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李米的猜想


日前看完《風聲》,在網上查了幾位演員的資料,注意到《李米的猜想》。逛誠品的時侯特別看了它的DVD,但盒上的說明很不吸引人,所以沒有找來看。昨日看到這部電影,心生好奇便點開來看。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莫札特與鯨魚


今年年初在研究亞斯柏格的過程裡,曾讀了《莫札特與鯨》一書,又知道它在2005年被改編成電影,但不曉得哪裡可以看到(似乎直到2012年才以《愛與我同行》為名,在台上映)。前幾天,因為角落媽媽桑的分享,竟在新上線的遠傳影城發現這部片,便在第一時間播放它。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

這本週人文三缺一黃宏昭老師和張一中老師將要談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我沒法北上去聽這場「對話」,只能在高雄先看《漢娜鄂蘭:真理無懼》一片(作為一種補償?)。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天水圍的日與夜


我很少看香港電影,所以除了名聲很大的王家衛外,我認不得幾個香港導演。只是前幾年跟(把香港電影當作國片一樣支持的)姐姐一道去院線看了《桃姐》,十分喜歡,也記著那片子的導演許鞍華。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世界就在榻榻米上

12月12日,小津安二郎的生日也是祭日。生與死被安排到同一天,上天彷彿要為他的生命塗抹濃重的東方色彩,一如佛教所說的輪迴,一如小津電影中的宿命。這一個圓圈的時間是六十年,小津在他剛滿60歲的那一天去世,正好一個甲子,剛好滿一輩子。生與死如此傳奇,小津的電影卻深深浸透在日常生活中。這個終生未婚的導演,卻用一生的時間重複一個題材-家庭。在拍攝家長里短、婚喪嫁娶之餘,小津始終講述著一個主題-家庭關係的崩潰。小津找到了他觀察日本人生活的最佳角度,家庭是東方人構築社會關係的基礎。在小津53部長片中,崩潰中的日本家庭都是影片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不要走太遠,原來日本就在榻榻米上,世界也在榻榻米上。在這樣的電影之旅中,小津用他連綿不斷的講述,用他掘并一般不移腳步的形式努力,創造了黑澤明所講的日本電影之美,直到成為所謂東方電影美學的典範,讓侯孝賢回味,讓文.溫德斯頂禮膜拜,讓一代又一代的導演獲得精神力量。
 -賈樟柯,〈世界就在榻榻米上〉,原載《環球銀幕》(2003年12月),收錄於《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賈樟柯電影手記1996-2008》,頁161。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生命的印記

賈樟柯:在我學習電影的過程裡,《風櫃來的人》給我很大的啟發。1995年我在電影學院看完那部片之後整個人傻掉。因為我覺得親切,不知道為什麼像拍我老家的朋友一樣,但它是講台灣青年的故事。後來我明白一個東西,就是個人生命的印記、經驗,把它講出來就有力量。我們這個文化裡,特別是我這一代,一出生就已經是「文革」。當時國內的藝術基本上就是傳奇加通俗,這是革命文藝的基本要素。通俗是為了傳遞烚最底層的人政治資訊,傳奇是為了沒有日常生活、沒有個人,只留一個大的寓言。像《白毛女》這種故事,講一個女的在山神廟裡過了30年,頭髮白了,最後共產黨把她救出來......中間一點日常生活、世俗生活都沒有,跟個人的生命感受沒有關係。但是看完《風櫃來的人》之後,我覺得親切、熟悉。後來看《悲情城市》,雖然「二.二八」事件我一點不明白,看的時侯還是能吸進去,就像看書法一樣。您的電影方法、敘事語言,我是有學習、傳承的。
侯孝賢:創作基本上跟你最早接觸的東西有關,你的創作就從那裡來。像我受文學影響很大,因為開始有自覺的時侯,看的是陳映真的書。《將軍族》、《鈴鐺花》、《山路》,講的是白色恐怖時侯,受國民黨壓制的人的狀態,所以我歷史才產生一種角度、一種態度。但是這時期對我來講,過了。過了之後,我感興趣的還是人本身。拍完《海上花》之後,我想回到現代,《千禧曼波》、《咖啡時光》,到最近拍法國片《紅氣球》都是這樣。
-侯孝賢/賈樟柯對談,〈相信什麼就拍什麼〉,原載《誠品好讀》(2006年12月),收錄於《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賈樟柯電影手記1996-2008》,頁207-208。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自由與悲觀

自由問題是讓人類長久悲觀的原因之一,悲觀是產生藝術的氣氛。悲觀讓我們務實、善良;悲觀讓我們充滿了創造性。而講述不自由的感覺一定是藝術存在的理由,因為不自由不是一時一世的感受,決不特指任何一種意識形態。不自由是人的原感受,就像生老病死一樣。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們對自由問題的知覺,逃不出法則是否意味著我們就要放棄有限的自由?或者說我們如何能獲得相對自由的空間,在我看來悲觀會給我們一種務實的精神,這是我們接近自由的方法。
-賈樟柯,〈我比孫悟空頭疼〉,原載《衛視週刊》(2003年),收錄於《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賈樟柯電影手記1996-2008》,頁140。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疏離世界

人們利用網路與人連結以填補自己內心的空缺,卻因而與真正重要、近在咫尺的家人失結了。人們以為網路是中性的媒體,可以在那裡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其實不知不覺中,失去了更多。直到悲劇發生的時侯,才意識到真正珍貴重要的是什麼。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面對痛苦的態度

每個人都有痛苦,而面對痛苦的態度,則決定了它對我們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如果我們像魯益師一樣,相信有一位慈愛的至高者掌管我們的命運,那麼,我們就能存著耐心和盼望來承受痛苦;但若抱持唯物論的觀點,那麼只能照著佛洛伊得所言,向艱難的現實屈服。佛氏在總結時說:「如果信徒走到一個地步,發現自己最終不得不將一切歸於神那『高深莫測的旨意』,那就等於承認:在痛苦中,無條件順服是他最後的慰藉和快樂的泉源。如果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很可能少繞許多彎路。」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痛苦-人生的苦難如何解決?〉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237。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核心團體?友情?

是什麼使得我們一心想加入核心團體?魯益師列舉了幾項因素,包括「權力、金錢、特殊待遇,以及逃避義務」,但最重要的還是那份「美好的私密感」。他告誡讀者:「在對各項事物的熱情中,就屬對核心團體的熱衷最容易使人......做出傷天害理之事。」魯氏也發現,越是害怕被排擠在外,則越不容易跳脫這樣的狀態,「除非克服作為局外人的恐懼,否則你將永遠是局外人。」他還說,「唯有粉碎追逐核心團體的慾望,你的心才能免於破碎。」
對於如何不依靠核心團體,而在工作環境中獲得認同,魯益師提供了他的建議:「工作時,全力以赴,你很快會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己置身重要的核心圈裡。一旦工作上有了傑出的表現,其他的菁英自然會發覺你的存在。」
同樣的,「如果在閒暇之時,能和幾個彼此欣賞的人交流來往,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躋身於真正的內圈,自在又安穩;在外人眼裡,那個圈子與核心團體並無二致。」不過它和一般的核心團體有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它的私密性不是刻意造成的,排他性也只是一項副產品;沒有一個人的加入是為要享有光環,純粹只是四、五個惺惺相惜的好友聚在一起,做他們共同喜愛的事。」魯益師稱這樣的相處模式為「友情」。他在結語中說:「世上或許有一半的快樂來自於友情,這是身在核心團體中無法享有的。」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愛-所有的愛都是性的昇華?〉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193-194。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爸媽不在家

我覺得所有人的童年都是殘酷的吧。我們小時候看到的童年可能是很天真純潔,但長大之後回頭看,如果真的看清楚,或許沒那麼單純、單一,應該是滿複雜的。
                             -陳哲藝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智慧的決定

我讀過一個這樣的故事:有個男孩子一天在路上撿到了一個銅錢,就是美金一仙,他非常快樂。這是完全不用代價的而得的金錢。自此以後,他每天在街上走路時,都低下頭來尋找金錢。結果終其一生,他的收穫不小,他共撿得302個便士,24個五分錢,41個十分錢,8個二十五分錢,3個五角錢及一張一元鈔票,合共12元8角2分。這些錢都是不勞而穫的,用不着付任何代價。
但是,這些真的不用付任何代價嗎?為了尋找寶藏,他一共錯過了35127次日落美景,327次彩虹,還有藍天白雲,雀鳥在樹梢歌唱,花開葉落;而這些良辰美景只需要12元8角2分便能購得。每樣事物都有它的代價,世上沒有真正的免費午餐。
我們永遠無法藉著比較知道自己是否做了最有智慧的決定,我們只能藉著對如今所選擇的東西的執著和鍾愛的程度,來確定自己是否選擇正確。倘若我們自認選擇正確,便沒有人可以證明我們不正確。我們若是在上帝面前認定了自己的一生,我們便肯定是不枉此生了。
-梁家麟,〈掌握召命〉,《傾聽生命的呼召》,頁23-25。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靈魂的癌症

魯益師稱驕傲為「靈魂的癌症:它啃噬人的愛,連一點根苗都不留;它蠶食人的知足心,甚至是最基本的判斷力,直至一切蕩然無存。」
魯益師試著釐清人們對驕傲的誤解。第一,驕傲並非自重或自愛,它念茲在茲的就是要高人一等。他立場堅定地解釋,驕傲如何影響一個人與神的關係:「驕傲的人總是高高在上,俯視一切;一旦你的眼目只知朝下望,你必然無法看見頭頂上的那位。」第二,魯益師又解釋:「享受他人的讚美並非驕傲。孩子學習表現優異,師長鼓勵式地拍拍肩;女人聽到情人稱讚她的美貌;得救的靈魂聽到基督對他說:『你做得很好!』不都自然而然地感到雀躍歡欣嗎?這是人之常情。這種喜悅不在於你是什麼人,而在於你取悅了真心想要取悅的人。」然而,「當你的想法從『我能使他開心,太好了!』轉變成『我一定很優異,才有這樣的成就』時,問題就產生了。你越是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成就,而且越覺得讚美本身平淺無奇,你就越發向下沉淪。一旦你把焦點全然放在自己身上,完全不在乎讚美時,你已經沉淪到了極點。」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良知--宇宙中有道德律存在嗎?〉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139-140。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道德律與罪惡感

佛洛伊德和魯益師都認同,像聖保羅這般謹守道德律的人,似乎才真的最清楚自己的行為與律法的標準相距多遠。但佛洛伊德對此一觀察所下的註解卻與魯益師全然不同。他表示「德行越高的人」,其良心越是嚴苛,因此「越是聖潔的人,必定越是責怪自己罪惡深重」。佛洛伊德解釋,這些人對自我深感不滿,使得他們越發意識到需要努力以達到令自己滿意的程度,這就更加重了他們的罪惡感。他說:「試想這些聖者一直處在對自我高度期許的誘惑下,自稱為罪人其實也不足為奇。我們都知道,誘惑只會隨著持續的挫折感不斷地升高,但偶爾的滿足會使得誘惑的力量暫時消減。」
 魯益師則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一個人在道德上提升之後,會越來越清楚仍然殘留在心裡的邪惡;然而當一個人逐漸墮落,便越來越看不見自己的敗壞。一個有點壞的人知道自己不是非常好;然而一個從頭壞到腳的人卻會覺得自己還不錯......好人能明白善與惡,但壞人對兩者都沒有概念。」魯益師說,我們越是與邪惡的衝動對抗,就越能了解它們,越是向邪惡的衝動屈服,就越無法了解它們。他寫道:「行善--即使只有心是向善的--都能帶來光明;放蕩只會帶來晦暗。」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良知--宇宙中有道德律存在嗎?〉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85-86。

鏡頭不要那麼多,能不能把事情講清楚?


我覺得拍電影是在一路發現、思考攝影機。我們會被很多訓練捆綁住,以為電影就是要分鏡頭、分了鏡頭節奏就會變快、分了鏡頭就比較有力。我一樣受這種訓練,但因為看多了,反而麻木了。其實我的電影還是有分鏡頭,在現場就分。另外我是個比較節制的人,我可能在生活有很大熱情,但在創作就不能那麼濫情,因為必須做溝通,觀眾透過觀看,進而產生解讀,你要讓人看得懂,但我真的不懂為何有人看不懂我的電影?(笑)你看我這麼努力要讓人看懂。但這個「懂」可能跟大家認知的不同,瞭解的「瞭」可能更好,我瞭了,我感受到了。
我已經不記得從哪時開始去想,「鏡頭不要那麼多,能不能把事情講清楚?」但鏡頭不多,每個鏡頭就要很有力量,力量的基礎是很美,影像本身的結構必須很強,而非劇本。總之,就是要好看。所以我的電影不是採取單一焦點的概念,努力把一件事情集中、說明白,而是畫面中有很多焦點,焦點多到後來連牆壁都好看。可能突然間一隻蟑螂跑過,我的電影常有蟑螂跑過,不是我安排的,是牠自己跑進來的,因為時間夠久才跑得進來(全場大笑)。
-金馬影展大師講堂 蔡明亮談《黑眼圈》: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7300343

把「看」這件事帶回電影的思考

如果電影將來有自由,我想我們是有功勞的,現在的電影我覺得不太有自由,自由在哪裡?自由在我們的手上,不是只在我的手上,在大家的手上。我覺得我電影最大的功能是變成天上的月亮、地上的一朵花,你看月亮、花朵,不會想看懂,不會想得到什麼啟示、知識,你有你自己的月亮跟理解,但最起碼你要懂得抬頭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月亮,這句話是李安說的。所有藝術創作都像一朵花,長在那邊,讓你有所啟發、感受,不是讓你獲得什麼,你獲得的是你早就已經有的,所以我想把「看」這件事帶回電影的思考。我花了20年都在做一樣的事,我相信有很多觀眾因此知道怎麼看電影、享受電影,我想我已經足夠了,你們也應該謝謝我了(笑,全場掌聲)。也謝謝你們。
 -金馬影展開幕片-《郊遊》QA文字紀錄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7103330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暑假作業

你要學會孤獨,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陪著你的。
                       -《暑假作業》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在觀眾心裡激起了什麼

這電影其實也沒什麼結論。電影對我來講就是一直拍,直到沒人看,拍不動了,拍煩了,就這麼回事…總體來說,拍了這麼多年,好像電影的奴隸,不是電影的主人。今天這麼多人擠進來,好像可以從我身上得到什麼答案,其實沒有,答案在你們心中。我電影拍得多好,也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好。所以我覺得電影最好的不是在做一個表達、告訴你一個故事,而是你在觀眾心裡激起了什麼,我覺得這個比較重要。
-金馬影展大師講堂 李安講《色戒》:http://ghpress.pixnet.net/blog/post/167450295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侯孝賢畫像

上學期的電影沙龍談到這部紀錄片,不過當時我對侯孝賢還沒什麼興趣(又在趕論文),所以並沒有找來看。最近看了《南國再見,南國》(以前看過著名的《悲情城市》、《最好的時光》和《戲夢人生》),又重讀《侯孝賢電影講座》(之前讀的是肥貓放在角落的簡體版,後來自己買不到簡體版,所以買了香港出版、較貴一些的繁體版),對侯導產生許多好奇,才想起這部紀錄片。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創作是從背對觀眾才開始

同學:觀影者與你的關係,和你所期望的關係?
侯孝賢:其實我沒辦法期望,有一句話是朱天心講的,創作是從背對觀眾才開始的。你要背對觀眾,你的創作才開始。你這樣一直看著觀眾,這個臉要這個,那個臉又要這個,我又不是賣百貨的,要給你這個給你那個。所以基本上是要背對觀眾的,觀影者到底怎樣,你很難期待。除了電影形式,還有其他大致你對電影的方式,例如音樂、繪畫...。
-卓伯堂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頁209。

第三隻眼

古人說:游於藝。就是哪怕你練書法,練所有的繪畫,以前是六藝,游於藝就是你要有一個造型去去跟你對話。一定要有個造型,這個造型哪怕你喜歡音樂,就要從音樂,文字書寫就要從文字書寫,你要喜歡影像的,你就要從影像。意思就是,想是沒用的,你一定要透過這個視窗去瞭解現實。而且這個視窗是把現實框起來的,跟你眼前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這個你們應該教過,所謂「距離感」的發生,美感經驗的發生是從框起來以後。框起來表示它集中了,集中在這個範圍。其實就是,簡單一點講,你的取捨,你為甚麼會框這個,你感覺它有一種味道,有一種美感,所以你會去框,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拿DV拍,你不能是毫無感覺,因為DV太容易了,門檻太低了,不值錢。所以開始拍,你甚麼都會拍,其實你忘了,每一個你捕捉的物件,捕捉的場景,基本上是直接反射到你的。假使有了這種感覺,一直訓練下去,你就會非常確地,會有一種鑑賞力,其實最最難得的就是你的鑑賞力,那就是你的眼光,就像我第一天講的。所以DV並不是方便你使用你就胡亂使用的。你透過這個視窗其實是在觀察你周遭的生活跟世界,會養成一個所謂的第三隻眼來看這個世界。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頁111。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生命的本質

我創作的焦點跟小津是不同的。我的創作焦點是存在的個體,就是生命的本質,存在的個體打動我,所以我拍的都是一些邊緣人,一些小人物。《南國再見,南國》裏那三個主人公,假使你媽媽看到的話,一定說這些人是人渣,是社會的渣滓,每天不幹好事,就在那邊混。但其實他們是真實存在的,我把他們存在的本質呈現出來了,你感覺那麼具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對我來講,我的電影最後呈現的就是這個。所謂生命的本質就是這樣,而且沒有人是一樣的。至於蒼涼不蒼涼,蒼涼是我的一個角度,因為我感覺人存在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這是我對生命的一個看法。這跟小津安二郎是不一樣的。小津後來的《東京物語》,一對老夫婦來到現代化的城市,已經是戰後了,醫生兒子約好要去哪裏遊玩,但又忙來忙去,都臨時改變了。女兒是經營一個美容院,也是忙來忙去抽不出時間,最後只好丟給媳婦。這個兒媳婦是原節子飾演的。這個媳婦守寡,老夫婦的二兒子在戰爭中去世,不同於兒子、女兒,原節子反而非常照顧老夫婦,母親感覺身體不適,後來就這樣一路回去了。還有一個兒子,是在火車站做事務員,也是沒有時間,後來老夫婦只能回家去了。除了這種生命的悲涼外,你還能感覺到原節子扮演的是一個對比的角色。她也是守寡,而且絕對不嫁,這其實都是生命的無奈和悲涼,這是我發現的小津的電影。我今天早上才把它理清了,以前看了就只是感受,但不會去想一個辭彙去形容,沒那麼認真地想,其實小津的電影就是這樣的。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頁85-86。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東方的電影、小津的電影

一般人說小津的電影是反思的,看完會越想越多,因為它的底層有一個結構,這才是他的重點。譬如《東京物語》,基本上是戰後整個日本的變化。人們的工作形態變了,子女進入都市工作,離父母遠了,所以父母在某一個時間要去看一下這些小孩,整個過程也不是小孩們不孝順。小津呈現的其實很簡單,但是看完後你就是會感覺很難過。在現代社會的情景下,你感覺到父母和小孩之間關係的扭曲和變化,光這些還不足,裏面還有他們戰死的兒子和媳婦,這個媳婦就和子女之間產生一種對比,其實很複雜,但是表面上是很單純的故事,所有的思考都在後面。它不是直接的戲劇性,不像西方的電影。看西方電影,看到最後都會直接告訴你是甚麼:比如虛榮,人最難抵抗的就是虛榮,比物質慾望還可怕。西方的電影是戲劇性強烈到這個地步,是白的,看完你就直接可以感受。東方的電影和小津的電影不是這樣,你一定要懂,否則一片糊塗,也不會深邃地去想。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頁73-74。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人一直是我的電影關注所在。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狀態,人的存在,對我來說是最有趣的,尤其是複雜的人際關係,我的片子裏面大都是探討人。至於對社會結構和政治的批判,我不太重視,因為它自然會出現。如果你要的話,只要你設定了那個角色本身在那個時空的背景裏面,它自然就會出現了。所以我的焦點並不是在透過角色去批判壓制或者集權或者社會結構,我是描述角色,讓角色活起來,而把背景射在那個時空,自然就會有批判,甚至那比批判的力量還要大。但假使把角色設計為只是導演的棋子來借用的話,效果基本上是不一樣的,布列松是借着演員為他的導具,在說他背後的事,在說社會結構,或者是他認為的甚麼。 
-卓伯棠,《侯孝賢電影講座》,頁62-63。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時代的狀態

那為甚麼不用小說呢?坦白講,小說我看上的並不多,想拍的又拍不到,比如說我最想拍的幾個,《合肥四姐妹》--沈從文太太張兆和的成長過程,你們有沒有看過?在張兆和那個時代,那種氛圍就是在一個大家族裏面的,她的奶媽如何處理女兒與他的父親、母親之間的關係......每一個女兒都有一個「乾乾」,相當於保姆之類的,她的個性會影響到這個女兒,怎麼負責這個家,絕對找不到這個演員,除非有人給我很多錢,我花兩年時間把這些演員都找齊了,讓他們這樣子生活一段時間,每天排一小段,才有可能拍得出那個氛圍來。因為現代人要學習以前大家族的那些細節都很難的,所以那個是沒有辦法改編小說。還有沈從文小說裏面那個抓鬥的要抓去砍頭,處理好那個牛那些人就甘心被砍頭,一天砍一堆人,那些人那種臉,你去哪找?找不到的。因為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那個時代的狀態。現代人只能去學,但怎麼學都不像。這就是我的困擾,為甚麼要那麼挑剔呢?我拍的就是人嘛。假使拍的是事,我可以把它變成形式去表達這件事情。可是拍的是人,沒辦法。
-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頁56-57。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看見台灣

讓我們一起看見台灣 看見它的美麗與哀愁
                       -《看見台灣》

自由創作

創作的意識是什麼?這個很複雜,不是說它沒有生意的概念,但是它作者的概念強過這些東西,是近代才有的。所它的量就會變得豐富起來,可留的量會比較豐富。要不然你花100年拍了一堆亂七八糟的電影,可以找出來流存的真的也不多。所以說你如果有一個自由創作的時空發生的時候是非常珍貴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重要在哪裡呢?重要在在你自由了,作者自由了,觀眾也開始要自由了。自由甚麼?選擇。
-卓伯棠主編,《蔡明亮電影講座》,頁191-192。

電影都是我

我的電影最好認就是它真的都是我,它只是想要往前走,從外到裏的,我是反方向走,我不想變成一個說故事的人,我不想變成說故事的高手,我不想變成大家一般對電影導演的理解,拍很多的題材,拍很多的變化。很多人都拿我和李安來批評都是在講這個,你看他可以甚麼都拍,你就是不會拍電影,所以只能拍這個,大概是這樣。可是我也知道這個問題,因為我知道我的觀眾是誰,我真的知道,可是我不能為他們做些甚麼事情,我只是在為我的創作服務而已。所以每一次每一個電影我都是要思考我前面做了甚麼,但因為是我,所以有很多元素還是常常會回來。
-卓伯棠主編,《蔡明亮電影講座》,頁164。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取悅觀眾不取悅觀眾

其實我沒有把取悅觀眾不取悅觀眾放在我的腦袋裡面來做創作,沒有做這個思考。而是人家覺得我不太取悅觀眾。發現我沒有取悅觀眾,逐漸我也知道,我沒有取悅觀眾。好像我覺得取悅觀眾也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很多人都取悅你了,全部都在做取悅的事情,有些人他其實不是想取悅你,他不是,我也不是不取悅你,我取悅你,問題是你是誰?你知道吧!我也取悅我自己,我也非常滿足啊!我就是在創作,我要表達得很滿意啊!要表達得很好啊!我的感覺,我的程度,其實你看我自己回頭看我自己以前的每一部作品,也有生澀,可是我很滿意,滿意得要死。因為我知道,我就是在這個年齡我能做這樣的東西,我再老一點,我也做不回這個東西了。我再年輕一點,我也做不到我老一點的東西。所以我每一次在創作過程中,我其實是讓自己非常開心的,開心在哪裡?通常開心是在拍完之後,在剪接台上,還是忐忑不安的。不久,唉!我怎麼會走到這裡來?我怎麼會走?如果沒有創作,沒有我這樣的個性,沒有我對很多東西的懷疑,對現狀的懷疑,對電影表達上的一種習慣的懷疑。觀眾都不在我的眼前,其實是我自己跟自己對話。我大概就不會退到那個地方去,連我自己走過去都會害怕。說,會不會人家不喜歡?你看來了,會不會人家看不懂啊!這個慢慢慢慢他會,真的,很開心。有一種快樂無法分享,就是這種創作的快樂,很難形容是甚麼?非常非常幸福感,可以做到這樣。然後呢,所以我長其都,一路來都沒有思考我跟觀眾的關係,我只思考我跟電影的關係。然後我發現說,我那麼喜歡電影,可是電影到底是甚麼?我就開始要研究它。你也不能像學術理論那樣研究,就是做的時候去研究它。
-卓伯棠主編,《蔡明亮電影講座》,頁87-88。

真的不缺你一個

台灣這樣一個環境,出現了侯孝賢這樣的新電影,到我這個年代,20年,其實沒有改變多少。所以我跟侯導演有一次聊天,我說,侯導,他是我的前輩。我說,您帶頭這個新電影,20年,其實真的是為難了台灣人。從林青霞變成一個普通的叫甚麼辛淑芬或者楊麗音,都不是觀眾的審美標準。大家為什麼要看,不知道,很希望看,希望讓他看,但是慢慢就看不到了。你知道我的意思麼?就是沒有改變。就像印度的那個十幾億人口,他們只要寶萊塢,你看不到其他的導演。他們只要寶萊塢,三個小時,因為他們很窮,掙了一點盧比就去買一張票,他要這個電影院給他嗎啡,給他麻醉。有豪華的歌舞場面,那一種生活是他們達不到的,他要那個三小時,你少一點他們都割你的椅子。你看多少年來,印度每一年都號稱他是全世界最大的片場,寶萊塢,所以我們台灣有一陣子也要說,它要做台萊塢。你知道,都很奇怪,我都覺得不可理喻,都不缺少。所以我一直在講的一個觀念就是說,尤其我最近去了中國。對不起中國的朋友,不要介意,我真的是語重心長,我去了上海,我就想到說,讓台灣永遠是台灣吧。讓電影永遠是台灣電影吧?真的不多了?不多了?好萊塢、寶萊塢,真的不缺你一個。真的,不缺你一個。
-卓伯棠主編,《蔡明亮電影講座》,頁53-54。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自由之為自由

自由之為自由,就必須意指在一件事上,有兩個或以上同樣是可能的抉擇,而我是憑自己的感情、喜好及理性判斷來作抉擇的。倘若我的太太要我選擇出外吃飯的餐館,但背後的意思卻不是由我自由選擇,而只是猜想她沒有言明、心中卻有數的喜好(獨一無二的選擇),要我在她有意無意間透露的蛛絲馬跡中估量她的心意,則我的選擇就比不選擇還痛苦。獨一無二的選擇,就不是真的選擇,只叫「偽選擇」(dead option)。基督徒若有命定主義的人生觀,就不可能看生命為敞開的,自由對他而言,純粹是概念遊戲,完全沒有實質的意義。
-梁家麟,《憑誰意行》,頁17。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侯孝賢談海灘的一天

《海灘的一天》給我很大的壓力,其實不單是我,或許更多的年輕導演都能從這部電影中得到啟示,並且感受到導演阿德仔深厚綿密的潛力,細密的思考以及令人感動的那種對現代社會濃烈的關懷與愛。如果電影的功能之一是讓人們了解自己,並增進人類之間相互的溝通與瞭解的話,我想阿德仔所導的《海灘的一天》不只提供我們兩小時又四十五分鐘的思考時間,他更為其他電影工作者鳴放了「良性競爭的開始」的一槍,因為誰都會在心裡這麼嘀咕著--《海灘的一天》真好,但是我未來的作品要比它更好。
-侯孝賢,收入李幼新編,《港台六大導演》。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下一站,天國! After Life

如果前往天國的路途上,可以選擇生命裡的一個記憶永遠相隨,其餘的全­部記憶都會被洗去,那麼,你會選擇哪一個人生回憶呢?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很久沒有敬我了妳 Kara-Orchestra

沒有土地
哪有音樂/藝術/國家?

獻給 母親/台灣

   -吳米森,《很久沒有敬我了妳 Kara-Orchestra》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喔!柏林男孩(Oh boy)



你有沒有過一種感覺,就是周遭的人都忽然變得好陌生?但是當你仔細想想,你才發現問題不在別人,而是自己造成的?
    -《喔!柏林男孩(Oh boy)》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醫學、宗教與哲學

既然死亡是每個人正常而合理的結局,那又何必阻止他們死亡呢?如果一個小商人或文官多活五年或十年,這又有什麼益處呢?如果認為醫學的目標在於用藥品減輕痛苦,那就會引發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減輕痛苦呢?首先,據說痛苦足以使人達到精神完美的境界;第二,人類要是真的學會用藥丸和藥水來減輕痛苦,那就會完全拋棄宗教和哲學,可是到現在為止,人類在宗教和學裡不但找到了避免一切煩惱的保障,甚至找到了幸福。普希金臨死以前受到極大的痛苦,可憐的海涅因為癱瘓而臥床好幾年;那麼安德烈.葉菲梅奇或者馬特遼娜.薩維希娜之流為什麼就不該生病呢?他們的生活本來就空虛,要是再沒有痛苦,那就會全然空虛,像變形蟲的生活一樣了。
-契訶夫著、汝龍譯,《第六病房》,頁58。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打工有感

「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每個人都在等著有人教他該怎麼做,然後他就跟著怎麼做。」
     -楊德昌,《麻將》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從大學二年級的七月,到第二年的一月,多崎作活著幾乎只想到死。在那之間雖然迎接了二十歲的生日,但那個刻度並沒有任何意識。那些日子,對他來說,覺得斷絕自己的生命是比任何事情都自然合理的。為什麼當時沒有踏出那最後一步,他到現在都不明白原因何在。如果是那時候的話,要跨過隔開生死的門檻,是比吞下一顆生雞蛋還簡單的事。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色彩を持たない多崎つくると、彼の巡礼の年)》 ,台北:時報出版,頁003。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海灘的一天

本來想寫寫楊德昌第一部長片《海灘的一天》,不過拖啊拖地便過了時間,一直沒寫。晚上透過與正番哥臉書夜聊,知道蔡老師電影沙龍談到關於這部片的種種,才想說可以再作一些紀錄。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重慶森林

22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個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不會過期的。」
    -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人的職責

每個人都有一項「職責」,但是他卻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來選擇、規範、管理這項職責。追求新的神是錯誤的,想要給世界加添什麼根本大錯特錯!一個成熟的人沒有任何職責,除了這個:尋找他自己,堅定地成為自己,不論走向何方,都往前探索自己的路。這個體會深深憾動了我,對我而言,它是這次經歷的結果。我想像自己的未來,我曾夢想屬於我的角色,也許是個作家,是個先知,或者畫家,或其他職業。但這一切都不對。我不是為了寫作、為了布道、為了畫畫而來,不管是任何人都一樣。這一些只是附帶產生的。每個人真正的職責只有回歸自己。他最後死去時的身分,可以是個作家或瘋子,可以是個先知或罪犯--但這些不是他的職責,無關緊要。他的職責是:找到自己的命運,而且在那之中盡情生活,全心全意、不受動搖地生活。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完整,是一種逃避的企圖,是想要逃回群體的樣板中,是為了適應自己內心的恐懼。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徬徨少年時》,頁182-183。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有一天

如果知道意外有一天會發生
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尋覓目標

我的嘴唇上長出稀疏的鬍子,我已經是個成人了,對於未來卻仍然十分茫然,毫無目標。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內心的聲音,這個幻象。我隱約感覺到,也許我的任務就是盲目地遵循它的引導。但這對我而言是困難的,而且我天天在自我反抗。也許我瘋了,我常常這麼想,也許我跟其他人不一樣?不過,其他人辦得到的事,我也全都能做;我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就能閱讀柏拉圖,會算三角數學,會理解化學分析。只有一點我做不到:撕裂那個暗藏在內心的目標,把自己描繪在什麼地方,就像其他人那樣。他們很清楚知道自己想成為教授、法官、醫生或藝術家,他們知道需要花多少時間來達成,也知道這將會帶給他們何種優勢。然而我辦不到。我將來或許會這麼做,但我從何知道呢?也許我還得尋覓,繼續探索好幾年,最後一事無成,達不了任何目標。但也許我會達成一個目標,而它卻可能是個邪惡的、危險的、可怕的目標。
我只是嘗試著過自己要的生活而己。為何如此艱難呢?
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徬徨少年時》,頁139-140。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黑暗之光

海靠近我 空氣濕了
美麗的夢 請別遠走
繁星亮起 宇宙甦醒
黑暗溫柔 改變過我
-雷光夏,〈黑暗之光〉

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

香港之行(第四天)

老爹出院滿一週後,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算是回歸了正軌。週一回診之後,老爹狀況仍未好轉-不明原因的沒胃口和高溫不退-使得全家人都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結果大病未癒的老爹坐穩一家之王的位子,陪同住院的母親帶著疲憊的身心續繼操持家務,老姐成為家中司機,我則仍是跑腿、打雜兼搞笑的角色。顯然壓力警報並未因為出院而減緩,而是依著王的身體狀態隨時警戒,深怕一個怎麼樣,就引爆火線。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藝術熱忱

為了避免對藝術失望,一個人絕不能視它為一項職業。無論一個人擁有多麼豐富的藝術美感和天賦,他必須在別處尋找金錢及權力,如此一來,當發現的才華和努力得不到同等的回報時,才不會因此放棄他的藝術熱忱。
-奧罕.帕慕克(Benim Adim Kirmizi),《我的名字叫紅》

中秋賞鴨節

天兔還沒來,黃色大鴨順利地進了光榮碼頭。然後,這原本屬於月亮的節日變成黃鴨的節日了(相片是姐姐和姐姐朋友去見證黃色大鴨下水時拍的,我不在其中,但整個高雄已經淹沒在黃潮之中-商場、街道與行人,都揚溢著黃鴨氣息-即使沒去看大鴨,眼目所見也滿是小鴨...)。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藍調

音樂讓每個人變得比沒有音樂的時候更加熱愛生命。甚至連軍樂也總是令我十分振奮,雖然我是個和平主義者。我真的很喜歡史特勞斯和莫札特以及其他同類的音樂家,但是非裔美國人送給我們的禮物更是無價之寶。那是在他們還當奴隷時送給這個世界的,這件禮物是彌足珍貴,今天許多外國人至少還有點喜歡我們的唯一理由,就是因為這些音樂。那帖治療癒了全球流行性大蕭條的特效藥,就是所謂的藍調。今日所有的流行音樂-爵士樂、搖擺樂、咆勃爵士、貓王、披頭四、滾石、搖滾樂、嘻哈樂,等等,等等,全都是源自藍調。
- 馮內果(Kurt Vonnegut),《沒有國家的人》,頁75。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香港之行(第三天)

老爹住院一個月,期間,為治療腹膜炎而改變了透析方式。雖然勉強出院,但新的透析方式卻已經使我們全家不得不配合它,而有所改變。一週(其實還不滿一週)下來,我們透過身體力行,清楚明白:我們的新生活將圍繞著老爹、醫院與血液透析。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投奔藝術

如果你真想傷你父母的心,但又沒那個膽子當同性戀,你至少還有個辦法,那就是投奔藝術。我不是在開玩笑。藝術不是養家糊口之道。它們是一種非常人道的方式,能讓生命變得比較可以忍受。老天,玩藝術不管玩得好或爛,都能讓你的靈魂成長。邊洗澡邊唱歌。跟著廣播跳舞。講故事。給朋友寫首詩,即使是首爛詩。盡你可能的把它做好。這樣你就會得到巨大的回報。這樣你就創造了某種東西。
-馮內果,《沒有國家的人》,頁34。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新人生

某天,我讀了一本書,我的一生從此改變。即使才展開第一頁,它的強烈衝擊仍深深打動了我。書本擱在書桌上,我就坐在桌前讀它,但察覺自己的軀殼脫離了,從座椅上被抽離開來。儘管感覺自個兒已經分裂,我整個人仍完好如常。這本書不僅對我的靈魂起了作用,對我的各方面都產生影響。這股強大的力量從書頁中衝出一道強光,照亮了我的臉龐。那炙熱的白光,眩惑了我的思維,卻也令我的心智豁然開朗。身處此等亮光中,我或許得以重鑄自我,也可能迷失方向;在這道光線中,我已然領受到以往不曾察知的影子,並展開雙臂擁抱它。我坐在桌旁翻著書頁,不太明白自己所讀為何,但隨著書本一頁翻過一頁,讀著書上的文字,我的人生亦隨之改變。對於降臨在眼前的每一樁事物,我可以說毫無心理準備,覺得徬徨無助。因此,過了半晌,我本能地轉開臉,彷彿想保護自己,免得受書中澎湃而出的力量波及。我驚懼地發現,自己開始意識到,週遭的世界正經歷徹頭徹尾的轉變。一種從來不曾體會的孤寂突然降臨--彷彿我被困在一處人生地不熟、對當地語言及風土民情一無所知的鄉村。
-奧罕.帕慕克(Orhan Pamuk),《新人生》,頁17-18。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香港之行(第二天)


老爸出院了,但並非發生什麼奇蹟。我也希望是發生奇蹟(老爸忽然康復),兩天之間就生龍活虎,可以出院...但事實是前天中午,老爸忽然決定/堅持/要求要出院。拿老爸沒辦法又真的不想繼續住在醫院的媽咪想說:既然老爸住院那麼痛苦又不想配合醫院的檢查治療,那不如順他的意思,先辦理出院回家休養。就這樣,老爸和媽咪匆匆忙忙地詢問/辦理出院手續,醫生則從從容容地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終於,在前天下午,離開了住了一個月的55號病房。一家四人總算回到家,一起擠在東西多到爆炸的那小小的家。感覺十分複雜,不能確定這樣的決定究竟是好是壞、是對還是錯了。

幽默

幽默可說是對於恐懼的生理反應。佛洛伊德說過,幽默是面對挫折時的一種回應--幾種回應之一。他說,當一條狗出不了門時,牠會亂抓亂咬,開始刨地,做些沒意義的動作,或是咆哮大吼叫等等,牠用這些反應來面對挫折、驚訝或恐懼。
-馮內果(Kurt Vonnegut),《沒有國家的人》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拔一條河

由於此前看楊力州導演導的《青春啦啦隊》留下一點陰影(並不是片子不好,相反的,那也是一部成功的紀錄片,只是後來受那部紀錄片影響的某件事,給我留下了一點不好的回憶...),所以知道楊導的新紀錄片《拔一條河》時,沒有特別想要進電影院觀看。不過,因為姐姐最近忙碌、壓力甚大,想要看部電影解解悶,而最近實在沒有其他吸引我們的電影,便決定進影院看這部口碑極好的紀錄長片。

香港之行(第一天)


逃院老爹被帶回醫院第二天,意識漸漸回復,腦袋開始運轉。第三天喝了些粥水,已經回復到可以看看電視,抱怨東抱怨西的地步。對我這在一旁觀看的人而言,這次逃院風波雖然是件壞事(因為把老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也搞得值班護士、醫生數人一夜忙亂,雞飛狗跳),卻有好的影響-至少讓老爸在沒有意識的狀況下,接受了他不願接受的一些檢查,而檢查結果並不如他想像/以為的糟糕(或者因為我有信仰的關係,總是相信一切在神手中,沒有一件事會失落,所以比起老媽要看得開、放得下一些...)。現在希望這個影響,可以把老爸的治療推到一個可行、正確、有效的方向。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逆轉人生


一部適合在人生低潮看的法國喜劇,幽默卻不失真實,使人隨著劇中人物面對生命。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逃院風波

今天應該是要接著寫香港之行第一日馬不停蹄的活動,然而,住院老爹半夜上演逃院戲碼,使他的病況急轉直下,一天檢查治療後,雖已穩住了病情,但面對採不合作策略的老爹,護士、醫生和我們都不曉得繼續治療的前景為何。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香港之行(出發篇)


從香港回來之後,我病倒了,老爸反而一付生龍活虎的樣子,精神很好,並有希望隔週出院。過了五天之後,情勢又有轉變。我的感冒大概好差不多了,只拖了個尾巴,外加莫明發腫的智齒,但老爸卻在可能可以出院的倒數第二天,肩膀酸痛、血壓偏低、嘔吐不斷,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像是說好了要一起搗蛋一般忽然爆出來。結果當然是出不了院,延期到何時還是個未知數。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只能做好當做的,其他的都遠非我們能控制。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香港之行(緣起篇)


回到台灣第五日,也是重感冒第五日。在這之間,身體經歷了許久未有的高燒、腹瀉,去了急診室還吊了點滴,當一切好轉的時候,智齒又不知怎麼地發炎腫大,硬是要來湊個熱鬧。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讓擔心的老媽看著我直說:還沒有照顧人,自己就病倒了。

想寫寫關於香港的事,也就順著身體狀況拖延下來。今早狀況好轉,開著電腦心想:是應該來追記一下這次去香港的來龍去脈了(畢竟,憑我的記性,再過個幾天,應該就記不得什麼了吧...)。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發條鳥年代記


把村上春樹的《發條鳥年代記》三部曲看完了。比預期地花了還要長的時間,總算是讀完最後一頁的最後一行,看到發條鳥先生找回久美子行動的結果。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等待、尋求、側耳傾聽

也許我會輸。也許我會迷失。也許我什麼地方都到達不了。不管多麼拚死拚活地用盡力氣,也許一切都已經損壞到無法挽回復原的地步了也說不定。或許我只是正在把廢墟的灰捧起來,而其實只有我一個人沒發現而已。或許會下賭注在我這邊的人周圍一個也沒有吧。「沒關係。」我以小聲而堅決的聲音朝向在那裡的某個人說。「我只能說這個。至少我有該等待的東西,有該尋求的東西。」
然後我屏住呼吸,安靜側耳傾聽。想要聽取應該會在那裡的微小聲音。水花的飛濺聲、音樂聲、人們笑聲的那一頭,我耳朵聽著那無聲的微小音響。那裡有人在喚著什麼人。有人在求著什麼人。以不成聲音的聲音。以不成語言的語言。
-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第二部.預言鳥篇》,頁251-252。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會帶給身邊的人極大的痛苦,但他自己卻沒有任何感覺,不曉得、也不認為自己正在對別人施行什麼樣的暴力,正以有形和無形的方式壓迫著別人。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成了習慣,知識、能力都會變成壓迫人的工具,而生病、身體不適也都會變成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的藉口,然後完全不考慮、不了解、不體量別人的需要和困難,只一昧的要求、要求、要求。這樣的人想要緊緊抓住什麼,卻是什麼有抓不住,就像高速旋轉的中心,必然產生強烈的離心力一般,許多重要的東西,都被他自己從那自我中心的世界中甩了出去。悲劇由此產生,而不明白此悲劇由來的人,只有永遠顧著自轉的他自己。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瞭解一個人

一個人,要完全瞭解另外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可能?也就是說,你為了要瞭解一個人,花了很長的時間,不斷地認真努力,那結果我們到底能夠接近那對象的本質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對於我們深信非常想知道的對方,其實真的知道了什麼重要的事嗎?
-村上春樹,《發條鳥年代記.第一部.鵲賊篇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總鋪師

昨日姐姐南下,我們趁著颱風的風雨還沒來到高雄的午後,去看了最近正紅的喜劇片《總鋪師》。姐姐之前在台北電影節時看過一次特映,她非常推薦,覺得這部片是她看過台灣拍的喜劇中最好看的一部,但特映的片長較短,有一些地方可能被剪了,所以這回才和我一起再看一次院線。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變化

這種新的感情並沒有使我發生什麼變化,並沒使我感到幸福,並不像那夢想的那樣大徹大悟,而是像我對兒子的感情那樣。也沒有什麼意想不到的地方,是信仰或者不是信仰--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但這種感情卻不知不覺痛苦地出現在我身上,並且牢固地扎根在我心裡。
我依舊會對車夫伊凡發脾氣,依舊會不得體地發表意見,依舊會在我心靈最奧秘的地方同別人隔著一道鴻溝,甚至同我的妻子也不例外,依舊會因自己恐懼而責備她,並因此感到後悔,我的智慧依舊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要禱告,但我依舊會禱告--不過,現在我的生活,我的整個生活,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每分鐘不但不會像以前那樣空虛,而且我有權使生活具有明確的善的涵義!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下)》,頁1028-2029。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悄悄守候

我們準備小心地悄悄守候,看著那預兆不要被其他企圖所妨害,而能順利在早晨的新太陽光中花時間慢慢膨脹起來。夜終於破曉,黎明剛剛來臨。到下一次黑暗來訪之前,還有時間。
-村上春樹,《黑夜之後》,頁230。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應該回家

累。但想到我應該是全家最不累的那一個,「累」的感覺似乎也就淡了下去。從高雄北上,一直聽著音樂發著呆,沒有睡著,卻仍讓身子好好休息。腦中想起老爸期待我回家的話,心裡居然默默地也認同了他。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海邊的卡夫卡

第二次拿起《海邊的卡夫卡》,順暢地從頭讀到尾,沒有一點滯礙地讀完,自然而然地接受這個故事,彷彿也能多少理解故事各部分要表達的東西。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幾年前,完全無法讀下去、難以接受和理解的東西,現在卻能夠這樣順利地閱讀呢?是因為讀的東西多了、想像力豐富了,還是因為年紀和經歷足夠了呢?無論如何,能夠在這樣的時候,通過十五歲的田村卡夫卡這關,對自己閱讀文學(或說閱讀村上)的能力而言,還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零碎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遺忘的與無法磨滅的記憶

幾乎一切事情都已經被遺忘了。有關那巨大戰爭的事,有關無法挽回的人生死的事,一切都化為遙遠的過去所發生的事。日常生活支配了我們的心,許多重要的事情,就像冷卻的古老星球般轉到意識之外去了。我們日常有太多不得不考慮的事情,有太多不得不學習的事情。新花樣、新知識、新技術、新語言......但同時,不管經過多少時間,中間發生了什麼,一定有一些東西是忘不了的。有無法磨滅的記憶。有像拱心石一般留在自己心裡的東西。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上)》,頁138。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自由?

我是自由的,我想。閉上眼睛,一直想著自己已經自由的這件事。可是所謂的自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還不太能理解。現在我所知道的,只有我是一個人孤伶伶的而已。獨自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土地上。就像遺失了羅盤和地圖的孤獨探險家那樣。這就是自由的意思嗎?我連這個都不太懂。我不再去想這件事了。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上)》,頁62。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文學與電影

文學作品搬上大銀幕大多是一種再創造:翻譯者-除了必須的基本選擇之外-所做的是一項個人的作品,不是一個「配圖者」,而是一個真正的創作者:他從一個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其實所有藝術家都是從文化遺產中,汲取他作品的原始材料-但他不考慮在形式上或精神上忠實,而將題材重新思考,即使不是與小說家作品完全不同,也會給它一個很個人的視野。巴拉茲說:「改編者應只是將原著當作一個原始材料,由他自己藝術形式的獨特角度來作考慮,他不需要顧慮它原來的形式。」
-G. Betton,《電影美學》,頁146-147。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奇蹟

前天在清大圖書館看到是枝裕和2011年的作品《奇蹟》,看了一眼簡介,覺得並不十分吸引人,但想說是「是枝裕和」拍的電影,便借了回來。昨晚在角落的暑期沙龍放映這部片,意外(或者其實也不那麼意外)大獲好評。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不確定的悲觀

同學A說:我們是不是生活在泡沫的時代啊?
學長說:是泡沫破掉的時代。
同學B說:真的,是泡末破掉的時代。我們可能生長在泡沫時代,但現在泡沫都破了,留給我們的是種種不確定。我們的父母也許生長在比較貧困的時代,他們知道不努力就不可能使生活變好...。
同學A:但至少他們努力就能夠使生活變好,而我們努力卻不見得能夠...。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關於口考

論文還沒有修改完成,所以還沒有寫謝詞,也還沒畢業。不過,口考一結束,世界好像就變了。原本想到就令人莫名窒息的論文,現在像是一個等待被成全的作品。自己身心的狀態也回復過來,能夠挺起胸膛、面向未來。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過關

考完試,回到家。疲倦襲來,倒在床上,好好的睡了一覺。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阿莫多瓦

角落志工媽媽桑上週播映了五片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電影-週一放映1988年的《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獲得滿堂彩之後,便接連播出《切膚慾謀》(2011)、《玩美女人》(2006)、《壞教慾》(2004)、《悄悄告訴她》(2002)等片。雖然內容豐富誇張多變,每一部都有其特點,但一天一片看一週下來,也開始了解如何觀看、體會、解讀阿莫多瓦的電影。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殘缺的文藝行程

上台北幾天,原本是預定前兩天晚上看電影,第三天聽音樂會,其他時間逛逛書店、坐坐咖啡館、讀讀書,理想的文藝行程。結果被蘇力颱風一弄,變得半殘不全-雖然兩部電影都看了,也逛了書店,買了書,看了書,但原本期待的音樂會,卻因為颱風而延期到八月。而空下來的週六,只能窩在姐姐家裡,聽老姐和朋友去看了《海闊天空》+陳可辛導演講座的心得。希望八月可以順利聽到音樂會,不要再有什麼意外了。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天真而愚蠢的人

我太天真了。在很多方面,都因脫離現實而顯得格外愚蠢。總是自以為地做東做西,其實一點也不曉得做的是怎樣,或者說自己也沒有想要知道自己做得如何-說是缺乏自信,似乎不盡然,但也不是自信滿滿-只是沒有想過的東西,永遠也不會想到。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沒有那個身體,就不要做學術

朋友說:沒有那個身體,就不要吃素...
我原想說:沒有那個腦袋,就不要做學術...
但經過上週到這週的折騰,我發了解到,即便是學術,也是需要有適合的身體,才能夠好好做的。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

倒地而後重新站立
軟弱的雙腿無法支持全身
左右晃動的我 知道
這是一場必敗的戰爭

擺出架式 凝視前方
為的只是證明自己
盡了全力
在躺平昏迷以前
沒有舉起白旗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不能再逃避了

從新竹回到台中,身體很累,心也很累,但還不能放鬆。好好睡一覺,明天要繼續努力。太多問題還未處理,而且不能再逃避了。

即使知道會無論如何都會死得很難看,也不能再逃避了。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午夜巴黎

即使期末考結束,週日晚間閉店後仍然如期地加映電影。本週的片子一波三折,曾經想要播放《讓子彈飛》、《再見列寧》、《羊男的迷宮》,但因為技術性問題,最後播映的是之前好像紅過一陣子的《午夜巴黎》。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似乎是學期結束了,但一點也不輕鬆

上完後現代的課,這學期對我來說已經結束,但接下來兩週似乎才是忙碌的日子。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以詩為記

或許我可用夏日將你作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愛也更溫良。
夏風狂作常會催落五月的嬌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還不太長。
有時候天眼如炬人間酷熱難當,
但轉瞬又金面如晦常惹雲遮霧障。
每一種美都終究會凋殘零落,
或見棄於機緣,或受挫於天道無常。
然而你永恆的夏季卻不會終止,
你優美的形象永遠不會消亡,
死神難誇口說你在他的羅網中遊蕩,
只因你借我的詩便可長壽無疆。
  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
  我這詩就長存,使你萬世留芳。
-Shakespeare's Sonnets 18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霸王別姬

週五下午,看了風聞已久的《霸王別姬》,週日又看了《夜奔》,但直到今天,才有一點時間可以寫寫感想。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非人所能掌握的

傳道書9:11-12: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貲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原來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魚被惡網圈住,鳥被網羅捉住,禍患忽然臨到的時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再看一一

記得幾年前,肥貓推薦並借了《一一》給我。我看了之後,受到很大衝擊-第一次見識多線敘事,也是第一次知道楊德昌導演(當時還不曉得在台灣大多買不到楊導的電影...即或不是珍貴也是難得)。後來又接續看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麻將》,覺得好像看到了電影很不同的面貌(當時我電影看得不算多,這些片完全超乎我對電影的認識和想像)。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阿蒙與橡樹

週五閉店後,我留在習齋與志工Y(和他的朋友)一起看電影。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藍色?莫札特?


東京物語

一般人說小津的電影是反思的,看完會越想越多,因為它的底層有一個結構,這才是他的重點。譬如《東京物語》基本上是戰後整個日本的變化。人們的工作形態變了,子女進入都市工作,離父母遠了,所以父母在某一個時間要去看一下這些小孩,也不是小孩們不孝順。小津呈現的其實很簡單,但是看完之後你就是會感覺很難過。在現代社會的情景之下,你感覺到父母和小孩之間關係的扭曲和變化,光是這些還不足,裡面還有他們戰死的兒子和寡居的媳婦,這個媳婦就和子女之間產生一種對比,其實很複雜,但是表面上是很單純的故事,所有的思考都在後面。它不是直接的戲劇性,不像西方的電影。看西方的電影,看到最後都會直接告訴你是什麼,比如虛榮,人最難抵抗的就是虛榮,比物質欲望還可怕。西方的電影是戲劇性強烈到這個地步,是白的,看完你就直接可以感受。東方的電影,小津的電影不是這樣,你一定要懂,否則一片糊涂,也不會深邃地去想。
-侯孝賢,《候孝賢電影講座》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後見之明

劉老師的演講結束、進入提問的時候,我拿下眼鏡、用衣服擦拭....卻沒想到右邊的鏡片順勢掉了下來,與眼鏡架分了家。一時之間,世界變得模糊,而我也變得有些不安。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學術工作與靈感

晚近,年輕人的圈子裡流傳著一種說法,即學問不過是數學計算上的問題,在實驗室或統計歸檔系統中即可生產出來,和「在工廠裡」製造產品沒有兩樣。而從事這種計算,只需要冷靜的頭腦,可以不要「心和靈魂」。我們首先要指出,這種論調對工廠或實驗室裡作業的情形一無所知。在這兩種地方,工作人員的腦子裡都必須有一些想法、而且必須是正確無誤的想法,他才能夠用這些想法成就有價值的東西。這種靈感不能強求;它和冷冰冰的計算毫無關係。當然,計算本身也一項不可或缺的先決的條件。舉例而言,沒有哪一位社會學家,即使是年事已高的學者,會自認為已經了不起到可以不做成千上萬、瑣瑣碎碎計算工作的地步;這些計算有的一次得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如果你想得到點結果,你絕不能放心大膽地把工作交給技術助理全權處理,即使最後得到結果,經常只有微乎其微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對於計算的方向,以及在計算過程中對於浮現的單項結果所代表的意義毫無「概念」,那麼即使這微不足道的結果,也不可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靈感」唯有經過辛勤工作之後,才會湧現;當然也並非一逕如此。
-Max Weber,〈學術作為一種志業〉,頁12-13 。

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不自然的完美...失去心的永恆...

首先是心的問題。你跟我說這街裡沒有戰爭沒有憎恨也沒有慾望。那很了不起沒錯。我要是還有力氣甚至還想鼓掌讚美呢。不過所謂沒有戰爭沒有憎恨沒有慾望也就是指沒有相反的東西。那就是喜悅、至福、愛情。正因為有絕望、有幻滅、有悲哀,才能夠產生喜悅樂趣。沒有絕望的至福是不存在的。那就是我所說的「自然」。其次當然還有愛情。你所說的圖書館女孩也是這樣。也許你真的愛她。但那種心情卻到不了什麼地方。為什麼呢?因為她沒有心這東西。沒有心的人只不過是會走路的幻影而已。你說得到這樣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呢?你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永遠的生嗎?你自己也想成為那樣的幻影嗎?如果我死在這裡,那麼你也會變成他們的伙伴永遠無法離開這個街喲。
-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垂死的影子》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學術工作的意義

學術工作和一個進步的過程不可分離;而在藝術的領域中,沒有進步這回事,至少不同於學術上所說的進步。我們不能說,一個時代的藝術作品,因為這個時代採用了新的技巧方法,甚或新的透視法則,就比那沒有採用這些方法與法則的藝術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只要後者的形式,充分表現了它所欲表達的題材,也就是說,對於題材的選擇與處理,即使未使用這些新的方法與條件,也能充分掌握住藝術性。一件真正「完滿」的作品,永遠不會被別的作品超越,它永遠不會過時。欣賞者對其意義的鑑賞各有不同;但從藝術的角度觀之,人們永遠不能說,這樣一件作品,會被另一件同樣真正「完滿」的作品「超越」。在學術園地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所成就的,在十、二十、五十年內就會過時。這是學術研究必須面對的命運,或者說,這正是學術工作的意義。文化的其他領域,也受制於同樣的情況,但是學術工作在一種十分特殊的意思下之下,意思就是新「問題」的提出;學術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過時。任何有志獻身學術工作的人,都必須接受這項事實。學術研究,若由於本身所帶有的藝術性,能夠提供人們的「滿足」,當然可以流傳;或是作為一種訓練方法,也可以有持久的重要性。然而就學術本身的觀點來說,我再重複一遍,將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被別人超越;這不僅是我們共同的命運,更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Max Weber,〈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大學生與大學

建築系的學弟朗讀〈學生與大學〉開頭一段文字,為今日讀書會畫下句點:
對於一個初次離家,踏上通識教育征程的少年來說,今日的一流院校會給他怎樣的印象?他有四年的自由時光去發現自己-他處於一個過度的空間,前有被他拋在身後的知識荒漠,後有學士學位之後等著他的不可避免的可怕的專業訓練。在這短短的四年中,他必須了解在他所熟悉的小天地之外,還有一個大世界,他要體驗它帶來的興奮,從中汲取足夠的營養,為他注定要穿越知識荒漠的旅程做好諸備。換句話說,只要他希望擁有更高尚的生活,他就必須這樣做。假如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當他能夠成自己所希望的人,當他有機會審視各種選擇,不僅僅是時下存在的或職業提供的東西,還有作為名副其實的人所能得到的東西,這就會是一段迷人的歲月。對一個美國人來說,這一段歲月的重要性再怎樣估計都不過分。這是他接觸文明的唯一機會(布盧姆,《美國精神的封閉》,頁287)。

2013年5月13日 星期一

只欠東風

開張一週,有別以往的角落漸漸形成。桌上添上桌布,添上花,添上裝飾用的燈,後邊的書架除去了不必要的玻璃片,然後漸漸有書本進駐。視覺上不曉得是否知性,但至少頗有別開生面的樣貌。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進駐習齋

本週開始在習齋當班,正好都遇上了涼爽的天氣,把兩邊的窗打開,風便自由地穿進穿出。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最難克服的罪

在人與他人的關係中,自己下意識表現出的、無法克服的問題就是驕傲。人自己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比其他人要強,這是人骨子裡無法抹去的。一個人就是在別人面前說話再謙虛,再有意識地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但是心裡面仍然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加爾文認為這是人所有罪中最重要的一個罪,造成人和其他人交往的障礙,也是攔阻一個人去實踐「愛你的鄰人」的最大問題。人們如何克服這種驕傲,做到看他人比自己強,然後真正地愛他人呢?問題就在於是否經歷到了自己的死,經歷到了對自己的絕望,經歷到了重生;如果經歷到了,這個人就一定會經歷到他人比自己強,那個時候愛他人才有可能。
-孫毅,《基督徒的生活.編者導言》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雨天出遊

全教會的春季旅遊,累翻了行政人員,卻遇到了雨天,原本預計的活動只能進行一項,但我卻覺得很開心-因為我不喜歡團康活動,卻不討厭在雨中散步。

2013年4月13日 星期六

the pianist

之前,李老師有一次在討論會後的聚餐上,分享他的夢想是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寫寫關於戰爭時期人們的精神狀態的文章。他舉了《戰地琴人》("the pianist"又譯作《鋼琴師)裡面的一個畫面,作為例子。這個例子使我一直找這部電影來看看。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蝴蝶效應

昨個中午出門吃飯,接著便直接到上課的教室,想說這樣子就不怕下雨。才坐下發呆沒多久,有一群人熟門熟路地走進來,聚集在教室的一邊,吃起便當聊起天。正猜不透這些人來歷(畢竟,平時週四中午早來,都沒看到什麼人),就聽到有人說:隔壁結束了沒,應該快結束了吧...。我心想,他們可能在等隔壁教室,應該不會待太久。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萬務都有定時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綘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
我看見神叫世人勞苦,使彵們在其中受經練。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人世人心中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喫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
-傳道書3:1-15

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晚上的時間都不是時間

今個團契分享代禱時,我提出為我論文代禱的事。因為放假回家多日,進度比較緩慢-因為在家裡過得太快樂...(好吧,我承認是自己懶惰)。一晃眼一週過去,接下來週四就要交論文(其中一章)。週六日早上要聚會和禮拜,所以只剩四天可以寫。希望可以順利完成進度。

小組長聽我這麼分享,馬上問道:晚上的時間都不是時間嗎?只有早上能寫論文?

我愣了幾秒,回過神來...心裡笑著,說:我真這麼以為呢!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小說核心

說到底,小說核心的力量終究不在於它是什麼,而在於讀者尋找它的過程。閱讀一部平衡而細膩的小說時,我們永遠不會發現具有任何明確意義的核心--但也永遠不會徹底放棄尋獲的希望。無論是小說的核心或意義,都會隨著讀者而改變。我們討論核心(博爾赫斯稱之為主題)的本質,就是討論我們的人生觀。小說中會有一些張力點促使我們往下看,我們的好奇心便是靠這些問題維繫。當我們穿越小說的景致,以及當我們閱讀其他文學小說,只要相信並融入相互矛盾的聲音、思維與心態,最後總能強烈地感覺到核心。如此大費周章能讓讀者不至於倉促地對人物與作者做出道德判斷。
-Orhan Pamuk,〈核心〉,《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幕克哈佛文學講堂》

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

認真看待小說和生命

年輕時認真看待小說才讓我學會認真看待生命。文學小說之所以能說服我們認真看待生命,是因為它證明我們其實有影響事件的力量,也證明個人的抉擇塑造了人生。在個人選擇受限的封閉或半封閉社會裡,小說藝術始終未能充分發展。但只要小說藝術確實在這些社會中發展起來,便會誘使群眾檢視自己的人生,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針對每個人的個人特質、感覺與決定,呈現出細心架構的文學敘述。當我們將傳統敘事暫擱一旁,開始讀起小說,到頭來都會覺得自己的世界與自己的選擇可能和歷史事件、國際戰爭,以及國王、帕夏、軍隊、政府與眾神的決定一樣重要-尤有甚者,還會覺得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很可能遠比這一切有趣得多。年輕時猛讀小說的我有一種令人屏息驚歎的自由與自信之感。
-Orhan Pamuk,〈文學人物、情節、時間〉,《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

有些小說家對於自己使用的技巧並無自覺;他們是自發性地寫作,就好像做一個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動作;全然沒有注意到腦子裡執行的作業與計算,也未曾察覺自己正在使用小說藝術為他們準備的傳動裝置、剎車、排擋捍的事實。且讓我們用「率性」一詞來形容這種感受力,這種小說家與讀者--也就是寫作與閱讀小說時絲毫不在意匠氣的一面的那些人。至於恰恰相反的感受力,就且用「深思」一詞來形容吧;換句話說,這樣的讀者與作家完全心繫於文本的匠氣與其不符現實,也會非常留意寫小說時使用的方法與閱讀時內心的運作方式。寫作小說就是一門兼具率性與深思特色的藝術。
-Orhan Pamuk,《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帕慕克哈佛文學講堂》

復活節彩蛋

今年雖然一波多折,但我們還是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為復活節主日製作彩蛋。希望人和人也能像這些蛋一樣--不論圖案、色彩,都在這一天,為著同一目標付出。然後,希望明年還可以在復活節前夕,以彩蛋來紀念這個彰顯救恩的日子。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時間就是金錢?

本週後現代的課程似乎終於如志成老師的願,由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和回應,形成討論課的狀態。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以善勝惡

耶穌在他的生命與死亡設定了另一途徑,是另一世界的恩典途徑,而且跟隨他的人受命要追隨他的腳蹤。保羅說:「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只有受傷害的一方吸納了邪惡,不容它再繼續流傳,才能制服邪惡。這就是耶穌以他的生命與死亡表現的典範,一個在奧利沙、土耳其、南非再三重複的模範。
我們這些跟隨耶穌的人,受命散播上帝的恩典,在這疲憊、暴亂的星球釋出這股強大的力量。願教會以隨散發恩典的地方為人所知:給罪人,給窮人也給富人,給需要更多光明的人,給受排斥的人,給那些意見不同的人,給受壓制者,同時也給壓制者。
-楊腓力,〈炮火攻擊下的恩典〉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閱讀的積累

有些書籍必讀。回顧過往,每年都會有幾本被定位為剖析時代面相的書,就如同當年度的象徵一般。即使每年讀兩三本,如果能夠毫無偏差地抓住書中重點,也是很了不起。這可是需要相當的能力,表示能夠自行篩選事物。

鋼琴獨奏

在音樂系演奏廳聽了一場聯合音樂會。上半場是小提琴和鋼琴的奏鳴曲,下半場是鋼琴獨奏。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音樂的定義

對我來說,音樂的定義只有一個,布梭尼說得很清楚:「音樂是振動的空氣。」其他就音樂所說的話都是音樂在人身上所引起的不同反應:音樂聽起來有詩意,聽起來煽情,或肅穆高潔,情感奔放,或形式精妙;可能性是無窮盡的。既然音樂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所以很容易就被濫用,納粹就是如此。在威瑪的工作坊,從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來的樂手這幾年都一起合作,世人都以為他們水火不容,而透過音樂卻能展現善意與友誼;但這不意味著音樂可以解決中東問題。音樂可以是生命最好的學校,同時也是逃離生命最有效的方法。
-Daniel Barenboim,〈德國人、猶太人與音樂〉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火災時請跑對方向

結束了一天趴趴走的玩樂行程,體力糟如老人的我,十點準時躺平,很快進入夢鄉。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parallel

《英雄》交響曲在今天能扮演什麼角色?你不是只因為《英雄》很有名,能保證有更多的聽眾願意買票來聽,才演奏這首作品的。《英雄》也未必被視為對社會或政權的批評;它也不是為了彰顯法國大革命的榮耀或別的緣故而寫。我認為這些貝多芬的作品,每一首都有很重要的個人訊息在裡頭。換句話說,在西方,沒錯,就像你剛才說的,我們擁有的自由還不算少,但是人類有多自由?人要如何來面對自己?人要如何來面對存在的問題?人要如何面對在社會中安身立命的問題?人要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自己的痛苦?面對歡愉,人要如何自處?這些東西,人要怎麼處理?對我來講,這些東西--甚至還不只於此--都是貝多芬交響曲的主旨。這些東西裡是有相似之處(parallel)的,許多相似之處。
-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

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不能回頭的文青路

老姐和我不是文青-不太文藝,且早已不算青年-但卻去了一場彷若文青集會的市集活動。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容易親近卻無法了解

音樂之所以迷人,有一部分是因為它把靜默也涵括在內,即便音樂是由聲音所組成的。音樂解釋自身的方式不同於以字解字。
這便是為何音樂在現代是和其他藝術分開的原因,至少在西方是如此。音樂需要特別的教育,而大多數人並沒有接受過,其結果便是音樂和其他藝術距離更遠了。它自有其特殊的位置。一般人對繪畫、攝影、戲劇和舞蹈等等比較熟悉,但對音樂卻無法侃侃而談。但是,正如尼采在《悲劇的誕生》裡說的,音樂有可能是最容易親近的藝術形式,因為它融合了阿波羅與酒神特質於一身,比其他的藝術更能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弔詭的地方在於,音樂雖容易親近,卻沒辦法了解。
-薩依德(Edward W. Said),《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

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再忙,也要和你們見見面...

也許是因為所上是是非非慢慢平息,也許是因為發現過去一個學期放牛吃草的結果並不樂觀,所以李老師在開學的論文討論會上表示:你們自己討論,看是要我每天早上預約這裡(圖書館的討論室)讓你們簽到,還是要每兩週輪流來見我?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讓它過去

柯林頓總統提到有次跟曼德拉對話。他問說:「你真的不恨他們對你做的那些事嗎?」曼德拉回答說:「會啊,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恨他們。我在監獄裡作鑿石苦工,靠著恨意活下去。他們奪走我的家園,奪走我的妻子,最終毀了我的婚姻。他們奪走我的孩子,看不到他們長大。他們在精神與身體上虐待我。結果有一天,我恍然大悟:他們可以奪走我任何東西,但奪不走我的心思與意志。這些只有我交出來,他們才會得逞。我乾脆決定不把這些交給他們。」
柯林頓繼續追問:「那麼,你出獄的時候呢?我把女兒叫到電視前,一起看你在那條泥土路上走向自由。你那時候沒有恨嗎?」
曼德拉說:「當我感到怒氣上升,我對自己說:『他們掌握你已經二十七年。如果你繼續恨他們,他們還是會掌握著你。』我對自己說:『我想要自由。』所以我讓它過去。我讓它過去。」
-楊腓力,〈意想不到的角落〉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悲傷證明有愛

請各位看重所感受到的悲傷,那是你們與已故的人,你們的朋友、同學、教授牽繫的結果。悲傷證明有愛。痛苦假以時日會減輕,但絕不會完全消失。
請緊緊掌握這個盼望:人間發生的事情,甚至這種可怕的悲劇,都不會無從得贖。托爾金有次說到:「超越世界圍牆以外的喜樂,比悲傷更刻骨銘心。」你們深知悲傷的刻骨銘心。當傷口漸漸癒合,願各位也能體會,喜樂是預嘗蒙贖的世界。
-楊腓力,〈生命傷痛時,上帝在哪裡?〉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愛的根源乃是神

祝你們一生一世平安穩妥
-有豐盛的救恩、智慧和知識,並以敬畏耶和華為至寶。

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

Sonata Pathétique


週六參加朋友母親追思禮拜。這是我參加的第二場追思禮拜,參加的人多得連教堂都進不去。或坐或站,一群人在教堂裡,聽著詩歌、聽著牧師講「愛是永不止」,一起思念她,與她告別。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上帝有什麼好?

在旅程中,我發現有些主題是普世性的,不論對個人的意涵為何。「上帝有什麼好?」這個問題,以不同方式臨到每一個經歷痛苦、死亡、貧困、不公的人。換句話說,是臨到所有人。當我回顧過去幾年的行程,我顯然刻意選擇與我自己的探討課題相關的採訪任務。有段時間,我進入一些人的生命,他們所受的壓制、侵犯、混亂,是我永遠無法經歷的。願我在這十個地方所學得,也成為你們的探索,一如已經成為我的探索。
-楊腓力,《恩典現場》(What Good is God?)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如果問對問題...

週一,當我正一面努力二二八要交的論文,一面關注奧斯卡金項獎最後三大獎的時候,我的網路忽然斷線。因為偶爾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所以我冷靜地重新連線、重新開機再連線,但都沒有成功上線。心急之下,打電話問老姐最後結果-林肯得最佳男主角、李安得到最佳導演(實至名歸)、亞果獲最佳影片。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派特的幸福劇本

在春節看到預告之前,老實說我完全不曉得有這部片。而當時就算是曉得,大概也不會有興趣-因為它的片名、主角並沒有特別吸引人,而宣傳對我而言也沒什麼存在感(不像是國片或經典劇作,身邊總會有人感興趣,他們說著說者...我就不小心也知道了)。但我一看完預告片,就跟一旁的姐姐說:我想看。

2013年2月21日 星期四

什麼是後現代?

原想說這學期要去聽聽精讀村上春樹那門課,但查課程才發現已經錯過第一堂課(因為開在週二下午,開學第一天)且課綱看起來不是太適合自己,便把目標轉向貓頭鷹老師的「什麼是後現代?」

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伊蓮談拉赫曼尼諾夫

我一開始就喜歡上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的音樂,在他的協奏曲當中,我覺得最親近的是第二號。相別於其他作品-例如《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序幕就道盡全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絲毫沒有冗長累贅的地方。拉赫曼尼諾夫是個貴族作曲家,非常高雅。我欣賞他總是有勇氣堅持自己的看法;和同時代的潮流相左。當所有的革命翻新成為主流的時候,當同時代的拉威爾、巴爾托克等音樂家帶領風騷投入音樂革命運動,拉赫曼尼諾夫不為所動地堅持傳統調性的系統,忠於俄國浪漫主義和音樂形式,如同名留青史的柴可夫斯基所堅持的音樂。甚於其他任何人,他賦予鋼琴所有的可能性,來詮釋令人擔憂的美,這條介於所有都是可能以及拒絕這個窺見的失樂園的悲傷之間,音樂可以達到,因為音樂不需要天使:它就是訊息本身。拉赫曼尼諾夫是二十世紀最後一位浪漫派作曲家,也是啟發繼他之後偉大的俄國和美國協奏曲之人。位於懷舊之上,他的作品有田園式的力道,汲取不絕,像詩歌;位於飽受折磨的俄國靈魂之上,他存著心靈的純粹和視野。從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一個音符,我們就被他充滿信心與靦腆的靈魂所征服,這個拜音樂所賜,才能從混沌中抽離的焦躁靈魂。他的姿態中有某種接近神化的地方,立刻吸引住我。
-伊蓮.葛莉茉(Helene Grimaud),《野性的變奏》,頁130-131。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一起去看悲慘世界


世浩在春節期間提出了邀約,經過一連串討論,我們一行六人(正確來說是六加二)訂了這天下午的票,在聚會之後,一起去看《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頭疼

抵達台中,立刻窩進被窩。原因並不在於晚歸,而在於不明原因造成的頭痛。

2013年2月13日 星期三

我的名字叫可汗


2010年印度佳片《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是一部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劇情長片。全片長達2小時40多分,但劇情緊湊,沒有多餘、連貫且完整,花時間細看全片絕對值得。

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阿蒙正傳Simple Simon

幾天下來看了幾部關於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的電影,目前覺得拍攝手法、表現形式與故事內容最吸引我的是這部《阿蒙正傳》。

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

莫札特與鯨


最近有一種野心,想要把關於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已翻成中文的書籍都找出來閱讀。目前已經讀了幾本: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功利的思想讓我感冒

週六日是檢定考試的日子,許多朋友都參加了考試。結果公布之後,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錯覺

負向思考和正向思考同樣會使人產生錯覺。憂鬱的人會認為世界和自己一樣悲慘,預料每次努力都會出現最糟的結果,然後這些扭曲的預想就會加深痛苦。不論是正向思考或負向思考,都會使人在觀察時無法擺脫情緒,使人寧願把錯覺當成現實。正向思考會讓人「感覺美好」,而負向思考則會讓憂鬱的人習於緩慢、迂迴的神經傳導路徑。取代這兩種思考的做法就是,想辦法擺脫自己的想法,觀察事物的真實面貌,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感覺與幻想對事實加油添醋,去瞭解世界同時充滿危險與機會:人有機會幸福美滿,但也終將一死。
Barbara Ehrenreich,《失控的正向思考》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閱讀模式的改變

閱讀是知識的重要支柱之一。它是我們拓展新親野、開創新里程的方法。我們從書中吸取教訓,書中角色刻劃我們的生命,讀書時我們心中速寫的筆記--都安穩存放在內心的圖書館裡,無論走到哪裡,圖書館都與我們同行。然後當需要時,它就從腦海中躍出,成為支持我們的精神食糧,就如同它第一次躍然紙上觸動我們一樣。我們討論過網路、即時通訊、手機簡訊的文字濫用,一點也不意外,閱讀模式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隨著閱讀本質改變,我們內心的圖書館、我們隨身攜帶它的能力,以及我們在文字中獲得的慰藉與美感都在發生質變。文字:我們對它的複雜性失去耐性;我們覺得它不值得用金錢或其他方式支持;我們再也不覺得有必要追求它、堅持它。
-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人格,無法離線:網路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頁204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身分」正在發生改變

雖然虛擬世界打造了一切不可思議的改變,現在這些改變已徹底融入我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網路卻也在不知不覺間重組我們的心靈地圖。當大多數人討論網路對我們的心理生活有任何影響時,我們往往專注在感情、社會與臨床效應。我們彼此交換網路戀愛和心碎的故事,歌讚虛擬社群中網友們惺惺相惜的支持。我們原以為沒有人能了解自己秘密興趣,沒想到竟在網路上找到這麼多志趣相投的陌生人,我們不由得讚嘆網路的力量。聊起一個個失聯的老友重敘前緣的故事,我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看著自己的線上「朋友」圈滋長,人數破百甚至上千,我們似乎也感染了一股妄自尊大的氣息。我們研究各種心理疾病,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憂鬱症」、「厭食症」,自行診斷或互相診斷,然再搜尋解決藥方。我們看著別人大方提信用卡資料給熟悉或陌生的網站,而一點也沒有諷刺的意思,另一些人則古道熱腸地提供預防網路身分失竊的各種祕訣。但所謂「身分」,在這個虛擬時代究竟代表的是什麼?難道竊盜--身分竊盜--是個人身分面臨的唯一威脅嗎?我們有眾多獨特的個人細節,難道只有銀行號碼和信用卡背面的三位安全碼可能失竊?美國每年有一千萬不幸的被害人網路資料被竊,難道他們是身分竊盜唯一的受害者嗎?答案幾乎肯定是「錯」。從心理學的解度來看,我們的自我身分似乎正在發生改變--似乎有什麼東西劫持了我們的身分--全世界有十億網路公民,每次登入網路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樣脆弱的東西岌岌可危。
-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人格,無法離線:網路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的差異

大腦內處理個別文字和文句語義(意義)的部位不一樣。自閉症患者傾向於只注意句子裡每個字眼,他大腦內部處理「文字」的部位同時也跟著活化了。然而在亞斯伯格症患者的大腦裡,有兩個部位活化,一是與文字有關的部位,另一個則是處理文句語義的部位。有意思的是,正常人的大腦傾向於忽略個別字眼,而專注於整個句子的意義。

明樞博士據此得出一個理論:亞斯伯格症患者能夠同時處理個別文字和整句文義的能力,多少解釋了他們的高智商。這也說明了自閉症患者時常產生閱讀困難的原因。由於自閉症患者專注於個別字眼,遺漏了文字的排序,因此無法掌握字句意義。
-Temple Grandin,〈自閉症患者的大腦如何運作?〉

大腦的纜線

正常的大腦和輕度自閉症的大腦之間,大概無法截然分明地加以區別。所有的大腦都由灰質和白質構成,灰質好比資訊處理的系統迴路,白質則好比連接各個處理器的網絡。大腦有一半是白質,也就是連接大腦不同區域的「電腦纜線」。在正常的人類大腦裡,每個區域都有纜線,這些纜線會聚集在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好讓儲存於不同區域的訊息能夠密合交融,形成情緒。明樞博士認為,自閉症患者腦部裡連接感受和訊息的「纜線」往往不是缺少,就是發展不足。

......
研究者把額葉勁能失調形容為「執行功能」出問題,這會損害個人處理及組織訊息的能力、擬定計劃和排序能力與執行的彈性,乃至於自我調節的應和達成目標的能力。大腦的運作取決於兩個主要元素:白質內連接大腦不同區域的「遠距纜線」,以及部門內或連接鄰近部門的「小型區域纜線」。明樞博士和庫爾切斯尼博士所完成的無數大腦掃描研究支持了這個觀點。在自閉症患者的腦部裡,遠距的白質纜線比較少,區域纜線比較多,因此大腦不同區域之間的交互聯繫不如正常大腦那麼多。自閉症愈嚴重,大腦內相隔愈遠之部位間的遠距纜線愈是貧乏。

-Temple Grandin,〈自閉症患者的大腦如何運作?〉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學期終了

監考、改考卷、回到台中,學期終了。當然,對於一個正在寫論文的研究生來所,學期的意義並不太大(如果沒有修課、沒有當助教,就沒有期末報和改卷子的問題),只是確實了解到時光飛逝,碩士班的修業年限很快就要到了。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蘋果與柳丁,該怎麼相比?

當一位頗受尊崇的動物科學家告訴我動物不會思考時,我答道:果真如此,我只能說我也不會思考了。他無法想像,人可以用圖像思考,也無法將之認定為真正的思考。我的思緒是許多語文思考者無法理解的世界。我注意到最有可能認定動物不會思考的人,往往就是語文思考能力很強而觀想能力很差的人。他們在需要語文或序列式思考的事項上表現優異,卻看不懂設計圖。動物很可能是靠圖像以及氣味、聲、光的記憶來思考的。事實上,我的視像思考模式很可能比較像動物,而比較不像語文思考的人。依我看,爭辯動物會不會思考是件愚蠢的事。對我來說,牠們會思考是再明顯不過的事實。我時時都在想像,動物對牠腦子裡的視像會做出什麼反應。既然我的想像會有畫面出現,我想那應該也是動物腦子裡的畫面。語文思考與圖像思考之間的差異,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藝術家與會計師無法了解彼此,他們就像蘋果與柳丁?
-Temple Grandin,〈藝術家與會計師--理解動物的思想〉

為何我們需要安全的人?

我們太常將屬靈生活想成是只與上帝在一起,然而,上帝卻告訴我們,靈性是指與祂,以及與人所建立的充滿愛的生活(太二十二37-40)。在評估屬靈生活的時候,我們需要把以下的問題加進來,包括:「我們與別人相處得如何?」、「我的關係進展得如何?」等。通常,我們會被「服事是我們屬靈成長的惟一指標」的想法所捆綁,然而實際上,我們與人的關係,才一直是屬靈生活的關鍵指標之一。
耶穌降尊為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不僅是要救贖我們,更是要向我們顯示應該如何愛上帝與眾人。教會經常強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卻降低我們與眾人關係的重要性。聖經則說,兩者同樣重要;事實上,我們的確不能遺世獨立,而必須彼此需要。
-亨利.克勞德、約翰.湯森德,《安全的人》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風聲

前一陣子三小人聚首的時候,聽小連說這部片子很好看,之後就放在心上。這次上新竹終於把片子借到手。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批評的任務

批評的任務似乎就在于提醒自由主義回想起其最初而本原的、有關多樣性和可能性的想像力,這也就意味著對複雜性和困難性的認識。在對自由的相象展開批判的過程中,文學具有獨特的相關性,這不僅僅是因為現代文學中有如此眾多的作品都明顯地表現政治問題,而且是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人類的所有活動中,文學能最充分、最精確地討論與多樣性、可能性以及困難性相關的問題。
-Lionel Trilling,〈《自由的想像》序言〉

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人類的記憶

人類的記憶是令人驚嘆,卻又極靠不住的工具。這是眾所皆知的古老事實,不僅心理學家了解,任何曾經仔細觀察周遭其他人的行為,甚至自身行為的人都很清楚。存在我們體內的記憶並非銘刻在石板上,它不但容易隨著時光流逝而消蝕,更常常會結合了外來的元素而改變,甚至成長。法官都應該熟悉這點。就算一件事才發生不久,而且扭曲事實對兩名目擊證人都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兩人也絕對不會用同樣的字眼、以同樣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要充分解釋為何我們的記憶如此不可靠,唯有先了解記憶是用什麼文字,以什麼語言,藉由什麼工作,寫在什麼樣的媒介上。但直到今天,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我們已知在某些狀況下,有些生理機制會扭曲記憶,包括腦部創傷等外傷、其他「競爭」記憶的干擾、意識狀態異常、壓抑、封閉等。然而就算在正常狀況下,人的記憶也會逐漸退化,記憶的輪廓都會逐漸黯淡。極少記憶能夠抵抗所謂的生理性記憶退化。我們在此清楚看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之一。這種力量可以使秩序消解崩潰,使青春年少消蝕為蒼老年邁,使生命消失,進入死亡。當然反覆練習(在此就是經常喚醒記憶)會常保記憶生動鮮活,就像經常運用的肌肉可以保持靈活一樣,但太常被喚醒,太常以故事形式表達出的記憶,最後難免被定型,落入測試、成形、完工、裝飾的模式,取代了未經處理的原始記憶,消耗原始記憶為養分而茁壯成長。
-普利摩.李維,〈關於罪行的記憶〉,《滅頂與生還》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元旦日的努力

新年第一天早上,睡到自然醒。起來決定面對拖延許久的論文第三章,一個一個字敲打,複製剪貼加刪除,沒想到一個居然有效率地結束了這一章(雖然結束的一點也不漂亮,但能夠在今天結束,還是出乎意料)。把這剛完成的文章,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