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網路讓我們變笨?

2012.01.21

早在書本(甚至字母)發明以前,已經有人培養出長時間專注的能力。獵人、工匠和修行人士都需要訓練大腦來控制和集中注意力。讀書之所以特別奇妙,是因為這種高度集中還結合了極為活躍且高效率的文字解讀,以及闡釋意義的能力。閱讀一系列印刷的頁面之所以有價值,不僅因為讀者可以從中學到作者透過文字傳遞的知識,還有因為這些文字在讀者腦內激起了智慧的漣漪。長時間不受擾的閱讀開啟了靜謐的空間,讓讀者可以自行建立關聯、找出自己的推論和比喻,和醞釀自己的想法。他們閱讀有多深刻,想的就一樣深刻。


-頁78。


寫書與讀書使得人類對生命與自然的體驗更深刻洗練,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依愛森絲坦所言:「新出頭的文字藝匠光用字句就能仿造味覺、觸覺、嗅覺或聽覺,這種成就須具備對感官經驗更敏銳、細微的觀察,作者也藉由作品把這種能力傳達給讀者。」一如畫家與作曲家,作家能「改變感官感受」;其效果「並未阻抑對外在刺激的感官反應,反而使其更為豐富;並未縮減對千萬種人類經驗的共鳴,反而使它更為擴大。」書本裡的文字不只強化人類的抽象思考能力,還充車了人類對書本以外現實世界的體驗。


-頁89-90。


麥克魯漢在《認識媒體》裡寫到:「新媒體永遠不會只是舊媒體的擴充,也不會放著舊媒體不管。它會不停壓迫舊媒體,直到它為舊媒體找到新的形態和定位。」這項觀察今日看來特別明顯。傳統媒體(甚至包括電子傳統媒體)在轉換到線上發行時,正經歷再塑造、再定位的過程。網路吸收一項媒體時,會依照網路自身的形象重新創造該媒體。它不僅讓媒體的物體形態消失,還會在其內容裡置入超連結,把內容切割成可搜尋的區塊,更會用它吸收進來的其他媒體內容來包圍住新的內容。內容的形式改變後,也會改變我們使用、體驗,甚至理解內容的方式。


-頁104-105。


線上作品的可搜尋特性,也可以說是從目錄和索引等早期輔助瀏覽的工具變化而來。不過,這方面也對我們有不同的影響。簡易且隨時可用的搜尋正如超連結一般,讓我們在數位文本之間輕易地跳來跳去,便利性遠勝過紙本文件。我們對任何一個單一文本的注意力變得更弱、持續時間更短。搜尋工具也讓線上作品變得支離破碎。搜尋引擎往往讓我們只注意跟我們當下搜尋強烈相關的幾個字或幾句話等等小段文字,反而不會促使我們看整份文件。我們在網路上搜尋時見不到森林,甚至連樹木都看不到:我們只看到樹枝和樹葉。google和微軟等公司開發可搜尋影音內容的搜尋引擎時,也使得更多的媒體內容經歷文字作品般的破碎化。


-頁105-106。


-《網路讓我們變笨?》

2 則留言:

  1. 麥克魯漢呀~我以前大學讀他的東東都是含含糊糊滴,後來才比較進的去,他的想法的確很經典.

    照書摘的內容來看,目前處理的範疇還是在媒介-->個人的層面,媒介改變個人的生活世界的確重要,包括全球化現象的討論也離不了媒體.

    Appadurai算是對全球化理論提出新意之人,用的是地景(land scape)概念,在他的理論建構中,媒體也作為一種land scape,媒體拋投出的想像會造成全球人口移動等現象.

    倒是若只有媒介-->個人的談法仍是有缺憾.1960s的傳播理論發展開始反思閱聽眾(audience)的主動性,認為閱聽人有選擇資訊接收的主動性.倒是,這種接收與詮釋訊息的主動性該如何鞏固?而不致令個人流入資訊爆炸的漩窩?

    回覆刪除
  2. Appadurai的中文讀物,這本不錯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5403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