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第一部電影《輕輕搖晃》,是我感興趣的題材,在金馬影展時注意過,也聽一位愛看電影的學妹談過,加上上映時間正巧人在台北,就在老媽晚上跟朋友有約的情況下,決定自己一個人去看。
2.首輪只有兩家電影院上映國賓長春與真善美,查了時間地圖後,選擇挑戰沒去過的真善美劇院。影廳很小,但我的位子很好。觀賞這部影片的人不少,但以這樣的假期來說,還有很多空位。我想這片在非商業片中也不是怎麼火紅的影片。
3.回到影片本身。攝影的畫面、演員的演出、角色的形象與心境以及意識流的手法,都很不錯。尤其是班維蕭(Ben Whishaw)演出的查理與鄭佩佩演出的母親的互動,不但展現出兩個角色的性格、思想與心境,也展現出兩個角色的文化溝-個人以為影片透過處境相近的兩個角色,帶出世代、觀念、期待皆不相同的兩種思念。查理想要為凱做些什麼,但作為母親的唐筠需要的不是這些,因此直到整部片的最後(兩個人各自表白)以前,沒有辦法拉近彼此的距離。問題不在查理以為的語言或者出櫃不出櫃,而在於他們都活在思念之中,他們試圖對話的對象其實已經不在了。
4.雖然覺得拍得不錯,幾場衝突的戲帶出來核心情感部分,讓我滿感動的,但老實說,電影情節和整體感並不如期待。中文台詞部分,讓人有點隔(這點也許對外國觀眾來說,會沒有那麼強烈);母親與兒子的戲不夠精彩有力(三場母親思念兒子的戲幾乎都一樣,有重複的效果,展現出母親活在與兒子最後一次見面的回憶中,但卻無法表現情感的複雜性與回憶的縱深);亞倫的角色也顯得有點不能理解(應該是為劇情需要而設計的人物,似乎突出了文化的差異,但很多橋段拍得有點刻意卻給人一種不那麼真實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導演許泰豐第一次導長片又不能自己寫中文劇本,但也有可能的是我想像的是此前《喜宴》與《面子》而有錯誤的期待。無論如何,我喜歡簡單的畫面、班維蕭的演出、不評判的文化態度與輕輕搖晃的感覺,這部片對我來說就值得了。
5.元旦看電影。一個好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