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太喜歡自己的人無法愛

一個太喜歡自己的人,是無法愛的。一個太喜歡自己的人,不適合結婚。那一個太喜歡自己的人,為什麼想要結婚呢?因為結婚是他愛自己的一種方式。就像他因為愛自己,就給自己買了漂亮的衣服,漂亮的房子。然後他想,我還要為自己娶一個漂亮的妻子。
-王怡,《大聲的默想》,頁24-25。

老派的福音

結了婚的情人,都是預定的。沒結婚的情人,都是自找的。如果說限定的救贖,就是「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那麼,什麼是唯獨恩典呢?就是「老天愛笨小孩」。什麼是萬世以前的揀選呢?就是「愛在西元前」。什麼是永蒙保守呢?就是「愛你一萬年」。福音的實質,就是預定的恩典。真正的愛情就是福音。沒有福音就沒有愛情。世人所歌唱的,惟獨在基督裹得以成全。
一王怡,《大聲的默想》,頁63-64。

驕傲或絕望


認識上帝而不認識自己的可悲,便形成驕傲。認識自己的可悲而不認識上帝,便形成絕望。認識耶穌基督,我們就在其中既認識上帝,又認識我們的可悲。因為耶穌基督,就是那一位我們與他接近而不會驕傲,我們向他屈卑而不會絕望的上帝。
——王怡,《大聲的默想》,頁122。

王怡牧師兩本新書讀後

讀完王怡《福音的政變:宗教改革沉思錄》與《大聲的默想》兩本新書:
1.兩本書都是由微博格式呈現(由阿拉伯數字編成一節一節),很合乎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2.我個人喜歡《福音的政變:宗教改革沉思錄》勝過《大聲的默想》,因為前者還是有明確的思路主線,後者給人感覺是有歷史時間在後面,可以感受到王怡牧師對中國現狀的思考和回應,卻無法自成體系,讀來較無後座力。
3.書印得好,精簡輕便,易於隨身,似乎亦適合作為每日靈修讀物。
4.不過,《大聲的默想》,「日悔錄」的部分多有重覆(不知編輯校對方面不甚細心還是怎樣),若有再版似乎應該調整修正(我看到的就有五則左右,未細看的不曉得有多少...)。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認識恩典

如果我們是認識恩典的,或者說我們是被恩典認識的。我們就應該有能力,突破現代文化對我們的自我認知的威脅,從而恢復一種對他人的敬重之情。
不然,我們在任何事情上的正確,都會演變為一種錯誤。特別是在神學和信仰上。
並且,我們對任何事情的反對,都會變異為對他人的反對,和對自我的辯護。
——王怡,《福音的政變:宗教改革沉思錄》,頁122。

正確的位置

福音沒有因為不信之人而處於危急存亡之秋;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的,是自認為正確的那一小群。
正確之人的危險是在於,我們正確到了一個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和解釋錯誤的地步。
正確的神學的危險總是在於,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正確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
這就是神學正確之人的醜聞。
——王怡,《福音的政變:宗教改革沉思錄》,頁110。

苦難與恩典

也許我的疾病和失敗,的確來自魔鬼的攻擊,但就連魔鬼也是上帝「派來」的--不過,現代基督徒通常會換一種更溫和的神學用語:是上帝「允許」的。這樣,除了基督的恩典,我的生命中並沒有其他實存性的東西。因為其餘的一切,都是為了引我進入恩典。
換言之,恩典意味著,苦難和罪惡都不再是終極的,除了基督的死而復活,我的人生中沒有其他任何一件具有終極意義的事。
--王怡,《福音的政變:宗教改革沉思錄》,頁33。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誰需需理解兩個兒子的比喻?

為什麼我們需要去理解:主耶穌指出大兒子的失喪,其實和小兒子的失喪一樣,都是錯誤而且具有毀滅性?
世界上的大兒子們迫切需要能夠從這面鏡子裡看見自己。主耶穌這比喻是針對法利賽人,讓他們看見自己真實的景況,也想淚勵他們改變。如我們之前提及,小兒子清楚知道自己遠離了父親,但是大兒子卻不知道,這是為何大兒子的失喪是如此之危險,大兒子們不會乞求上帝醫治他們的景況,因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問題,然而,這乃是他們最致命的關鍵。因為,若知道自己生病了,會去求助醫生,但若生了卻完全不自知-就是直接進入死亡。
世界上的小兒子們也迫切需要明白這道理。看見故事裡大兒子的態度後,我們開始明瞭當初小兒子想要離家的原因之一。今天許多人揚棄任何宗教信仰,是因為他們認定宗教是這個世界痛苦與鬥爭的最大根源,你知道嗎?主耶穌透過這個比喻表示-他們說對了。因著內心的不安全感、憂慮與空虛,使得大兒子們充滿憤怒和自我優越感,造成社會上一大群充滿了罪惡感、受恐懼挾制、心靈盲目的人,這就是社會不公義,戰爭和暴力最大的根源之一。
-Timothy Keller,《揮霍的上帝》,頁85-86。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當你發別人與你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別人情緒失控時,你會比較容易原諒他們,因為你清楚自己並沒有比別人好:「我們怎麼能跟別人計較呢?因為我也是一樣糟糕!」然而,大兒子們的罪與對上帝的厭惡,是隱藏在良好自律和道德操守之最深層處,他們總是自覺比別人優越,鄙視輕看那些說謊、對妻子不忠,或不向上帝禱告的人;倘若這些人被得罪,他們公高舉自己無瑕的道德記錄,合理地覺得自己被嚴重冒犯,也會永無止盡地一直提醒這些犯錯者所犯下的失敗罪行。

——Timothy Keller,《揮霍的上帝》頁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