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bsolutely honest, something true, it always turned out to be a thing that had to be done alone.」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回歸
向難得情天的倫敦說拜拜,坐十多小時的飛機(加上時差差不多在飛機上過了一天),終於回到台灣,結束英國敦倫十四日的旅程。
彷彿到異星球旅行一般,時間在期間扭曲成另一種狀態,短短兩週像是兩年之久。一回到自己的行星,馬上必須動起來回歸日常生活。今天以前的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場長長的仲夏夢-夢醒一切一如往常,但夢中的記憶仍深印在腦海,若有似無地改變了自己星球的運行。
彷彿到異星球旅行一般,時間在期間扭曲成另一種狀態,短短兩週像是兩年之久。一回到自己的行星,馬上必須動起來回歸日常生活。今天以前的一切就像是做了一場長長的仲夏夢-夢醒一切一如往常,但夢中的記憶仍深印在腦海,若有似無地改變了自己星球的運行。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另一個世界
參加campobag的擺攤人生(bring art go)去英國倫敦之事,對我而言是天外飛來的意外。最初老姐問時,我覺得十分心動,看了時間在林先生演講之後,讀書會也正好結束,便說我應該可以。又擔心自己與創意市集無涉,不會創作也不了解市場,去了會隔隔不入造成對方困擾,所以又補充說:如果主辦單位說不行就不要去了。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記憶技巧與暢銷書製造
所有記憶技巧的中心原則就是:人類大腦記住各種資訊的能力並不相同。我們很擅長記住視覺影像,卻很不會記其他資訊,比方一長串單字或數字。記憶技巧的核心就是進行S自然而然完成的「聯覺」:把我們大腦不擅長記住的資訊,轉變成大腦天生就擅長記住的資訊。
-Joshua Foer,《記憶人人hold得住:從平凡人到記憶冠軍的真實故事》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怎麼一回事?
過去,我父親寫學術性著作。他總是羨慕我有小說家的自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腦子裡想的東西直接就可以寫到紙上,不受各種預先搜尋資料然後再研究的限制,不須承擔熟悉該領域所有現有資料的義務,擺脫了比較資料出處、提供證據、核對引文和加腳注的桎梏:像鳥兒一樣自由。[......]
而另一方面,我對父親懷有某種羨幕之情。他每次坐下來寫一篇學術論文,書桌上都擺得滿滿當當,有打開的書本、單行本、參加資料、各種辭書,就像給大炮准備好充足的炮彈一樣。他從來不會像我一樣坐下來,呆看著一張了無生趣的書桌中間的一頁帶著嘲諷的白紙,仿佛月球表面的一個火山口。只有我、空洞和絕望。
- Amos Os,〈可宇宙大爆炸之前究竟有什麼東西呢?〉,《故事開始了》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不同在於動機
科學,代表著一種探索,它的動機是求知、求真,應該說是追求真理。我比較喜歡用「真理」兩個字,因為真理這兩個字是絕對的求知。以追求真理為動機,來做沒有限制的探索,就好像是在一處沒有邊際的空間裡面探索,不一定會有結果。人類有很多重要的發現,在文明上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但是,所有在文明上有重大影響的發現,往往當初的這些研究可能沒有什麼意思、目的,可能是毫無意義的。譬如,你做這個原子核的實驗,到底有什麼用處?那時也許是最純粹的物理的研究。可是等到有人發現核的分裂(nuclear fission),等到有人想到從這裡可以做原子彈,這就變成一種應用性的問題來做研究了。雖然技術的研究方法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它主要的不同就在於動機,研究的動機是不同的。
-吳大猷述,黃偉彥、葉銘漢、戴念祖整理,《早期中國物理發展的回憶》
你確定你看到巨人了?
有一句老話說,「我們是矮子,但是我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我的標題跟這句話絕對扯不上關係。這句話披著謙卑的外衣,表達的卻是極度的自滿。巨人們那麼容易讓你爬到他們肩上去嗎?他們的作用就是把一群矮子扛在肩上?也許他們曾經如此悲憫,但現在已把我們撂在地上,悄悄離去,只留下我們傻乎乎地以為自己還擁有遼闊的視野。人們不過無中生有地以為,自己與偉大為鄰,很快,新一代人來了,他們否認曾經有過巨人,并聲稱所謂巨人不過是老師們捏造的謊言。我猜,巨人們低頭看著這場閙劇,恐怕要笑起來了。
-Allan Bloom,《巨人與侏儒(1960-1990)》
2012年6月4日 星期一
是誰吃了我的腦?
知道自己的辦事與行政能力奇差,不過卻沒想到會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多次。當小組長或做系上老師助理還勉強能夠詢問前輩、建立習慣等方式,反覆穩定地幹活,但遇上學校處室、辦理行政瑣事就便成超級低能兒。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跟隨
願神除去我們的害怕不安
叫我們忘記過往的傷痛
使我們定睛於祂
不受挾制
立定標杆
向前直跑
使我們定睛於祂
不受挾制
立定標杆
向前直跑
願神賜我們
平安的心
正直的靈
叫我們忠心且堅定地跟隨祂
坦然無懼地接受祂的引導
在祂所預備的一切恩典裡找到生命的出路
坦然無懼地接受祂的引導
在祂所預備的一切恩典裡找到生命的出路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先於邏輯的中文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道路的最基本特徵,確實就在於它從來不注重發展語言的邏輯功能和形式化特徵,而且有意無意總是在淡化它、弱化它。中國語言文字(尤其是文言)無冠詞、無格位變化、無動詞時態、可少用甚或不用連接媒介(系詞、連詞等),確實都使它比邏輯性較強的印-歐系語言更易于打破、擺脫邏輯和語法的束縛,從而也就更易於張大語詞的多義性、表達的隱喻性、意義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闡釋的多重可能性。(中西語言的這些區別在中西詩的比較中最為明顯。)實際上,我們確實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恰恰正是把所謂「先於邏輯」那一面淋漓酣暢地發揮了出來,從而形成了一種極為深厚的人文文化系統。有趣的是,近百年來我們一直是把中國傳統文化無邏輯、無語法這些基本特點當作我們的最大弱點和不足而力圖加以克服的(文言之改造為白話,主要即是加強了漢語的邏輯功能),而與此同時,歐陸人文學哲學卻恰恰在反向而行,把西方文化重邏輯、重語法的特點看作他們最大束縛和弊端而力圖加以克服。所有這些,自然都使得今日的文化比較和文化反思具有了更為複雜的性質,從而要求我們作更深入的思索。-甘陽,〈從「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古今中西之爭》
失敗的挑戰
改編文本以不同的媒體呈現在觀眾眼前需要有一些才能和思考,並不是生吞活剝、硬搬照用就可以的事。每一種媒體有不能忽視的特性,更有它呈現世界的方式,如果只是把文字轉成圖像,紙本轉為畫面,靜態轉為動態,那麼去看原來形式的東西就好,何必轉換。又轉換之後變成等而下之的東西,簡直是對原作者和觀眾的汙辱(無怪乎許多原作會與改編者翻臉...)。沒有能力想出好劇本已經很慘,改編別人作品又不好好改真的是慘不忍睹。
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
唯有週四
今年五月下了好多週的雨。記得某一週吃完午飯後在水木書店閒逛,要走時發現外面浠浰嘩啦地下起雨(並有越發強勁之勢)。身上雖帶了折疊式傘乙只,卻不覺得擋得下此種雨勢,便決定到水木書店那間(還沒去過的)咖啡店喝點東西待一下。結果雨一陣大一陣小,沒有要停的樣子,使得我不得不安安分分地善用一杯咖啡的時間。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