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問題在於傲慢

有時候會聽到人批評知識的傲慢。其實問題根本不在知識,而在傲慢。傲慢不但是惹人厭惡,而且盲目偏執,容易以自己狹隘的觀點去評斷是非,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別人的看法和意見。人只要傲慢就容易偏行己路,看不見自己的弱點和問題,也看不見別人的優點和觀察。這一點無論有知識、無知識都是一樣的。

逝去的時光(一)

進場沒多久,燈光就暗下,開始演奏。因此我還沒來得及讀一讀手上手冊的介紹。第一曲結束後,一位大提琴家上了台,接著是一曲令我驚訝的演奏。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像豪豬一樣

人人都帶著自己的小小軍械庫。說到我們的刺,名目可多著呢!有拒絕、定罪、憎恨、自大、自私、嫉妒、輕蔑。有些人隱藏的比別人好,不過只要你挨近些,就會發現這些刺在那兒。它們潛伏在敵方的皮膚之下,能夠造成傷口、潰爛,甚至會致命。我們學習在各樣的退縮與攻擊中苟延殘喘。我們也發現我們最在意的那些人,往往也是被我們傷害(或傷害我們)的人。
-John Orthber,《褥子團契》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19世紀的出版業

19世紀證了出版的革命。書籍生產流程中大部分環節的工業化,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和產量的增加。諸如蒸汽動力印刷機、機械化鑄字排字、鉛版印刷等發明,以及插圖復製方面的革新,確保了書籍生產效率的提高,生產速度大大加快。世界範圍內的工業化社會,需要教育程度更高、有文化的勞動力在新的生產流程中工作,從事新的職業。英國的教育法案確保了識字率的增長,到19世紀末,大多數人都成了書籍的消費者。出版業出現了大繁榮。既存印刷商與圖書銷售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它們經過擴充和兼并,就成了主導書業的出版企業,這種主導地位一直持續到20世紀後半葉及其以後。
書籍貿易得益於交通和發行網絡的改善,公路、電話和鐵路的發展日新月異:這意味著外地的出版商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倫敦的出版商競爭。歐洲和美洲的人口增長,為書刊雜誌提供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市場。在行駛的列實上,在國家新建構的學校裡,在圖書館,人們需要書籍;為了搜集工業化過程中誕生的新行業的信息,人們也需要書籍。
-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書史導論》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作者身份」的確立

「作者身份」是與文學商品化不可分割的文化形式:文學聲譽能夠而且的確以某種方式塑造了對文本的文化反應,這種方式并未在巴特式的分析中得到說明。書史研究隨後的進展擴大和發展了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尤其是關注圍繞作者身份這一概念的紛爭,這一紛爭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國的版權立法中著作權的誕生,它本身是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之間民族鬥爭的產物。
版權立法,使作者作為一個特定商品(在此指文本)的創造者和擁有者的法定權力得到承認,它構成了一個在18世紀呈指數級增長的新的職業和產業的基礎。這一職業和產業使文化商品的製造與發行合而為一,同時確認了作者(而不是以前的印刷者/圖書銷售商)是這些材料的原始來源。其結果是文學生產和社會文化網絡發生了變化,為19世紀在西歐和北美受到工業化驅動和印刷普及的背景下,作者成為一種讓人尊敬和收益頗豐的成熟職業奠定了基礎。
-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書史導論》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斷尾求生

遲了一週,又交出一章,但其實並不是完整的一章,而是放棄最重要(也最困難)的部分,勉勉強強交出殘缺混亂的一章。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只是我們的明喻


 一秒鐘過去,第二秒過去,第三秒
但唯獨對我們它們才是三秒鐘
時光飛逝如傳遞緊急訊息的信差
然而那只不過是我們的明喻
人物是捏造的,急促是虛擬的
訊息與人無涉
 
-Wislawa Szymborska,陳黎、張芬齡譯,〈一粒沙看世界〉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聯合青年崇拜

週六與青少契一起去新竹尖石鄉那羅教會參加幾個部落教會的聯合青年崇拜。下午一點半出發,晚上十一點回到家,匆匆來去,還搞不清楚這次為什麼特別去到那裡,就已經回到家。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文化

文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人類活動自然形成的潮流及其持續的動向,而不讓我們只相信某一個人和他所做的事情。文化不只使我們看到這個人的長處,還使我們看清他身上必然存在的許多局限和只屬於一時的特點。
-馬修.阿諾德,《文化與宗教的某些關係》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貴族資助與市場機制

在貴族資助制度下,作家至少與一個貼近的讀者圈保持一種直接的聯繫。或出於審慎世故或是心甘情願,或為了標榜自己或表示尊重他人,他都習慣於接受這個圈子的批評,并據此行事。你可以說,這種制度比後來的制度給予作家更多的自由。一方面,作家依賴資助者,時而卑躬屈膝,時而順時應勢於資助者的喜怒好惡;但他的寫作至少與社會的某部分產生直接聯繫,有著切身體驗,如果走運的話,作家還會產生「歸屬感」;另一方面,由於掌握市場,作家獲得獨立,社會地位也隨之提高,但是也必須取悅於人,受到他人反復無常的困擾,只不過這裡說的「人」並不是他自己所認識的個體,而是冷漠無情的機構運作體制。
 -Raymond Williams,《文化與社會(1780-1950)》

閱讀與戀愛一樣

閱讀與戀愛一樣,絲毫不是被動之舉。它需要很多心理、情感甚至身體上的精力。閱讀需要積極努力。你必須用自己的全部能力,完整、生動地在自己心中,重新創造作品的想像世界。對那些已不是孩子,或者已不再幼稚的人來說,這還需要另一種努力。這就是力圖擱置根深蒂固的「批評」或懷疑地閱讀習慣。
-J. Hillis Miller,《文學死了嗎?》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莫言獲獎(二):「What makes a writer great?」

「What makes a writer great?」這週莎士比亞課從此問題開始。莫言獲獎引發爭議的事,也就被蔡老師拿出來破冰。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速度

速度是技術革命獻給人類的一種迷醉的方式。和摩托車騎士相反,跑步者始終待在自己的身體中,必須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腳繭和喘息;他跑步時感覺到自己的體重、年紀,比任何時候都還深必地意識到自我和生命的時間。當人被機器賦予了速度的快感之後,一切便改變了;自此之後,他們的身體處在遊戲之外,他投身於一種無關肉體的,非物質的速度之中,純粹的速度、速度本身,以及令人興奮的速度感之中。
-米蘭.昆德拉,《緩慢》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秋水

這個秋天,在東海書苑原址經營數年的秋水堂搬到藝術街一帶。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莫言獲獎(一)

週二莎士比亞課上,蔡老師才提及今年莫言獲諾貝爾獎呼聲高。預言成真,書商紛紛為莫言製作專頁,宣傳獲獎消息外,也將莫言小說系列列入特價書、趁機推銷他的書。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戲劇教導我們

戲劇的結局如果導向死亡離散,在追尋的過程中,主角往往是與人群疏離;結局若導向婚姻團聚,在追尋的過程裡,主角往往向人群靠近。人生是不是也是這樣?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漫長的革命

威廉斯與艾略特的區分在於,他強調了工人階級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勞工文化,下層階級文化在人際關係的密切度上,在人與人關係的問題上,對於整體文化有重大的貢獻,而這不是少數派的文學文化所能做到的,少數派的文學文化並不能改變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威廉斯以後的工作主要是在思考,大眾媒體是否能夠被用於傳播比較好的作品,使之普及到更多群眾身上;這也是他所謂「漫長革命」的基本出發點。
-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太宰治與悲劇

中秋節前夕在肥貓家看到太宰治《人間失格》之後,又在《古書堂事件手帖》看到太宰治的最後著作《晚年》(《人間失格》似乎收錄其中),忽然很想要讀讀這篇名著。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失蹤記


週四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飯,但我卻失踨一下午,搞得大家緊張西西,罵得我狗血淋頭。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文化來判斷


只有當你對美好的東西、高尚的東西有一種向往和追求,你才會在社會層面上去追求一個比較美好、高尚的可能性,才能意識到價值的高低,不是由市場決定,不是賣得好才是價值高。這實際上是回到了最早柯爾律治所說的,文化是最高的人類上訴法庭,由文化來判斷整個社會的方向是否真正符合人性的發展。
-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語言與感覺結構

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西方這些語詞(工業、民主、階級、藝術、文化),但我們都是直接拿來就用,從來沒有想過在我們自己的感覺經驗當中生出來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這些語詞是否真正表達了我們的感覺結構?這是我們中國人特別需要問的一個問題。我們把一個非常抽象的語詞拿過來,比如說什麼是民主,你真的懂嗎?什麼叫資本主義?什麼叫文化、藝術?這些語詞,我們現在用的概念都是西方兩百年左右的時間裡逐漸積累、轉變而生成的,不是從我們自己的經驗、感覺結構中凝練提取出來的。
-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