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創作者與接收者

藝術牽涉到雙方交集:創作者與接收者。魯益師解釋,閱讀的行動「不在於關注改變自己的觀念,縱然間或有此效應,而在於完全進入作者的觀念,因此也是完全進入他們的心態、感受,與全部的經歷。」閱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暫且忘記自己的生命,進入為我創作的想像世界。在此之前,作者的任務則剛好相反:進入讀者的心態、感受、全部的經驗。我覺得,基督徒企圖傳達信仰的時候,在這一點上有了失誤:我們沒有為對方的觀點著想。
-楊腓力,《恩典不虛傳》,頁301。

筆記《刻意練習》

「一般而言,心智表徵不僅是學習某項技能的結果,也有助於學習,音樂界就提供了不少證據。幾位研究人員比較了頂尖音樂家和沒那麼出色的音樂家,發現兩者之間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心智表徵的品質不同。初階或中階音樂家練習新曲子時,往往不太清楚樂曲聽起來該是什麼樣子,高階音樂家卻能運用一個非常精細的音樂心智表徵,來引導練習,最終引導自己演奏一首樂曲,尤其他們會善用心智表徵自我回饋,以了解自己演奏得有多正確,以及該採取什麼不同的做法來改善。比方說,新手和中等程度的學生也許有粗略的音樂心智表徵,彈錯某個音時自己可以察覺,卻必須仰賴老師的回饋,來找出更細微的錯誤和缺點。(頁122)」

「研究人員發現,越優秀的學生察覺自己犯錯的敏銳度越高,也較能注意到哪一部分比較困難,需要專心投入。這意味著這些學生已經針對演奏的樂曲和自身表現發展出成熟的心智表徵,才有能力監測自己的練習狀況並察覺錯誤。此外,程度較高的音樂學生採取的練習技巧也比較有效,代表他們不只利用心智表徵察覺錯誤,還能針對樂曲的困難部分找出合適的練習方式。(頁124-125)」

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基督徒現在辯論同志權益,正反方都同意,這是個道德義題。幾十年前,英國國教辯論了與其相呼應的議題:離婚。聖經提到婚姻的神聖與離婚的錯誤次數,遠超過同性戀。魯益師當年挺身而出,贊成容許離婚,震驚了很多人。他的立場是基督徒沒有權利將我們的道德觀強加於廣大社會。他雖然基於道德立場繼續反對離婚,但是他保持了道德與法律的區別。
-楊腓力,《恩典不虛傳》,頁283-284。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自動化技能

我們的一生中,腦一直在重新改寫自己,為達成任務,打造出專用線路,不論那是走路、衝浪、雜耍、游泳、或駕駛。腦能把程式燒入本身的結構中,這是它最厲害的招式之一。透過把專用線路寫進硬體,就可以使用很少的能量來完成複雜的動作。一旦這些技巧蝕刻到腦線路中,我們便可以不假思索展現這些技巧,而不需要耗費意識的心力,於是可以騰出資源,讓「意識我」去注意、學習其他任務。
這種自動化帶來的後果是:新技能進入更深沉的境界,那是意識無法觸及之處。由於你無法獲悉暗中實際執行的專用程式,所以你並不確切清楚自己竟如何做到那些事情。當你一邊跟人交談,一邊爬樓梯時,你不知道自己如何計算出為了保持身體平衡所需要的許多細微修正,以及如何想出讓舌頭發出正確語音的靈活動作。你不一定總是能夠進行這些困難的任務。但因為你的動作已經變成潛意識的自動化動作,由此造就你無須思考即可以完成事情的能力。我們很熟悉這種感覺,你沿著每天必經的路線開車回家,突然發現自己完全不記得是如何開回家的。你的駕駛技能己經變得自動化了,所以即使不用意識也能自然的開回家。意識的你(也就是每天早晨醒來、開始閃爍活躍的那部分)再也不是駕駛,充其量變成這趟車程中的乘客。
關於自動化技能,有一點很有趣:如果你試著有意識的去干預,通常表現會變差。一旦你學習某項技能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即使那是很複雜的技能,最好還是放手讓它們自由發揮。
—David Eagleman,《大腦解密手冊》,頁89-90。

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共伴


楓不知何時紅
鳳凰的紅還妝點在那兒
暖化之後再無秋景

此時你們短暫相遇
忘了各自的使命
用風用雨調著不合時宜的情

你應該要搭上一班車離開的
不是嗎?
這是她獨舞的季節

放手回家吧
她平靜的心
將整救許多生命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memo]貝塞爾‧范德寇《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無論創傷發生在十年前或四十年前,我的病患都無法將戰時的經驗跟此時的生活連結起來。讓他們如此痛苦的事件,卻也成為他們唯一的意義源頭,他們只在重新經歷創傷往事時,才感覺真正活著。」
 
—頁027。


「然而身邊有人,並不代表有社會支持,關鍵在於相互性:真正被身旁的人聽到與看見,感覺自己被放在某個人的腦中和心上。我們需要感受到由內而生的安全感,肉體才能冷靜下來、痊癒和成長。任何醫師都無法開出友誼和愛的處方,這些是既複雜又不易獲得的能力。如果一個宴會上全都是陌生人,你不需創傷就會覺得不自在、甚至恐慌,但創傷會讓你覺得跟全世界格格不入。」
  
—頁088。


「或許我們的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帶著與創傷有關的一切去回憶創傷,並非像布雷爾和佛洛伊德於一九八三年所宣稱的,就能夠解決創傷。我們的研究並不支持『語言可以代替行動』這種觀點。參加我們這項研究的大多數受創者可以述說連貫的故事,也經歷相關的痛苦,但還是被無法忍受的影像和身體感受糾纏。當代對暴露療法(認知行為治療的一種)的研究結果也同樣令人失望:治療結束三個月後,多數病患仍持續出現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症狀。接下來我會提到,找出字句來描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以帶來改變,但未必能讓情境再現消失,也未必能提升專注力、引發積極參與生活的動力,或對失望和受傷不再過度敏感。」
 
—頁209-210。


「創傷把人困住,讓人一直用不變的過去來詮釋現在。你在一個架構中重新創造出的場景或許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也或許不是,但它是你內在世界的表徵:你的內在地圖,以及你一直依循的隱形規則。」

-頁329。


「我們的能動感-感覺自己能掌控的程度,是由我們與身體和身體節律之間的關係來定義:我們的清醒與睡眠,以及我們如何進食、坐下和走路,這些都畫出我們每日生活的輪廓。為了找到自己的聲音,我們必須活在自己的身體內,也就是能夠充分的呼吸、能夠接近內在感受。解離則相反,種情形是「離開身體」,讓自我消失。憂鬱也與能動感相反,是消沈地躺在提供被動娛樂的螢幕前。表演就是一種用身體在生活中就定位的經驗。」

-頁358。

世界叫我要尊重你


你忽視,你沉默
忙於抓住生命的尾巴
假裝成功、充實、快樂

空洞凹陷成了斷崖
我的聲音傳不出去
在扭曲時空中日復一日

沒關係,我告訴自己沒關係
忍一忍,等一等
蛋就快要破了

黎明的氣味竄入
我要走在陽光下
不再為出身捆綁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窮忙

心臟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把氧氣送到腦袋
因為問題出在:血
流逝比新生要快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菲特烈.貝克曼《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

天培出版菲特烈.貝克曼新書《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是一個既是童話又真實人生的混血故事。

主角艾莎是一位特別的女孩,有一位特別的阿嬤。阿嬤告訴艾莎許多的故事,帶她到童話的世界裡,使她不為現實中沒有朋友的孤單所困。但有一天阿嬤知道她要離開世界,不能再陪伴艾莎,因此留下了最後一個尋寶的任務給艾莎。艾莎就此展開了一段奇特的冒險時光。隨著故事發展,她越來越了解阿嬤的過去,越來越了解其他人,也越來越多地與別人建立關係。

阿嬤與這世界格格不入,在艾莎心目中卻是超級英雄,是拯救世界一般的存在。阿嬤知道艾莎依賴她,也知道自己是艾莎唯一的朋友,因此她留下了一系列的任務,希望讓艾莎不要處在悲傷和孤單之中。透過最後的任務,不單是艾莎更多理解阿嬤、阿嬤的故事和世界,也幫助另一個世界的阿嬤找到與這世界和解的方式。

不同於此前的《明天別再來敲門》與《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此次的主述者是一位七歲(即將八歲)的女孩。雖然女孩的阿嬤也是主角,但畢竟是透過小女孩的腦袋和眼睛去觀看和陳述-因此除了阿嬤說的那些童話一般的故事外,還有大量的超級英雄與哈利波特-世界不再充滿回憶,而是充滿想像、冒險、流淚、歡笑,當然還有成長。

像其他菲特烈.貝克曼的故事一般,《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故事裡充滿形象鮮明的角色。故事中的主角和配角,說到底都是有缺點、軟弱的平凡人,但在艾莎阿嬤腦裡,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身份和自己的故事。當艾莎慢慢從阿嬤說的故事裡,拼湊出這些角色的形象,原本疏離的現實世界便慢慢有了不同的面目。艾莎也不再是孤單、只有阿嬤一個朋友的艾莎,而是一個可以同理別人、接納別人、喜愛別人、成熟的八歲女孩。


 (p.s《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的布蕾瑪莉,也是本篇要角之一。兩個故事可以說是各自獨立,如果喜歡其中一本,可以找另一本來讀。應該是會頗有額外趣味。)

***
圖片來自天培出版社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投資類比生意與數位生意的差異

投資類比生意就像打一場漫長且需要耐心的球賽,要從擊出一壘安打、二壘安打,慢慢地累積得分;投資數位生意則是等待打到全壘打,或許會漏接九十九次,不過只要第一百次擊中高飛,漏接的部分也就無關緊要了。由於擁有極少實質資產,實際上多數新創公司都會失敗而最終變得一無所有。就算房地產開發失敗了,至少還有土地可以賣,或者是留著等它增值。假如你投資的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公司失敗了,你頂多只能寄望拿到一些辦公室家具作為補償,而電腦代碼沒有長期價值,根本算不上是資產。
大衛.賽克斯,《老派科技的逆襲》,頁257。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新一代的書店

自古騰堡發明印刷機以來,連同過去幾年在紐約與其他地方所新開幕的書店,書店的賣書方式依舊沒有顯著改變,最大的不同就是新開的書店能夠把已知的類比弱點化為優勢,作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生活風格選項來販售給顧客。新一代的書店把自己定義為不同於亞馬遜和倉儲式書店的一種啟蒙般且更愉悅的零售替代選項。這樣的書店溫暖、誘人而且通常是美麗的空間,裡頭有著知識淵博的和善員工、精妙的庫存和一種地方感,而且多數都會支持在地作家、舉辦讀書會、書籍俱樂部與夜間活動,並將亞馬遜認為是累贅的事物(實體不動產、真人員工、有限庫存)轉變成資產。
多娜.帕茲.考夫曼說:「零售過去是建立在『因為需要某件東西,因此得出去買』的想法。」比起過去二十四年的任何時刻,不論是諮詢新書店,或者是為未來書店老闆開設課程,她注意到公司現階段的顧客增多了。她因此談到:「今日的零售是要消費者前來瀏覽;零售不再只是購買商品的目的地,更是一種消費的地方感和經驗。這樣的轉變實在是意義深遠。對於獨立書店來說,要與這樣的改變共舞共存可以說是相當簡單。」

—大衛.賽克斯,《老派科技的逆襲》,頁198-199。
 

建立品牌

「我的意見是紙本版的讀者比數位版的讀者來得有價值,」沃弗森說,「紙本版讀者會與那件產品(雜誌或是報紙)產生比較密切的關係和較高的忠誠度。」根據英國雜誌出版業行銷商磁吸公司(Magnetic)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的雜誌讀者會讀廣告(遠高於其他媒體),而且百分之七十的受訪者表示,看到雜誌的廣告後會去買東西或參觀商家,而線上出版品的調查數字相較之下則低很多。「很難在線上建立品牌,」哈爾說著,「因為每個人都只是到網站點進點出,真的很難在那樣的情況下跟某人建立關係。」
—大衛.賽克斯,《老派科技的逆襲》,頁172。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宮下奈都《羊與鋼之森》


《羊與鋼之森》讓我見識到這年頭書籍設計、行銷的重要。最初是在臉書上看到這本書即將上市的消息,封面上可愛的黑臉小羊群們一下子就吸引到我(羊控無誤)。不過,我忍下來了,沒有預購。想說還是在實體店面確認一下比較好,畢竟我並不是很能吞食小說的體質。

週末等待台北電影節前,為躲大雨到西門誠品逛時,翻讀了一下這書(雖有包起來,但有一本可以試翻)。看簡介覺得頗有興趣,翻譯的人是我熟悉的譯者,讀來頗順,立刻就買下(居然還有送羊書籤,整個大心)。回家後,很快很順利的看完。沒有太多懸念的故事,直白、清新、單純而令人心情愉快,與封面給人的感覺得一致。雖然不致於大推,但確實是一部平易近人、流暢溫暖,對音樂有愛、對調音師致敬的故事。不愧作為日本本屋大賞冠軍得主。

(後來發現博客來居然還有獨家封面。那封面雖然更直接呈現故事重點,看起來也很可愛,但想起來,如果是遇到那封面,我也許就不會買了。)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朱川湊人《今天開始要愛你》


如果不看簡介,單看書名和書封,我還以為是什麼兒童故事集(喂)。看了介紹之後,則一度以為這是一本會在結局翻轉的推理小說(雖說這完全是我自己腦補的猜想),心想:這樣的書名,如果是推理小說,那也太有趣了吧。結果,當然不是什麼推理小說,而是像輕小說一樣的設定、融合許多大眾元素、主角群超魯超弱(就是社會邊緣人的集合),卻出乎意料引人入勝的一本小說。

第一人稱敍事,從主角幸慈無家可歸的他在街頭遊蕩,遇上奇怪的失憶症男子開始。整個故事在大量內心戲、碎碎唸的狀態中向前推展,劇情雖是荒謬,卻以極佳的節奏,帶出意想不到的閱讀趣味。更令我佩服的是:故事設定有上帝、天使、惡魔、記憶喪失、平行宇宙和幽靈等奇幻元素,講述的方式偏向動漫畫(或者該說中二)的感覺,卻可以將對現實社會議題、邊緣人物的關懷,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雖然日本漫畫也是有可以用這種方式去講述社會議題的作品,只是個人接觸不算多)。有趣之外,亦頗有懸疑感,非讀到最後,不能理解全篇故事的意圖。闔上書的時候,心裡有股「想要為別人做些什麼」的暖流。可以說是在魯宅廢世界中,充滿正能量的一本書。

在此之前我沒讀過作者朱川湊人的小說,不曉得文宣上寫:「《今天開始要愛你》跳脫幽微恐怖,略帶漫畫感的節奏、對白,彷彿閱讀無聲電影,人物躍然紙上。」那「幽微恐怖」風格是怎樣,只知道這書一直以愉快溫暖的節奏,吸引人與角色站在同一邊,一面懷疑著這故事的可能性,一面又同情同理角色的處境,漸漸也變得懷抱希望-希望世界真是如此,且真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夠極其微小卻深刻地改變人心。

查了一下朱川湊人,看起來是在日本已頗具知名度的大眾小說家。目前翻譯出來的還不多。讀完這本書,會有點想把他其他作品找來讀讀看。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是枝裕和《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讀到大約一半、剛超過《橫山家之味》,已經忍不住想浮出來推薦一下這本書。

不同於《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日式隨筆文章,《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是一本深入談論自己拍攝紀錄片和電影的歷程。有些東西也許在別處(訪談、隨筆之類的地方)談過,但在此卻更為完整。也許有點像回憶錄之類的東西,對非是枝裕和的粉絲來說,這書應該是很難看得下去。

我自己是看過一系列是枝裕和《幻之光》、《下一站,天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橫山家之味》、《空氣人形》、《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不敢說每一部都很愛,但應該可以說是導演粉絲(意即他出片,我一定去看的那種)。

當初看到這書出版,就決定買了。可其實內心挺擔心它的內容太過無聊,最後只會變成一本「參考用書」之類的(像之前買的《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就是這樣子)。沒想到買到手之後,平日無事的晚上,都會想把它拿起來翻讀。

讀到目前為止,導演對自己幾部片的評論都切中要害,有的是引用別人對自己電影的看法、有的是從自己拍攝角度給予的評價、有的是從國際電影環境去談,還有更多指出了自己拍攝動機、推動計劃時遇到的困難與轉變,並時時反思自己身為一個電視紀錄片出身對創作電影的影響。

每天看一點點,越讀越有種熟悉之感。尤其是讀到自己看過的幾部片背後的各種想法和變化,與自己看電影的印象產生連結,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開心。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不治之症

自以為厲害的XXX
不等於社會上的O

假裝的成熟
包不住幼稚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透過瀘鏡
不能看清世界

幻想中站在高處的人
不知道失腳的危險

看人失敗笑話
終有一天
轉回來毀滅自己

阿Q的病至今仍沒藥醫
只因他不明白問題在他留著那不願服輸的尾巴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虹風《開店指「難」》


最初是在書展上看到《開店指難》的樣子,那時候考慮了一下,但沒買。後來也在閱樂書店看到,翻了一下,覺得還不錯,但當天背包很重(什麼爛理由)就也放了回去。前幾週去朋友新開的詩生活(詩人開的書雜貨店),看到這本書,就想說買了吧。
 
回家馬上讀,沒兩天就讀完。意外務實好讀的一本書。因為是小小書房店主的開店經驗談,書中不單分門別類地談了開一間店的想法和經驗,也有對台灣過去十年書業的觀察以及作者個人的理念。我想關心台灣書籍相關產業的人都可以一讀。即或沒有要開店,也不一定認同她對書業觀察和想法的人,也都可以看看這本書。
 
簡單來說,作者開店的想法是立足地方,成為一個社區文化和知識的據點,以熟客為中心,很實在地透過經營讀書會去維繫店與客人的互動。不打折扣戰,也反對現行各種出版行銷模式。
 
我自己在高雄參加三餘書店的經驗,其實很能理這個作者的理想。我仍然會在網路和誠品買書,只是漸漸也覺得有一個屬於地方文藝中心的小書店,是很美好的事。那與在網路和誠品買書,甚至是參加各種行銷書籍的活動,感受是非常不同的。
 
總覺得受到網路書店與閱讀形態轉型衝擊的新時代書店,應該慢慢會變成這本書所分享的那種社區型的樣子。無論是三餘書店是小小書房還是淡水有河、桃園的讀字、台中的新手。我也許不會變成這類店的死忠,也沒想要對抗大財團,卻十分期待這類書店在台灣遍地開花。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神明自大狂

我們都患了神明自大狂,以為可以自行編寫人生這齣戲的腳本,如果事情沒有照我們的腳本發展,不聽擺佈,我們就會發怒、沮喪、恐懼。人生不僅是一場個人秀而已,但很多人始終沒有適應這個事實,問題是,不能適應也就不能學習。為了追求真正的學習與成長,我們必須面對一個事實,正如一句精彩的名言所說的:「人生就是在你已定好的計畫之外所發生的事。」
- 史考特.派克,《心靈地圖II:探索成熟與自由之旅》,頁214。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碎裂時刻

人需要碎裂時刻,以覺悟自己的問題:我們的人生支離破碎;我們並不完美;我們都難免有罪愆。然而,罪惡感湧現的時刻、懺悔的時刻、缺乏自信的時刻、面對自己不喜歡自己的試煉的時刻,對人的成長都不可或缺。
但即使在這種時刻,我們還是必須重視自己、愛自己。愛自己而且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不僅可能,而且可以同時進行;愛自己就包括承認自己有些地方需要改進。
-史考特.派克,《心靈地圖II:探索成熟與自由之旅》,頁103。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有時候恨透了世界

透支的時候
恨透了世界
恨透了資本主義
恨透一切看似值得收藏的東西

沒有老可以啃
窮忙世代
自食其力
食的全是壓力

揮汗超時
沒有假期
以僅有的深夜
瀏覽網頁
湧進的全是行銷
每個視窗都是欲望

不受時空限制的賣場
24小時待命的商店
無止境的輪迴
手指動一動
就完成

斷不了的衝動
此生即地獄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復活節信息筆記

天國的美好在今日是不清楚的,但蒙恩的人會有感覺,知道裡面有一些東西在不清楚之中。神給蒙恩的人一種渴慕,叫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是被預定的人。所以說:天國的奧秘只顯給那往耶穌那尋求的人。神憐憫那向神尋求憐憫的人,神恩待那向神求恩待的人。屬神的人願意去問,願意去尋求,那是神的恩典。天國的寶貝,是神,也是我們的靈魂。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悔的味道


曾經愛過的人
後來恨透了我
成為一根大大的刺
扎在背上

被果汁機打過
那一年那些事的記憶
沒有蜂蜜或果糖
滿滿的酸
甚至帶了點腐味

刺如幻肢
不會消失
如同變味的記憶
好似早上九點的黑咖啡
永遠提你的精神
讓你成為一個大人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至少還有咖啡因

老闆娘說她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無論幾點喝咖啡茶都不會影響睡眠的人,是因為咖啡因代謝比較快。我想了想說:還好我不是那樣體質的人,不然我應該只能像貓一樣在家一直睡覺了...。

知道我午後總是一陣一陣精神不濟的老闆娘回道:真的耶...還好你咖啡因沒有代謝那麼快。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彼岸

彼岸那頭是重重明滅的燈火,曳著長尾船搖搖晃晃的隨浪前進,長漿擺渡,渡舟人從來不說些什麼,任憑你在無盡汪洋上無休無眠地,找尋靠岸點,回首亦找不著軌跡。燈火明滅,在眼底炫出模糊的光影,於是你什麼也看不清楚。
-蔡嘉佳,《親愛的我》,頁58。

雨天你帶傘出門
忘它在某店門邊
直到雨再次落下
你才想起
被你忘記的它
也許已經進了別人的家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樓一安《失控謊言》

 
電影定位為犯罪心理片,沒有懸疑驚悚,角色感覺單薄不立體,而最重要的心理層面不夠深刻,也沒有給人什麼衝擊。此外,對白太不真實(聽起來莫名有點像後製配音)、劇情線單調、幾乎沒有什麼解謎過程,以致於最後甩尾不能發揮什麼作用。
 
演員其實演得不差,時空畫面併置的效果也還不錯,但看的時候,就是有種無法專注的感覺。看完之後,我想了想,覺得自己無法專注的原因應該是:這一個號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給我感覺格外不真實。
 
發展犯罪心理題材,從真實事件著手,當然很好。我也期待能夠看到更多這類的台灣電影。可前提是:你的電影必須要提供足夠的社會文化細節,去說服觀眾,相信你這故事是從這個土地上面長出來的。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愛無法強迫

環顧四周我們生活的時代,儘管有無法無天的強權勢力,要讓人否認上帝,詛咒家人,當苦力,甚至吃食糞便,殺害親朋骨肉,這些都在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內,但只有一件事不在:他們無法強迫人來愛他們。
愛不是按權力法則而運作的,這一事實也許可以解釋:為何上帝在運用他的能力上有時顯得不夠大方。他造我們來愛他,但是最壯觀的神跡奇事-也是我們常偷偷想看的-卻無法培育出這種愛。就像哈爾(Douglas John Hall)說的:「上帝的難題不是他不能做的事,而是因為他愛世人。愛把上帝搞複雜了,就像愛讓每一個生命變得錯綜複雜一般。」
-楊腓力,《無語問上帝》(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頁50。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說再見

春天的花終於在春末綻放
與溼冷雨季說再見的時候
我決定不再等待

把勇氣放上唱機
音量調到最大
對全世界放送

曾令我恐懼的神秘未知
如今吸引我向前

我決定不再等待

讓肩上的責任落在肩上
讓明天陽光透過樹冠
讓海的味道成為嚮導

我要實踐承諾
下次花季來到之前
忘了你是誰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菲特烈.貝克曼《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

所有的熱情都是孩子氣的,既平實又天真。不是我們學來的,而是出於本能,所以才使得我們難以招架、把我們連根翻起、捲裏著我們順流而去。其他的感情都屬於大地,但是熱情生長在整個宇宙。
  -菲特烈.貝克曼《清單Hold不住的人生》,頁299。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寮國到底有什麼?

「寮國到底有什麼?」對越南人所提出的問題,我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從寮國帶回來的東西,說起來除了少數土產之外,只有一些風景的記憶而已。不過那風景中有氣味、有聲音、有肌膚的感觸。那裡有特別的光、吹著特別的風。耳裡還留下誰口中發出的聲音。還記得當時心的震動,那是和只有照片不同的地方。那些風景將以只有那裡才有的東西,在我心中一直立體地留下,不僅現在,直到未來,也將相當鮮明地繼續留著。
那些風景是否會對什麼有幫助?我還不知道。結果或許並沒有多大用處,只不過是回憶而已。但本來,那就是所謂旅行不是嗎?那就是所謂的人生,不是嗎?
-村上春樹,〈大哉湄公河畔〉,《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頁188-189。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為意義所綁架

耽於意義的我,被自己創造的意義所綁架。我將愛情打造成劇場,我是最投入的演員與觀眾,持續上綱。我虛構愛情,將它變成唯一的現實。城廓開始繁衍,我被困在裡面。
我不太熟練這個體系性操作,以致於當此個系統捕獲了我,即使是我,也無法掙脫。......我讓自己入戲,以看到更多,感覺更多。而現在,我難以記得真有某個不同於此刻的我,我已無法想像仍有愛情之外的別的生活。
-黃以曦,《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頁232。
 

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黃以曦《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


有時我覺得自己對生存的深思,不過是由生理上不耐而來的強作演繹。比如今天,天氣很舒服,我立刻感到關於活著的純然希望。不必意義,沒有曲折,一切清明而足夠。
如此的下午,我昂步往前,直直地走,鑽入秩序的渦漩,再從另個水流浮現。光照錯落,穩定地斜下,這樣跨過日夜,有季節更迭。
我不盤桓於思,沒有後設,鬆手對意義的研磨。我讓自己與意念站在同一線,不是後面,不是上面。什麼都不做,生活的意義兀自編絞。我傾聽。有整列軍隊,有一座花園。我感覺欣慰,如同感覺恐怖。

  -黃以曦,〈創世紀的新鮮〉,《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頁260 。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安靜的活著

如同上班是給她的藉口,與一個人有段穩定關係,是給他人的關於下班後的我的藉口。事實是,我不在辦公室,也不在溫馨小屋。若有所謂真正的我,他在別的地方。我一度以為我可以安心地獨擁這事實。
若在電影中,我也許是一名大隱隱於市的連環殺手、駐點的特務,或者,是那種太在乎輸贏以致於拋棄輸贏的狂熱科學家、忙著巨大但不可見光的什麼。可我不是。我沒在忙什麼,沒非做什麼不可,我只想安靜的活著。想既不被看為異類,也不被吸進人群。
-黃以曦,〈序場:生活的薄片〉,《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頁14。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Melanie Joy, PhD《盲目的肉食主義者: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


尼歐,我會試著解放你的心智。不過,我只能指出門在哪裡,你必須靠自己走出門外。
-《駭客任務》

拘禁心智的牢獄

試想,建構你眼前現實--住家、工作、家人、生活--的人事物,只是連接全體人類腦袋的電腦母體所製造的一場幻覺,一場虛擬實境。母體為了繼續存活下去,把人類當成電池,汲取人類的能量。此外,母體還保持隱形,創造了「人類是自由」的幻影,使人類自滿於現狀。前述的情境是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的主題,當時引起數百萬觀眾的強烈共鳴,眾人皆稱之為現代經典。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就在於其論及了核心的人類經驗。經典揭露出那些多半難尋、從而無人論及的真相。《駭客任務》要我們提出質疑,去質疑我們眼前所見的事物,去質疑我們與眼前所見事物之間的關係。《駭客任務》要我們對心中的想法產生好奇心,要我們弄清楚為何會有那種想法。電影中的主要配角莫菲斯向主角尼歐做出以下的解釋:
「母體無處不在,就在我們的四周。即使是現在,在這個房間裡,母體也在場。你看得到母體,你望出窗外的時候,打開電視的時候,母體都在。你去上班的時候......上教堂的時候.......繳稅的時候,都可以感覺到母體的存在。世界把你的眼簾關上,讓你看不見真相......它是拘禁心智的牢獄。」
-《盲目的肉食主義者:我們愛狗卻吃豬、穿牛皮?》,頁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