,以及做為某些特殊連結與身分的產物這方面的需求。而『不提倡任何事物』則能默默鼓勵我們思考、體會自我本身,不只把自己化約成所做所思的總和,而是當成超越各種行動與成就之外,單純為了人生而活著的生物。」
看《都市浪子》這部電影打開了我看待自己人生的另一種方式,原來我的人生不用靠外在的目標與成就來評價衡量。這讓我們得以一窺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謂的「自修韻律」(idiorrhythmy),「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活」。以這種方式生活,就意味著拒絕用工作與休閒的非人性化力量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你照自己獨特的衝動、嗜好和慾望來調節你的步調與風格。但是這同時又是一種社會理想,讓我們每個人個別的生活節奏能夠同時並存而不相干涉。-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224。
沒什麼比努力過度更容遏止創造力了。我們用力有心的觀看、聆聽與思考模式很少能帶領我們走向未知之境。耳朵、眼睛和其他接收器官一旦失去了感受意外的能力,就變得笨重遲鈍:畫家就成了模仿照片的平庸畫匠,劇作家筆下的人物也都只會講些陳腔濫調。
這些困境並非藝術創作所獨有。一個急忙煩躁,草草開出處方,很少從座位上抬起頭來的家醫科醫師,除了病人嗓子啞了之外,根本看不出也聽不到其他症候;班上鬧得天翻地覆的小學老師也只會把精力放在叫整個教室安靜下來,看不見有哪個孩子身體不舒服或是展現出什麼天分來。
對心理分析師來說,這種與他人的無意識同步的功夫是一項明確的要求。弗洛衣德指出,心理分析師必須「像是接收器官」般敞開自己的無意識,才能與個案的無意識溝通。但是個其實也是各種創意生活的隱性要求--工作、運動、持家、友情、性愛--只要我們會與他人或自己進入一段關係,這些領域就會有這份要求。
過度工作、過度刺激、持續對話、焦慮、失眠:我們每天生活中的社會與物質條件都與這種維持各種創意生活所需的被動耐心背道而馳。身心的忙碌勞累會加深令人無力的一成不變,而未知與意外也就無從生起了。存有就是治療做事這種永無休止的無力的真正解藥,是能夠抵抗重力將我們向下拉扯的一套辦法。-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180-181。
「我們對藝術作品的崇敬就在於它們毫無工具價值,在於它們無從行動。這道公式意味著,正是因為藝術作品的虛無縹緲,才不會在世界上增添一分一毫--世界也不會為之減損半分。想像世界就像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呼吸的空氣一樣。」
「對我來說,lecture performance和lecture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藉由每分每秒讓觀眾意識到距離,他會因此感受到『演』、感受到『假』、感受到『不舒服』,因為被表演的不是角色,而是『某人正在教』的這個階層化事實,只有在這種有點消極的前提下,人們才會有被挑戰的感覺,才會(終於)想動腦一下。而現在無論創作媒介、方法是什麼,要讓觀眾感覺到不舒適真的太難了,大家都佛系。」
人們的安全感有時候太少,有時候則太多。安全感太少的時候,人們就會陷入不理性;太多的時候,就會欠缺謹慎與責任感。但即使具備基本的經濟安全性,我們還是會因為擔心所愛之物、擔心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等等,而保有存在性的不安全感(existential insecurity);也會因為發展自身能力或讓生活過得更舒服的時候必須承擔風險,而保有發展的不安全感(development insecurity)。如果我們失去了安全感,就無法保持理性、寬容、同情心。我們必須保障基本的安全感,不能讓別人在缺乏公正可靠證據的情況下隨意奪走。-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350。
不穩定無產階級有四個A:憤怒(anger)、脫序(anxiety)、焦慮(anxiety)、異化(alienation)。憤怒源於挫折感。他們似乎無法追求有意義的人生,而且還處於相對剝奪感之中。有人把這種情緒稱為嫉妒。他們不斷被物質生活的成功以及名流文化所轟炸,心中憤恨的怒火越燒越旺。不穩定無產階級的挫折感,除了彈性工作讓他們一輩子工作不穩定之外,更因為這些工作完全無法透過有意義的結構或網路,讓他們建立人際信任關係。不穩定無產階級沒有向上流動的管道,被迫在加深自我剝削以及無所依歸之間二選一。-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64。
「數位世界並不重視沉思或反省。它給我們立即性的刺激與滿足,讓大腦的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決策與短期反應上面。雖然我們因此獲得某些好處,但卻犧牲了自己的文『文化修養』以及個體獨立性。它讓我們遠離那個充滿各種獨立個體、各種不同知識經驗、各種不同學習過程的世界,走向一個大部分社會成員都是被動建構的產物、人們快速吸收淺薄觀點、追求認同而非原創性與創造力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花俏的新名詞,諸如『持續性局部注意力』(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或者『認知障礙』(cognitive deficits)」。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生活總是充滿著不安全、不確定、債務與屈辱。他們不是公民(citizen),而是次等的外來居民階級(denizen,定義見第一章),喪失了好幾個世代才能建立起來的文化、公民、社會、政治、經濟權利。在歷史上,不穩定無產階級是第一個大多數人必須接受自己的勞動與工作水準低於所受學校教育程度的階級。這個日益不平等的社會,讓他們的相對剝奪感越發嚴重。」-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17。
「關於愛情,我所知道的幾件事似乎是在我經過三十年的犯蠢,又過了幾年的自我追尋與檢驗之後才看清楚的。可惜,愛情考的總是實務,而不是理論。所有的思考到最後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像透過讀操作手冊來學鋼琴。你可能以為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但是要等到坐在鋼琴前才會發現,這是何其複雜的一件事,需要多麼努力專注,而你其實什麼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