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沒有網路行不行?

自六月以來第一次留居新竹四天,想說試看看自己住在沒有網路的學齋,可以住多久。試驗結果似乎還行,不過是當個山頂洞人,需要網路時才下山。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神正在畫

對我而言,神的引導只有在我回顧時才變得清晰。
此刻,我的未來仍是一片模糊。
我的當下就是每天掙扎著擠出更多的字句,
以及渴望在與神的關係中成長。
但是回顧我的過去,
至少我可以看見一個模式。
為我,也為所有蒙召成為神兒女的人,
神正在完成一幅畫。
然而我們現在尚不能分辨畫中的圖樣,
直到時間流逝,
我能夠站起來觀看其上添加的色彩和設計。

-楊腓力,《神引導的秘訣》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使人和平的

雅各書3:16-18

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真理的模式

一個大藝術家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媒體來表達他的創造,不論作品有多少,其風格、內涵及格調往往是統一的。同樣,宇宙的創造者也可以在各種不同的作品中表現自己,宇宙中的星河與顯微鏡下的原子、電子和分子,在結構上及形態上往往十分相似,而兩者都是出於上帝的設計。同樣,創造人體的上帝也鼓勵新約作者們從人體中去尋找一個能說明屬靈真理的模式。
-楊腓力,《神的形象.作者序》

告訴你

人只能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只有神才能掌握一切。
不能承擔就交托出去,覺得愧疚就低頭認錯。
為什麼要讓真正關心你的人更加擔心和難過呢?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進入」

在我們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暫時拋下本身擁有的觀感,進入另一個個體、另一個年代或另一個文化。「進入」(passing over)這個名詞是由神學家約翰.鄧恩(John Dunne)所提出的,旨在描述透過閱讀,我們得以嘗試、融入,最後甚至得以暫時進到另一個與我們自身截然不同個體的觀感世界。換句話說,當我們「進入」了一個騎士的思想、一個奴隷的感覺、一個英雌的作為,以及一個惡棍面對所犯下的過錯並產生懊悔或否認的感受時,我們不再是過去的我們。有時因此受到啟發、有時因此感到傷悲,但無論如何,我們的世界的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從這段歷程中,我們同時理解到思想的普遍性與獨特性,明白我們雖然各自身為獨立的個體,卻不孤獨。
-Maryanne Wolf,《普魯斯特與烏賊》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初訪信友堂

這次出門五天,中間那星期日,便想留在台北、去風聞已久的信友堂參加禮拜看看。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818英倫宿舍南北會


想當年~一起到倫敦打拼~
八人擠一間宿舍的奮鬥旅程~
汗水淚水雨水交織~
湊齊了各有本事的大家實在難得~
平常也很難認識這麼不同領域的人~

就讓我們歡慶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女孩們~
-Emma,818英倫宿舍南北會開團文
 ----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印刷商

合作的關鍵人物是印刷商,一切安排圍繞他轉,他就是許多「世界」的橋梁。他負責籌集資金、原料和勞動力,制定複雜的生產日程,應付罷工,估算市場銷售,網羅有學問的助手。他必須要和提庇護的官員保持良好的關係,和客戶也要有良好的關係以便確保他們委托的活計有利可圖;同時他還要培養和扶持一批有才華的作家和藝術家,使之能夠為他帶來豐厚的利潤或威望。在印刷業務興旺、提名顯聲的地方,印刷所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吸引本地的文人和知名的外域人士,成為日益擴展的學問共同體的聚會場和信息中心。
- Elizabeth Eisenstein著、何道寬譯,《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頁33。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風雨欲來?

新聞是說啟德颱風預計不會撲台,所以我要說的不是颱風的事。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早期印刷商

經濟史家把早期印刷商描繪為早期資本家,這使人將資本家視為創新人士。但這也使其近乎市儈,處境尷尬,并容易使人產生錯誤的演繹,使人聯想到經濟人的行為。這意味著對印刷商扮演的許多其他角色的忽略--忽略它與文科和理科的聯繫,或者當時的學問和文學的聯繫。埃德加.齊爾塞爾云:「印刷是一種機械藝術,雖然出版商是古典學者,但他們并不是傳播榮耀的文人,而是商人。」不過,許多出版商是商人和文人兼於一身的人,這樣去描繪他們似乎更準確。他們為文人服務,不僅提供傳統的贊助,而且擔任其出版代理人,他們成了新型的文化經理人。
-Elizabeth Eisenstein著、何道寬譯,《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頁13。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控制者

控制者是一群沒有受過管教或操練的人,他們不大能控制自己的衝動或欲望。他們看起來擁有一切「他們所想要的東西」,事實上,他們仍是自己「大胃口」的奴隸。要他們延遲對需求的滿足很難,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能接受人家跟他們說不的原因。他們迫切地需要學習傾聽別人的界線,以便幫忙他們注意自己的界線。
-克勞德、湯森德合著,《過猶不及》

Red Like The Sky

Red Like The Sky,中文版譯作《聽見天堂》。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用話語立界線

聖經也警告我們:給予絕對不要「作難與勉強」(林後九7)。沒有界線的人卻往往不懂得如何對人家說不,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控制、壓力、要求;有時在別人真的有需要時,他們也掙扎是否該說不。他們以為一跟別人說不了,就會破壞他們與對方的關係,因此,即使內也不滿,仍勉強服從。有時,壓力是別人加在你身上的;有時,卻出於你自己,是你覺得你「應該」去做。不能對外來的壓力與你內心的壓力說不,你就失去對你所有物(property)的控制權了,也沒有享受到「自我控制」的果實。
當你和別人溝通你的情感、意圖,或喜惡,你的話語正在為你的所有物定位。如果你不用你的話語為自己的所有物定位,別人將很難了解你的立場。當我們的神說:「我喜歡這個,我恨那個。」「我會做這個,我不會去做那個。」其用意便在此。你的話語可以幫助別人了解你的立場,為你自己定位,讓別人知道你的「地界」設在哪裡?「我不喜歡你那樣大吼我!」給對方一個很清楚的信息,知道你如何處理你的人際關係,讓他們可以了解你自家庭院內的「規矩」。
-克勞德、湯森德合著,《過猶不及》

尊重

尊重別人不是惧怕對方。尊重這個詞的出處就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展自己,因此尊重決無剝削之意。
-Erich Fromm,《愛的藝術》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為什麼閱讀文學作品?

文學,尤其是虛構文學,是一種類比的方式。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通過類比行理解的方式。再進一步准確地說,它是一種不僅作用於智力,更訴諸情感的通過類比進行理解的方式。類比,情感。這正是它有別於哲學這種思維模式的地方,哲學以分析和智力為依據。
-Charles Dantzig,《為什麼讀書:毫無用處的萬能文學手冊》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中途下車


如果我記憶無誤的話,應該是此生首次造訪嘉義。當然,我去過阿里山啦,算是到過大範圍的嘉義,只是還沒有到過朋友們老家的這個小嘉義...。之前風聞過嘉義有什麼什麼好吃的東西,但幾次出遊都沒有跟(因為當時還比較閉俗,害怕團體出遊的意外狀況...),個人行動力又低(沒事不會遊山玩水,更不要說開拓台灣美食地圖之事),所以一直是多聞而未一見。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宗教和巫術

社會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對於宗教和巫術之間的不同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說巫術是我們操縱神明使其成就我們想要的,宗教則是我們讓自己降服於神的意志。真正的引導與巫術是不同的,不是要神給我們一條捷徑和一個精靈瓶子,而是應該符合馬林諾夫斯基對宗教所下的定義。如此,神的引導自然發生在基督徒和他對上帝委身的關係中;一旦這樣的關係存在,神的引導就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神用來使信徒信心成長的方式之一。
-楊腓力,《神引導的秘訣》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記憶,或者遺忘

到底是什麼東西會讓我們記住或忘掉某件事?記憶固化的關鍵是保持專注。精神集中的程度要夠強才有辦法讓外顯記憶儲存起來,並且形成與記憶本身同樣重要的交互連結,之後又要經由反覆練習或密集的智力或情感投入才會增強。注意力愈集中,記憶就會愈清晰。坎德爾說:「若要讓一個記憶持續,必須以深入的方式徹底處理輸入進來的資訊。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專注在資訊上,並將之與已經根植在記憶裡的知識產生有意義、有系統的連結。」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專注在工作記憶裡的資訊上,這些資訊就無法長久留存,只有在儲存它的神經元帶電時,才會持續存在。這種情況最多只能維持幾秒鐘,之後就會完全消失,在頭腦裡幾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Nicholas Carr,〈搜尋.記憶〉,《網路讓我們變笨?》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段落形式

即便是在非正式隨筆的寫作中,仍然可以看出基本段落形式的力量。概括性句子打頭,後面緊跟著描述和支持性語句,這種結構要求作者必須理清思路,而且這種結構很可以避免游離主題。寫非正式隨筆的時候游離主題不算什麼大毛病,事實上跑題幾乎是時尚必需之道--但在正式寫作嚴肅題材文章的時候跑題起來卻是個很壞的習慣。寫作是對思維的精練。如果你的碩士論文并不比一篇題為《我為什麼喜歡莎妮婭.吐溫》的高中生作文更加有條理,那你就麻煩大了。

-Stephen King,《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當憑信心求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
-雅各書1:5-8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我們閱讀

我們閱讀、體會那些平庸之作,以及那些絕對的爛書,這樣的經驗會幫助我們,當這些東西悄然出現在自己作品中的時候我們能有所識別,免得寫成那樣。同樣,我們閱讀也是為了拿自己跟好作家及偉大的作品作個對比,對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心裡有個數。我們閱讀還為了體驗不同的寫作風格。
-Stephen King,《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

人性

颱風天,有人困在家中或整理房間或看電視新聞或釘緊奧運轉播,有人到百貨公司吃飯逛街打發時間,也有人因辦公室淹水不得不冒風雨出動搶救。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祝妳快樂?

幸福的情侶彼此都很類似,
可是呢,情人分手的原因卻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