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意外地被好多人問起:要去哪裡跨年?
「If you wanted to do something absolutely honest, something true, it always turned out to be a thing that had to be done alone.」
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攀登
我們都攀登心願的頂峰。如果別的攀登者偷了你的背包錢袋,鼓滿他自己的背包,加重他自己的錢袋,你應該可憐他;攀登對他的肉體來說將更加困難,負擔會使他的路程更遠。精瘦的你若看見他的肉體氣喘吁吁往上爬,拉他一把,這會加快你的速度。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愛神與愛人
不關心別人的人無法愛神,正如不懂九九乘法表的人無法做代數題目。他們可能很了解聖經,可能很會聚會,或許會小心翼翼地不鬧醜聞,被認為是靈命很好的人。但這是一個錯誤,而且這個錯誤對教會內外的人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正如愛是律法的終極展現,冷漠則是罪的終極表現。-John Ortberg,《褥子團契》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藝術與思考
好的壞書的存在-有些書,人們雖然在理智上不願意認真對待它們,但仍會被它們所愉悅甚至感動-提醒我們注意:藝術與思考不是一回事。我想,不論按哪個標準衡量,卡萊爾都比特羅洛普更有才智,但特羅洛普的書至今仍能讀,卡萊爾的書卻沒法看了:卡萊爾那麼聰明,居然不會用曉暢明白的英語去寫作。小說家有一點跟詩人很像,即智力與創作才能沒有關係。一個好的小說家,可能是個自律甚嚴的神童,比如福樓拜,也可能是個智力發展隨心所欲的人,比如狄更斯。-George Orwell,〈好的壞書〉,《政治與文學》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愛之語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主要的愛之語,也就是說,只有一種愛之語能深入我們的情感,比其他四種更能感動我們。當某人說著我的主要愛語時,我就容易被那人所吸引,因為他能使我的基本需求獲得滿足,也使我感覺被愛。而當某人不懂得運用我的主要愛之語時,我就會懷疑他是否真的愛我,因為就情感上來說,我無從了解那人。
人與人的關係會出現問題,多半是由於你和我只顧用自己的愛語,卻又想不通對方為什麼竟聽不懂。就像我對某個只聽得懂德語的人說英文,卻納悶他怎麼不了解我的信息。因此,如果我們能學習用彼此的愛語來向對方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能大大增進。-Gray Chapman,《天堂愛語》(The Love Languages of God)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閱讀紀德
上週讀書會誤把托馬斯.曼講成魔幻寫實的作家,後來正番哥私下跟我說:托馬斯.曼是寫《魂斷威尼斯》的人,應該不是魔幻寫實.....。
我還搞不清楚狀況地問:《百年孤寂》不是他寫的嗎...?
正番哥說:《百年孤寂》是馬奎斯寫的...!
(明明兩個人就差很多,不曉得我的腦袋在想什麼,怎麼錯得這麼離譜...大囧)
我還搞不清楚狀況地問:《百年孤寂》不是他寫的嗎...?
正番哥說:《百年孤寂》是馬奎斯寫的...!
(明明兩個人就差很多,不曉得我的腦袋在想什麼,怎麼錯得這麼離譜...大囧)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莎翁情史
期中考後兩週,蔡老師帶我們讀完《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本,並說在開始讀《仲夏夜之夢》前,要讓我們先看看《莎翁情史》。他說《莎翁情史》的劇情大部分(幾乎全部)都是虛構的,但是卻是當代英國最傑出的劇作家利用莎士比亞的戲劇與時代背景創作出來的一個精彩劇作。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自己的風格
不是體制反面的反抗,而是「從幾乎一無所有的地方,靠自己的雙手努力開拓出一條路來,建立起自己的文學風格,自己的生樣式。」從這裡將會產生新的東西,那不是圖表式思考出來的對反抗的投入,不像有頭無尾的仙女棒火花般容易消失,而是為了建立「自己的風格」,必須獻上整個自己的身心的全力投入才行。而且從其中自己的「作品」將會自然誕生。-河合隼雄,《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文化內涵
利維斯和阿諾德都懷疑煤炭和鋼鐵產量(或生產總值、消費水平)的提高能否用來衡量社會的「進步」和「幸福」,他們都不敢貿然站在急於投身社會改革的自由派和左翼人士一邊,因為他們都意識到後者容易將自由和「更多的果醬」等手段與生活的目的混為一談。但是兩人心目中的文化有不盡一致的內涵。阿諾德心儀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也樂意用當代歐洲文化(如法國與德國的文化)為參照批判英國的陋習。利維斯獨重本土資源(因此有時顯得褊狹固執),時時追念未被工業文明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破壞的「有機共同體」(organic community)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藝術。阿諾德的文化指內在精神的完美,利維斯則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化轉變為一個語言問題。利維斯說,對文學藝術敏感而又有鑑別力的人是文化聖所的看護,他們數量很少,但卻保存了傳統中最不易察覺同時又最容易消亡的成分;高品質的生活取決於這少數人不成文的標準,文化的精粹就是這些人辦別優劣的語言。假如這語言的水準能夠保持,文化傳承庶幾可望。
-陸建德,〈弗.雷.利維斯和《偉大的傳統》〉
角色扮演?
我想寫小說很像電腦遊戲的角色扮演遊戲那樣。也就是說,不知道畫面上接下來會出現什麼樣的角色,必須經常集中精神讓意識保持中立,手指柔軟地放在按鈕上,對畫面上出現的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必須迅速加以對應處理。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那對應處理的風格中,就包含著對我來說小說的意義。
不過,寫小說和玩角色扮演遊戲決定性的不同在於,自己正面臨的程式是我自己設計的。自己一面設計程式,同時自己也是那遊戲的參與者。而且自己在玩著遊戲時,完全喪失自己設計過那遊戲程式的記憶。右手所做的事情,左手不知道,左手所做的事情,右手不知道。這才是對我來說極致的遊戲,能感覺得到自我治癒的作用。不過實際做看看時是非常困難的事。-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律法主義與偽善
律法主義本來就是設定了一套行為,用來遮掩內心的真相,助長偽善。在聖經學院或是基督從營地,甚至在教會,大家都學者如何看起來「很屬靈」。強調外表,只會令人更容易作假,在越軌、或是隱藏內在的問題同時,還可以陽奉陰違。畢業多年後,我才知道有些同學內心有很深的困擾-憂鬱症、同性戀、戒不掉的惡習-但在校時期並沒有處理,反倒集中精神順應外在的行為表現。-楊腓力,〈逃避恩典〉,《恩典多奇異》
shalom
一天二十四小時,透過上百萬種不同的方式,在我們的家庭、社區、教會、家人、朋友、城市當中,你我若不是把世界更推向神的shalom-平安-的境界,就是使它離的更遠一些。在《悲慘世界》一劇中,有句歌詞與使徒約翰所寫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彼此相愛,就是看到神的面容。」-奧伯格(John Orthberg),《褥子團契》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洗澡
《洗澡》是十年前的影片(前面談到兩部都是這兩三年的電影),以北京開澡堂一家人(父子三人)為主。故事主線與《橫山家之味》類似(如果不是剛好連著看,大概比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都是從出外的兒子回家開始,以父親的逝世作結,透過事件折射出家人關係與潛伏的問題。然而,兩部影片的樣貌卻截然不同。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燃燒鬥魂
不同於《橫山家之味》,《燃燒鬥魂》(The Fighter)是兩個拳擊手的故事(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的主線當然是拳賽,但因為兩位拳擊手是同母異父的兄弟,有一個深刻影響兩人生命的家庭(一位強勢主觀且固執的母親與數位姐妹),使整部片子無法脫離這個家庭中人與人(特別是兩個兒子與母親)關係。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十里不同天
室友豬小姐出國、老師們又沒有召喚,這週原不打算要北上新竹。沒料想到週日收到封信,工頭學弟說我這學期還是得到那份改卷子的打工,希望我這週能將卷子改完。領工讀金(雖然我並不太曉得自己有領),總是要還的,因此週二快樂地上完莎士比亞,就快快搭車北上,想說週三一天做完,就可以南返。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豬急撞牆
這一週間,發生了好多事。踏入這校園,看到一切平靜的樣子,還是覺得不太真實。也許是因為一直與這地方若即若離,像是其他地方來這裡掛單的人(或者其實根本是外星人),許多事都是間接、偶然得知。知道的時候,滿城風雨早已平靜,偵探查出了幕後黑手,糾出幕後黑手,接著相關人士紛紛出面說明、公開表態。風波過去,後續問題仍需解決。經過一次次會議,終於定案。
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儘管,卻
要讓一件重要的精神產物能夠立刻產生既深且廣的作用,在其創作者的個人命運與同時代之人的共同命運之間,必須有一種祕密的相似之處。世人並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讚譽一件藝術作品;他們認為在那件作品上發現了上百種優點,讓他們有理由表現出這麼高的興趣,但他們遠遠不是真的懂得鑑賞,他們喝采的真正原因是種無法衡量的東西,亦即同情。阿申巴赫曾經在作品中不顯眼之處直接說出來,說所有的偉大幾乎都是一種「儘管,卻」的情況,儘管有煩惱和痛苦,儘管貧窮、遭人遺棄、身體虛弱,儘管有惡習、激情和千百種阻礙而卻仍舊得以成功。此言並非只是個看法,而是一種經驗,簡直就是他人生與名聲的公式,是解讀他作品的鑰匙。-Thomas Mann,《魂斷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城市迷宮
大學以後,每年都會到台北好幾回。最近幾年,為了找資料、參加研討會或演講,入城的次數也隨之增加(無法與那些熱衷學術的學長學姐相比,但應該稱得上克盡本份...)。如果老姐恰好住在台北,我就有地方可以落腳,不需要匆匆往返,還可以做些其他事。但這樣幾年下來,我對台北城的認識還是極為有限。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手段與目的
當一個內閣部長宣稱說這個國家的強大取決於其出口量,照此說來,出口量相對較小的法國,以及出口量接近於零的伊麗莎白女王下的英國,都可以被推定為劣等的文明,這便是工業主義。這種看法把一個次要的生活層面混同為整個生活。......當媒體大聲嚷嚷:要把這個島國變成阿卡迪亞,只需要一件事,那就是生產力,再強的生產力。這便是工業主義。這便是把手段和目的混為一談了。-理查德.托尼,〈貪婪的社會〉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那漢子
那漢子,是逯耀東一系列散文作品《那漢子》中的主要人物,而且是自頭至尾也只是那樣一個孤孤單單、踽踽而行、四處尋夢、行盡天涯的漂泊者。這一形象雖然很容易讓人想到波特萊爾筆下的異鄉人,但在他筆下卻灑脫多了,溫柔多了;雖單薄而不淒絕,而且充滿了俠的豪邁。那一年代中,朋輩中有兩個人最具有這種氣質,一個是逯耀東,一個是唐文標。
-尉天驄,〈江湖寥落那漢子〉,《回首我們的時代》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我不知道
大體而言,靈感不是詩人或藝術家的專屬特權;現在,過去和以後,靈感總會去造訪某一群人--那些自覺選擇自己的職業並且用愛和想像力去經營工作的人。這或許包括醫生、老師、園丁--還可以列舉出上百項行業。只要他們能夠不斷地發現新的挑戰,他們的工作便是一趟永無終止的冒險。困難和挫敗絕對壓不扁他們的好奇心,一大堆新的疑問會自他們解決過的問題中產生。不論靈感是什麼,它衍生自接連不斷的「我不知道」。-Wislawa Szymborska,〈詩人與世界--1996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辭〉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像豪豬一樣
人人都帶著自己的小小軍械庫。說到我們的刺,名目可多著呢!有拒絕、定罪、憎恨、自大、自私、嫉妒、輕蔑。有些人隱藏的比別人好,不過只要你挨近些,就會發現這些刺在那兒。它們潛伏在敵方的皮膚之下,能夠造成傷口、潰爛,甚至會致命。我們學習在各樣的退縮與攻擊中苟延殘喘。我們也發現我們最在意的那些人,往往也是被我們傷害(或傷害我們)的人。-John Orthber,《褥子團契》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19世紀的出版業
19世紀證了出版的革命。書籍生產流程中大部分環節的工業化,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和產量的增加。諸如蒸汽動力印刷機、機械化鑄字排字、鉛版印刷等發明,以及插圖復製方面的革新,確保了書籍生產效率的提高,生產速度大大加快。世界範圍內的工業化社會,需要教育程度更高、有文化的勞動力在新的生產流程中工作,從事新的職業。英國的教育法案確保了識字率的增長,到19世紀末,大多數人都成了書籍的消費者。出版業出現了大繁榮。既存印刷商與圖書銷售商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它們經過擴充和兼并,就成了主導書業的出版企業,這種主導地位一直持續到20世紀後半葉及其以後。
書籍貿易得益於交通和發行網絡的改善,公路、電話和鐵路的發展日新月異:這意味著外地的出版商可以在同一起點上與倫敦的出版商競爭。歐洲和美洲的人口增長,為書刊雜誌提供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市場。在行駛的列實上,在國家新建構的學校裡,在圖書館,人們需要書籍;為了搜集工業化過程中誕生的新行業的信息,人們也需要書籍。-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書史導論》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作者身份」的確立
「作者身份」是與文學商品化不可分割的文化形式:文學聲譽能夠而且的確以某種方式塑造了對文本的文化反應,這種方式并未在巴特式的分析中得到說明。書史研究隨後的進展擴大和發展了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尤其是關注圍繞作者身份這一概念的紛爭,這一紛爭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國的版權立法中著作權的誕生,它本身是蘇格蘭人和英格蘭人之間民族鬥爭的產物。
版權立法,使作者作為一個特定商品(在此指文本)的創造者和擁有者的法定權力得到承認,它構成了一個在18世紀呈指數級增長的新的職業和產業的基礎。這一職業和產業使文化商品的製造與發行合而為一,同時確認了作者(而不是以前的印刷者/圖書銷售商)是這些材料的原始來源。其結果是文學生產和社會文化網絡發生了變化,為19世紀在西歐和北美受到工業化驅動和印刷普及的背景下,作者成為一種讓人尊敬和收益頗豐的成熟職業奠定了基礎。-David Finkelstein and Alistair McCleery,《書史導論》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只是我們的明喻
一秒鐘過去,第二秒過去,第三秒
但唯獨對我們它們才是三秒鐘
時光飛逝如傳遞緊急訊息的信差-Wislawa Szymborska,陳黎、張芬齡譯,〈一粒沙看世界〉
然而那只不過是我們的明喻
人物是捏造的,急促是虛擬的
訊息與人無涉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文化
文化將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人類活動自然形成的潮流及其持續的動向,而不讓我們只相信某一個人和他所做的事情。文化不只使我們看到這個人的長處,還使我們看清他身上必然存在的許多局限和只屬於一時的特點。-馬修.阿諾德,《文化與宗教的某些關係》
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貴族資助與市場機制
在貴族資助制度下,作家至少與一個貼近的讀者圈保持一種直接的聯繫。或出於審慎世故或是心甘情願,或為了標榜自己或表示尊重他人,他都習慣於接受這個圈子的批評,并據此行事。你可以說,這種制度比後來的制度給予作家更多的自由。一方面,作家依賴資助者,時而卑躬屈膝,時而順時應勢於資助者的喜怒好惡;但他的寫作至少與社會的某部分產生直接聯繫,有著切身體驗,如果走運的話,作家還會產生「歸屬感」;另一方面,由於掌握市場,作家獲得獨立,社會地位也隨之提高,但是也必須取悅於人,受到他人反復無常的困擾,只不過這裡說的「人」並不是他自己所認識的個體,而是冷漠無情的機構運作體制。-Raymond Williams,《文化與社會(1780-1950)》
閱讀與戀愛一樣
閱讀與戀愛一樣,絲毫不是被動之舉。它需要很多心理、情感甚至身體上的精力。閱讀需要積極努力。你必須用自己的全部能力,完整、生動地在自己心中,重新創造作品的想像世界。對那些已不是孩子,或者已不再幼稚的人來說,這還需要另一種努力。這就是力圖擱置根深蒂固的「批評」或懷疑地閱讀習慣。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莫言獲獎(二):「What makes a writer great?」
「What makes a writer great?」這週莎士比亞課從此問題開始。莫言獲獎引發爭議的事,也就被蔡老師拿出來破冰。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速度
速度是技術革命獻給人類的一種迷醉的方式。和摩托車騎士相反,跑步者始終待在自己的身體中,必須不斷地想到自己的腳繭和喘息;他跑步時感覺到自己的體重、年紀,比任何時候都還深必地意識到自我和生命的時間。當人被機器賦予了速度的快感之後,一切便改變了;自此之後,他們的身體處在遊戲之外,他投身於一種無關肉體的,非物質的速度之中,純粹的速度、速度本身,以及令人興奮的速度感之中。-米蘭.昆德拉,《緩慢》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2012年10月13日 星期六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漫長的革命
威廉斯與艾略特的區分在於,他強調了工人階級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作為一種勞工文化,下層階級文化在人際關係的密切度上,在人與人關係的問題上,對於整體文化有重大的貢獻,而這不是少數派的文學文化所能做到的,少數派的文學文化並不能改變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威廉斯以後的工作主要是在思考,大眾媒體是否能夠被用於傳播比較好的作品,使之普及到更多群眾身上;這也是他所謂「漫長革命」的基本出發點。-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文化來判斷
-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
只有當你對美好的東西、高尚的東西有一種向往和追求,你才會在社會層面上去追求一個比較美好、高尚的可能性,才能意識到價值的高低,不是由市場決定,不是賣得好才是價值高。這實際上是回到了最早柯爾律治所說的,文化是最高的人類上訴法庭,由文化來判斷整個社會的方向是否真正符合人性的發展。
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語言與感覺結構
我們現在也經常在用西方這些語詞(工業、民主、階級、藝術、文化),但我們都是直接拿來就用,從來沒有想過在我們自己的感覺經驗當中生出來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這些語詞是否真正表達了我們的感覺結構?這是我們中國人特別需要問的一個問題。我們把一個非常抽象的語詞拿過來,比如說什麼是民主,你真的懂嗎?什麼叫資本主義?什麼叫文化、藝術?這些語詞,我們現在用的概念都是西方兩百年左右的時間裡逐漸積累、轉變而生成的,不是從我們自己的經驗、感覺結構中凝練提取出來的。-甘陽,〈細讀文化與社會〉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消失的時間
當我們讀書時,我們是在抹除時間。并非是「度過時間」的意思,度過時間是指我們打着哈欠讀着書,在鄉下悠悠閒閒地度過一個下午,「抹除時間」則是指認真讀書,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書中。這種閱讀給人以時間不復存在的感覺。我們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種永恆感。這就是為什麼從書中世界走出來的讀者們有差濳水員的神情,目光蒙矓,呼吸徐緩。他們需要少許時間以便重新回到現實世界。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偉大的讀者始終感覺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們的生命沒有被某種使用時間的方式所消耗,他們將時間用在了聽命於尋常時間以外的事上。即便他們活到百年,仍然會青春永駐地辭別人世。-Charles Dantzig,〈為了改變時間而讀書〉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偉大詩人的基本特徵
他(艾略特)說詩人無不從自己的情感開始寫作,難的是狀一己的痛苦或幸福提升到既新奇又普遍的高度。但丁抱有深深的懷舊感,他為失去的幸福而悔恨,但是他并不為個人的失望和挫折感所累,「從個人的本能衝動中建造出永恆和神聖的東西」,莎士比亞從事的也是一場艱苦的鬥爭,「鬥爭的目的就是把個人的和私自的痛苦轉化成更豐富、更不凡的東西,轉化成普遍的和非個人的東西。」正是因為具有這一非凡的超越個人的能力,偉大的詩人才能在寫自己的過程中反映他的時代。-陸建德,〈托.斯.艾略特〉,《破碎思想體系的殘編》
個人感官的封閉系統
語言是隱喻,因為語言不只貯存經驗,更能將一種經驗型態轉譯成另一種。貨幣是隱喻,因為貨幣不只貯存技能和勞力,更能將一種技能勞力轉成另一種。但無論交易、轉譯或隱喻,關都在我們有理性能力,能將不同的感官彼此轉譯,終其一生分分秒秒從無間斷。然而,為了擁有輪子、文字和無線電之類的科技工具,人類也付出了代價。個人感官不是封閉系統,無時無刻都在所謂的意識(共感)狀態中彼此轉譯,感官的外在巨幅「延伸」卻是各自「封閉」,無論工具或科技無法互動,也無法擁有集體意識。-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古騰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不只是來了、然後走了
這幾天的天氣好得有點夢幻(雖然我不喜歡天空萬里無雲的樣子)。難得在九月就感受到初秋夜的爽朗,讓東海今年開學前大學入門的課程有地利人和之外還得了天時。有(已不再是大一新生的)人說:今年的東海新生真幸福。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條件改變
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書籍生產、發行和消費的條件。但這種改變的完成方式是很具欺騙性的--它不是靠拋棄手抄書文化的產品,而是靠在前所未有的規模上複製手抄書文化的產品。機械手段複製的技藝首先是一種複製的機制。盡管手抄書文化的條件業已過時,但反映這些條件的文本卻更豐富了,不同時代的不同精靈被釋放出來了。-Elizabeth Eisenstein著、何道寬譯,《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頁102。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完美主義的問題
你們既靠聖靈入門,如今還靠肉身成全嗎?哥林多前書15:9-10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的恩不是徒然的。我比眾使徒格外勞苦;這原不是我,乃是神的恩與我同在。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好的批評家
一位作家在一個時期內,佔據了我們的全部心靈;隨後又是另一位;最後,這些作家開始在我們的頭腦裡相互影響。我們衡量一位作家和另一位作家,讓他們二人比個高低;我們看到每一位作家都有其他作家所缺少的一些特質,這些特質和其他一些作家的特性是不相容的:我們開始變得的確有批判能力了;正是我們不繼成長的批判能力保護著我們,使我們避免任何一個文學個性過分占領我們的心靈。好的批評家-我們大家都應該努力成為批評家,而不應把文學批評的責任完全推卸給那些為報紙寫書評的人-是這樣一種人,他把敏銳、持久的感受力和廣泛的、與日俱增的有辨別力的閱讀結合在一起。廣泛閱讀的價值并不在於作為一種貯藏、積累知識的手段,也不是為了獲得人們有時用「蘊藏豐富的頭腦」這一詞語所指示的東西。廣泛閱讀之所以有價值,那是因為在受到一個接著一個的強大個性的感動過程中,我們就會變得不再受任何一個或任何少數強大個性的統治。各種不同的人生觀同時存在於我們的腦中,這些不同觀點會相互影響,而我們自己的個性就會宣存自己的獨立見解,并在我們自己的獨立見解結構中給每一種觀點以適當的地位。-T. S. Eliot,〈宗教和文學〉,《現代教育和古典文學》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豐足使我們擁有什麼?
這麼多人享受空前的豐足;我們不再因著疾病與飢餓,隱匿黑暗裡的邪惡,或是女巫的咒語,而惧怕顫抖。屠宰的苦差事也已經解除;雙手不必再出勞力,機器幾乎可以代勞做任何我們需要,以及更多不需要的事。我們承襲了人類世世代代奮力追求的自由。正因為擁有了這一切,我們理當活在前途無可限量的人生曙光中。但是,如今我們雖然有更多自由享受人生,卻深感失望而挫折,因為深深渴盼的自由與舒適,並沒有給我們以意義與目標。-Bruno Bettelheim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詩篇中的神人關係
《詩篇》位居《聖經》篇幅的正中央,借著個人記載屬靈生命如何發揮作用,全盤羅列了與神的生命是如何的光景。我讀《詩篇》,主要不像是求知的學生,而是與作者同為天路客,也想得到那種親密的神人關係。神給人最大、最首要的誡命是:盡心、盡性、盡意愛耶和華我們的神。《聖經》中沒有一卷書像《詩篇》一樣披露所謂真心真意、靈魂飢渴、心無旁騖的神人關係,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在黑暗中要記取光明的教訓
約伯在信心沙場上失去了財產、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健康。我們可能面臨不同的挫敗:事業垮台、婚姻岌岌可危、性傾向有困擾,或是生來就有一副令人生厭而非讓人喜愛的身材與面孔。我們的考驗或許不是天上的大決戰引發的結果,但是《約伯記》呼吁我們要有堅毅剛強的信心,無視於逆境,仍然相信一個人的信心回應確實很重要。-楊腓力,〈約伯記:黑暗中望見〉,《上帝的情書》(The Bible Jesus Read)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什麼事叫我分心
雖然當初決定時我人並不在,也不曉得是怎麼定下這時間,但改成早上聚會,於我是件好事。十二點半結束,固然有點餓,但有空的大家可以約一約去吃飯,要去做別的事的人也好自由去做。當然,晚上聚會的好處-後面不會排別的事情,因此可以預備心好好地來聚會、不會想著接下來要幹什麼而分心-我也是很明白。
在舊約中尋見自己
章伯斯(Oswald Chambers)說過,《詩篇》教你如何禱告,《約伯記》教你如何受苦,《雅歌》教你如何愛人。《箴言》教你如何生活,《傳道書》教你如何享受。我多希望自己對《聖經》也有如此光明的把握!我選擇《約伯記》、《申命記》、《詩篇》、《傳道書》與《先知書》,並非因為從這些經卷得到生命的秘訣,而是出於自己的懷疑和掙扎。我在這些經卷中找到天路旅程的同伴。借著舊約聖經,我尋見了自己-因為這個理由,我以個人與主觀的角度,而非分析的角度寫了這本書。
2012年8月31日 星期五
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神正在畫
對我而言,神的引導只有在我回顧時才變得清晰。
此刻,我的未來仍是一片模糊。
我的當下就是每天掙扎著擠出更多的字句,
以及渴望在與神的關係中成長。
但是回顧我的過去,
至少我可以看見一個模式。
為我,也為所有蒙召成為神兒女的人,
神正在完成一幅畫。
然而我們現在尚不能分辨畫中的圖樣,
直到時間流逝,
我能夠站起來觀看其上添加的色彩和設計。
-楊腓力,《神引導的秘訣》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使人和平的
雅各書3:16-18
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進入」
在我們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暫時拋下本身擁有的觀感,進入另一個個體、另一個年代或另一個文化。「進入」(passing over)這個名詞是由神學家約翰.鄧恩(John Dunne)所提出的,旨在描述透過閱讀,我們得以嘗試、融入,最後甚至得以暫時進到另一個與我們自身截然不同個體的觀感世界。換句話說,當我們「進入」了一個騎士的思想、一個奴隷的感覺、一個英雌的作為,以及一個惡棍面對所犯下的過錯並產生懊悔或否認的感受時,我們不再是過去的我們。有時因此受到啟發、有時因此感到傷悲,但無論如何,我們的世界的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從這段歷程中,我們同時理解到思想的普遍性與獨特性,明白我們雖然各自身為獨立的個體,卻不孤獨。
-Maryanne Wolf,《普魯斯特與烏賊》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818英倫宿舍南北會
想當年~一起到倫敦打拼~
八人擠一間宿舍的奮鬥旅程~
汗水淚水雨水交織~
湊齊了各有本事的大家實在難得~
平常也很難認識這麼不同領域的人~
就讓我們歡慶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女孩們~
-Emma,818英倫宿舍南北會開團文
----
2012年8月17日 星期五
印刷商
合作的關鍵人物是印刷商,一切安排圍繞他轉,他就是許多「世界」的橋梁。他負責籌集資金、原料和勞動力,制定複雜的生產日程,應付罷工,估算市場銷售,網羅有學問的助手。他必須要和提庇護的官員保持良好的關係,和客戶也要有良好的關係以便確保他們委托的活計有利可圖;同時他還要培養和扶持一批有才華的作家和藝術家,使之能夠為他帶來豐厚的利潤或威望。在印刷業務興旺、提名顯聲的地方,印刷所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中心,吸引本地的文人和知名的外域人士,成為日益擴展的學問共同體的聚會場和信息中心。- Elizabeth Eisenstein著、何道寬譯,《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頁33。
2012年8月15日 星期三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早期印刷商
經濟史家把早期印刷商描繪為早期資本家,這使人將資本家視為創新人士。但這也使其近乎市儈,處境尷尬,并容易使人產生錯誤的演繹,使人聯想到經濟人的行為。這意味著對印刷商扮演的許多其他角色的忽略--忽略它與文科和理科的聯繫,或者當時的學問和文學的聯繫。埃德加.齊爾塞爾云:「印刷是一種機械藝術,雖然出版商是古典學者,但他們并不是傳播榮耀的文人,而是商人。」不過,許多出版商是商人和文人兼於一身的人,這樣去描繪他們似乎更準確。他們為文人服務,不僅提供傳統的贊助,而且擔任其出版代理人,他們成了新型的文化經理人。-Elizabeth Eisenstein著、何道寬譯,《作為變革動因的印刷機:早期近代歐洲的傳播與文化變革》,頁13。
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控制者
控制者是一群沒有受過管教或操練的人,他們不大能控制自己的衝動或欲望。他們看起來擁有一切「他們所想要的東西」,事實上,他們仍是自己「大胃口」的奴隸。要他們延遲對需求的滿足很難,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能接受人家跟他們說不的原因。他們迫切地需要學習傾聽別人的界線,以便幫忙他們注意自己的界線。-克勞德、湯森德合著,《過猶不及》
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用話語立界線
聖經也警告我們:給予絕對不要「作難與勉強」(林後九7)。沒有界線的人卻往往不懂得如何對人家說不,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控制、壓力、要求;有時在別人真的有需要時,他們也掙扎是否該說不。他們以為一跟別人說不了,就會破壞他們與對方的關係,因此,即使內也不滿,仍勉強服從。有時,壓力是別人加在你身上的;有時,卻出於你自己,是你覺得你「應該」去做。不能對外來的壓力與你內心的壓力說不,你就失去對你所有物(property)的控制權了,也沒有享受到「自我控制」的果實。
當你和別人溝通你的情感、意圖,或喜惡,你的話語正在為你的所有物定位。如果你不用你的話語為自己的所有物定位,別人將很難了解你的立場。當我們的神說:「我喜歡這個,我恨那個。」「我會做這個,我不會去做那個。」其用意便在此。你的話語可以幫助別人了解你的立場,為你自己定位,讓別人知道你的「地界」設在哪裡?「我不喜歡你那樣大吼我!」給對方一個很清楚的信息,知道你如何處理你的人際關係,讓他們可以了解你自家庭院內的「規矩」。-克勞德、湯森德合著,《過猶不及》
2012年8月11日 星期六
為什麼閱讀文學作品?
文學,尤其是虛構文學,是一種類比的方式。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一種通過類比行理解的方式。再進一步准確地說,它是一種不僅作用於智力,更訴諸情感的通過類比進行理解的方式。類比,情感。這正是它有別於哲學這種思維模式的地方,哲學以分析和智力為依據。-Charles Dantzig,《為什麼讀書:毫無用處的萬能文學手冊》
2012年8月10日 星期五
中途下車
如果我記憶無誤的話,應該是此生首次造訪嘉義。當然,我去過阿里山啦,算是到過大範圍的嘉義,只是還沒有到過朋友們老家的這個小嘉義...。之前風聞過嘉義有什麼什麼好吃的東西,但幾次出遊都沒有跟(因為當時還比較閉俗,害怕團體出遊的意外狀況...),個人行動力又低(沒事不會遊山玩水,更不要說開拓台灣美食地圖之事),所以一直是多聞而未一見。
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宗教和巫術
社會學家馬林諾夫斯基對於宗教和巫術之間的不同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說巫術是我們操縱神明使其成就我們想要的,宗教則是我們讓自己降服於神的意志。真正的引導與巫術是不同的,不是要神給我們一條捷徑和一個精靈瓶子,而是應該符合馬林諾夫斯基對宗教所下的定義。如此,神的引導自然發生在基督徒和他對上帝委身的關係中;一旦這樣的關係存在,神的引導就不是目的本身,而是神用來使信徒信心成長的方式之一。
-楊腓力,《神引導的秘訣》
2012年8月7日 星期二
記憶,或者遺忘
到底是什麼東西會讓我們記住或忘掉某件事?記憶固化的關鍵是保持專注。精神集中的程度要夠強才有辦法讓外顯記憶儲存起來,並且形成與記憶本身同樣重要的交互連結,之後又要經由反覆練習或密集的智力或情感投入才會增強。注意力愈集中,記憶就會愈清晰。坎德爾說:「若要讓一個記憶持續,必須以深入的方式徹底處理輸入進來的資訊。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專注在資訊上,並將之與已經根植在記憶裡的知識產生有意義、有系統的連結。」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專注在工作記憶裡的資訊上,這些資訊就無法長久留存,只有在儲存它的神經元帶電時,才會持續存在。這種情況最多只能維持幾秒鐘,之後就會完全消失,在頭腦裡幾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Nicholas Carr,〈搜尋.記憶〉,《網路讓我們變笨?》
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段落形式
即便是在非正式隨筆的寫作中,仍然可以看出基本段落形式的力量。概括性句子打頭,後面緊跟著描述和支持性語句,這種結構要求作者必須理清思路,而且這種結構很可以避免游離主題。寫非正式隨筆的時候游離主題不算什麼大毛病,事實上跑題幾乎是時尚必需之道--但在正式寫作嚴肅題材文章的時候跑題起來卻是個很壞的習慣。寫作是對思維的精練。如果你的碩士論文并不比一篇題為《我為什麼喜歡莎妮婭.吐溫》的高中生作文更加有條理,那你就麻煩大了。
-Stephen King,《寫作這回事-創作生涯回憶錄》
2012年8月4日 星期六
當憑信心求
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只要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雅各書1:5-8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記憶的雙重用途
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記憶,還是集體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并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信息沉於遺忘。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瀘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心照不宣的放棄、也就是過瀘某些歷史遺迹,同時把另一些文化元素保留在未來的冰柜里,有關這種現象的研究如今已經展開。檔案館和圖書館就如一些冰冷的屋子,我們把記憶儲存在裡面,以免文化空間充斥著所有這些雜物,同時又不至於徹底放棄這些記憶。在未來,只要願意,我們總是可以再把它們找回來。-艾柯&卡里埃爾對話錄,《別想擺脫書》
快炒店聚餐
算是送別餐會,蝴蝶結找了我們幾個人與即將遠行的朋友。席間聊天的主權掌握在兩位女子之間,其他人盡可專注於飯食上,默默地聽她們暢談,偶爾加入話題,並時常記得添上歡笑。下次見面不知是何時,只能好好珍惜這頓飯。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科技是約束?
任何新科技都需要接納某種新語言的漫長過程,我們的腦子越是被前一種科技語言格式化,這個過程也就越是漫長。自1903-1905年以來形成了一種新的必須認知的電影語言,許多小說家以為可以從小說創作直接轉入電影編劇。他們錯了。他們不知道,這兩種文體--小說和劇本--事實上運用著兩種迥異的寫作方式。
科技絕對不是一種便利。它是一種約束。還有什麼比為電台編排一場戲更複雜呢!
-艾柯&卡里埃爾對話錄,《別想擺脫書》
書永遠不死
書就如勺子、斧頭、輪子或剪刀。一經造出,就不可能有進一步改善。你不能把一把勺子做得更像勺子。書多方證明了自身,我們看不出還有什麼比書更適於實現書的用途。也許書的組成部分將有所演變,也許不再是紙質的書。但書終將是書。
-艾柯&卡里埃爾對話錄,《別想擺脫書》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寫好書評
要想寫好書評,更重要的還是對所評著述涉及的領域有高屋建瓴而精深的把握領悟,能夠接近甚至超越所評對象,否則難免隔靴搔癢。書評如治學,胸有成竹才能庖殅解牛,游刃有餘,恰到好處,這也是學術批評無法專門的關節。而理解內在理路的途徑,由俱舍宗而俱舍學之法不失為正途。
-桑兵,〈近代中國學術批評.解說〉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蝶道
「蝶道」在生物學上,指的是蝶循著氣味或氣流,飛行經過的路徑。像許多昆蟲,蝶會釋放費洛蒙,形構一條氣味之路。那路徑可能並不穩定,也可以稱為一種「流動的道路」。蝶在這條空中之路覓食、求偶、探看世界、煽動氣流;那是一條感官之路,視覺之路、聽覺之路、嗅覺之路、味覺之路,生死之路、避敵與交歡之路。-吳明益,〈衰弱的逼視-關於《蝶道》及其他〉,《蝶道》
雖然人欲以其它生物的思維角度來思維殆無可能(如果其它生物有思維能力的話),但在書寫的過程中,我時常試圖做某種「在路上」的想像。就如迪勒(Annie Dillard)女士說的:「我撤退,但不是往我心裡撤退,而是往外撤退,好讓自己變成一種感覺組織。我是水面,風在其上吹拂;我是花瓣,是羽毛,是石頭。」
我是蝶,在這條流動之路上。
光與色彩
在某種程度上,世界是光所建立的,沒有光,一切的色彩與形狀都失去意義。色彩意味著反射出不同光譜的元素,光穿透角膜、泅泳在水晶體裡,而後顯像在視網膜上。視網膜裡的「視錐細胞」(cone cells)是理解光的基礎,它們既春我們狀世界與視線的描圖紙對準,也替我們抓住色彩。正常的色覺狀態應該是「三色視」(trichromatic),對紅、綠、藍三種基本顏色都敏感,而且能將它們適當混合為世界上色,就像在那個柔軟的水晶體裡,藏著一套完美的調色機器一樣。
-吳明益,〈趁著有光〉,《蝶道》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壞掉與毀滅
我小學六年級時候想到一個問題。當時我看到眼前一把剪刀,忽然想到。這把剪刀雖然是大人很努力做出來的,可是總有一天會壞掉。有形的東西,總有一天一定會壞掉。人也一樣,最後死期一定會來到。一切東西都一直線朝毀滅的方向前進,不可能回頭。換句話說,只有毀滅才是宇宙法則。這個結論模糊地浮上我腦子裡,從此以我凡事都以相當消極的眼光來看事情了。
-「這說不定真的是奧姆幹的」,收入村上春樹,《約束的場所》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當藝術家的人
當藝術家的人,必須擁有力量去承擔時代與文化的病。因此,他們就算個人一直有病,也能稍微超越、克服個人的病。克服個人的病,承受時代的病、文化的病之類的東西,於是這個人的表現就開始有普遍性了。
-村上春樹、河合隼雄,《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閱讀村上(二)
碩二下學期是在清華修課最後一學期,我選了兩門中文系的課,其中一門一位留日回來的鍋島老師開的新課(談日本四書學)。原本猶豫於自己是否有能力上這門課,但因為那老師很親切有趣(不會給太大壓力),所以就修了那門課。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15日 星期日
現實的試金石
現在,要說說你闖下的那些大禍了。首先,你讓病人讀了一本他自己喜歡的書,不是為了在他的新朋友們面前故作聰明地評點這本書,而是因為他覺得讀這本書是一種享受。其次,你任憑他步行到老磨坊去喝茶--穿過他自己真正喜歡的鄉村,而且是獨自散步。換句話說,你讓他享受了兩種積極的快樂,對此你還毫不諱言。你竟然那麼無知,連這其中的凶險都看不出來嗎?痛苦和快樂的特點就在於它們絕對是真實的,因此,它們會給有兩種感受的人一塊檢驗現實性的試金石。
-私酷鬼,〈致瘟木鬼〉,收入C. S. Lewis,《魔鬼家書(地獄來鴻)》
最近讀些什麼?
最近讀些什麼?
被問起這個,真有一點不好意思。一直覺得回到台灣,應該用功、致力於(那很久沒有動靜的)論文寫作。實際上卻被暑假的氣氛感染-「(盛)暑」加「(放)假」,怎麼樣也沒法乖乖留在台中,排比史料、連綴成文。是逃避也好,藉口也罷。總之,這兩週(自返底台門開始)什麼有的沒有的東西都讀了,就是還沒好好地讀論文資料(包含一手二手與我自己寫的)。
被問起這個,真有一點不好意思。一直覺得回到台灣,應該用功、致力於(那很久沒有動靜的)論文寫作。實際上卻被暑假的氣氛感染-「(盛)暑」加「(放)假」,怎麼樣也沒法乖乖留在台中,排比史料、連綴成文。是逃避也好,藉口也罷。總之,這兩週(自返底台門開始)什麼有的沒有的東西都讀了,就是還沒好好地讀論文資料(包含一手二手與我自己寫的)。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Little People
喬治.歐威爾在《一九八四年》中,正如你所知道的,讓叫作Big Brother的獨裁者出場。當然是將史達林主義寓言化的故事。於是Big brother這個用語,從此以後開始變成一種社會性的圖騰在發揮作用。那是歐威爾的功勞。不過在這個現實的一九八四年,Big Brother實在太有名了,變成太容易看透的存在。如果在這裡Big Brother出現的話,我們可能會指著那個人物這樣說:「小心。那個傢伙是Big Brother!」換句話說,在這個現實世界已經沒有Big Brother出場的一幕了。取而代之的是,輪到這Little People式的東西出場了。你不覺得這是很有趣的對比嗎?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1Q84》
離心力
如果所謂「正常」是有一個中心向外幅射出一定範圍的空間,那麼我就像脫水機脫水一樣,好像有離心力作用-雖然被環境框住,但像水一樣的部分卻不斷向外飛去-身體還在這裡,可以穿透出去的部分卻都到外面去了。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卡夫卡格言
(3)
一切罪惡皆源於兩個根本罪惡:沒耐性和懶惰。由於沒耐性我們被逐出樂園,由於懶惰我們無法返回。然而,或許只有一個根本罪惡:沒有耐性。由於沒有耐性我們被逐出,由於沒有耐性我們無法返回。
(55)
對於超越物質世界的一切問題,語言僅能略示梗概,但幾無半分正確可言。因為語言能夠從物質世界取來論述的,僅限於它能夠持握得住的事物,而它所能敍述的,也僅止於暗示而已。
-Franz Kafka著、張伯權譯,《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好與壞
這是因為能擾亂世間的多半都是一些「好傢伙」噢。所謂壞傢伙,其實幹不了什麼大事。說起來壞人殺人的,應該不多。大體上說來有善意的人反而亂七八糟地殺人。人家常常說,基於惡意殺人,被殺的人數有限,反而為了正義而殺人的人數比較大量噢。所以要做好事,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些姆的人,無論如何說起來也是都被「好事」所迷住的人。
-村上春樹與河合隼的對話,〈懷著「惡」活下去〉,《約束的場所》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恐懼巨人
當然,對於中國人來說,依靠巨人、依靠大書來確定生活意義,並不是什麼美妙的記憶。像布魯姆所擔心的那些受到蒙騙的學生一樣,我們已經習慣於懷疑。巨大的災難,使我們有理由懷疑扭轉乾坤的巨人,也懷疑開天辟地的巨著。我們好像已然難以超越這另一種流行病:恐懼巨人。既積極地驚惕巨人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視線與天空,也消極地害怕巨人使我們的庸常生活相形見絀。拒絕神話、躲避崇高,已成為我們時代的常識。
但常識未必是真知。布魯姆在回憶施特勞斯時說:「柏拉圖式的洞穴圖景描述了人類的根本處境。人是其所處時代及場所中權威意見的囚徒,一切人由此開始,大多數人也在此結束。教育就是從這種束縛中獲得解放,就是上升到某種立場,從那裡能夠看到洞穴。」可以說,布魯姆對偉大作品的解釋,正是在尋求從洞穴中走出來的途徑,或者說,他是狀那些大書看成了自己走出洞穴的地圖。-張輝,《巨人與侏儒.中譯本前言》
2012年7月5日 星期四
柔軟的靈魂
不過在這部作品中,我想寫少年的故事,是因為他們仍然是「可變動的」存在,他們的靈魂還沒被固定在一個方向,還在柔軟的狀態中。他們的身心還沒確立值觀或生活樣式之類的東西。但他們的精神一邊漫無目的地摸索著自由、遇到困惑,身體卻正以急遽的速度邁向成熟。我想把那樣的,靈魂動搖變動的狀況,裝進虛構的(小說)容器中細密地描寫。一個人,到底能在什麼樣的故事性中塑造成形?什麼樣的波浪會把他們運到什麼樣的地點去?這是我想描寫的事情之一。
-村上春樹,〈柔軟的靈魂〉,《村上春樹雜文集》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有驚無險
在英國主要交通工具是地鐵,另外也坐了幾次公車和來回機場兩次的計程車(聽說非常非常的昂貴),而沒有機會騎上兩輪的工具。但聽同團朋友說,倫敦(以及歐洲其他城市)有定點式自行車出租站-只要三十分鐘內找到定點換車,就可以一次錢騎到底。可惜沒人帶、也沒時間一試。
2012年7月3日 星期二
後遺症
搬完宿舍立刻南下台中,參加小組聚會-貽峻哥分享《我信聖而公之教會》第十七章後半部分。不知道是時差還是太累,貽峻哥分享得很精彩,我的眼皮卻仍不爭氣地想要閤上。總算撐到結束,便放棄了分享代禱時間,提前退場。
紅茶與鮮奶
英國的紅茶當然是出了名的。英國人愛,我們去那也愛。無論是早餐茶、伯爵茶、熱茶還是冰茶、加奶還是不加,都好。咖啡相對來說,就很普通-美式咖啡不流行,大部分的人都喝加奶的卡布或者拿鐵。比較另人意外的是到處可以喝到好喝的熱可可,用鮮奶沖出來味道香濃的可可,非常適合那裡的天氣。因為紅茶捶手可得、鮮奶方便便宜,所以每天都喝下大量的紅茶和鮮奶。
炸魚和薯條
在英國吃東西,要秉持no mind精神-不要計教價格和味道。特別是英國本土食物-英式早餐(古怪豆子湯、不知名香腸與過鹹培垠)與炸魚薯條(所有Bar都會賣的東西),要求味道的話,還是別試的好(否則你會失望)。不過,偶爾還是有驚喜(有在地人推薦的話),可以嚐到美味可口的東西。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之於英國,不曉得是怎樣的存在,總覺得四處可以嗅到他踪跡-無論是實物還是思想(例如,咱們主辦方便為6/24的活動起了個「粽夏夜之夢Brixton mid-summer's dream」之外)。也不曉得這究竟是我們外國人的成見,還是大文豪真是超越時空地影響了他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