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充滿驚喜的金馬獎

這是上一屆金馬頒出來之後的一篇文章《「金馬52」總評—京師自京師,魏博自魏博》,寫得很好,完全把近年金馬面對大陸電影與大陸資金漸漸走向鼓勵「看重地方特色」、「獨立成熟的藝術電影」。文中說這是2009年候導接金馬主席之後五年導向的結果,幾年下來金馬已經成為獨立藝術電影工作者的樂園。
 
這與我好些關心電影的朋友看法一致:金馬不會成為台灣的百花或金雞,不會想要成為華語奧斯卡,金馬就是無法被預測的金馬,華語藝術電影人的舞台!
 
但我不認為文中說與商業電影完全割裂這個論點。當然,金馬現在走成這麼的小眾,自會排除一般人的關注。但從入圍名單到結果,可以看到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在金馬這裡並不被區分,只是金馬將更多機會給出色的藝術片工作者。就像今年太多可惜的趙德胤導演臉書上寫的:「任何電影和任何人得獎, 我都不感到驚訝或不公平,這就是金馬獎」,因為評審團制度,也因為「台灣的多元、自由、謙和是會讓奇蹟發生的地方」。
  
我挺喜歡這樣難以預期的金馬,即使它注定與大眾越來越遠。
 
這是去年的文章了,但還是分享過來。


《「金馬52」總評—京師自京師,魏博自魏博》: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qkgreg.html

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碎片

我是世界分裂落下的碎片
不左也不右
戰爭爆發的時候
請將我遺忘在遠方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東方快車謀殺案(日劇SP版)

第一集真的做得很有趣啊~將舞台從歐洲搬到日本,時代氣氛與空間設計、角色形象和定位都得到恰如其份的轉移,可以看出改編的功力和劇組的用心。對剛看完原著的我來說,別有一種比較的樂趣(雖然還是偏好原著,可有些地方看演員演出比較能明白)。
不過,第二集真的不行的感覺。少了最重要的日版白羅,沒有懸疑也沒有推理,變作一個回憶過往的敍事形式,讓我好難看下去。可惜了那精彩的選角啊!
還是停留在日版白羅浮誇,卻如劇場般破解真相的一幕吧!(快轉故事)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秋老虎日
見北歐極光
熊般的裝備
抵抗不住冰山

帶著微笑
你揮著手
緩步離去
隱沒在黑暗之中

一次又一次
在夢中甦醒
孤獨如冷空氣襲來
每一口呼吸都叫人寒顫

龍和獸都不如這夜
沉默的狼比嚎叫可畏


電影週記



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

作家的世界

作家在他書寫的每件事物上都簽了字,具有他獨一無二、絕不會錯認的署名。那是他的世界,絕對不會是其他人的。這是造就作家的要件之一,而非天分。有天分的人比比皆是。但一個作家有獨特的見解,而且能夠把見解信達雅的訴諸文字:那麼這個作家就會有一席之地。
-瑞蒙.卡佛,《叫我自己親愛的》,頁40。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讀詩]通車時的消遣


有時我也凝望遠方,沉默
如一個問題
拋進虛空--我聽到斜日下
香附子持續傳遞著訊息
列車進站,然後離開
人影雜沓朝向各自的標靶
  
在地表的另一處,她說:
「這首歌非常憂鬱......」明亮的
音色與車廂的冷氣交會於MP3。
  
大樓將近完工了,似乎
已經有人遷入
陽台晾掛著胸罩、制服
  
不顧夜之迅猛的中產階級
開啟筆電。他點擊一則新聞
(阿布達比的首都之門)
隨即留言:「所謂的文明
究竟是什麼東東!
?大大說一下。」
  
有一刻,我以為,終於
在怪異的旅途遇見知己
像正確的藥
生存的病痛因此減輕--
只是尚未等到答覆,彼
便完全失守於線上遊戲
  
  -孫維民,〈通車時的消遣〉,《地表上》,頁38-40。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不良的睡眠品質

作了美夢,醒來仍覺痛苦。右邊的身體,從肩到腰都酸緊不適,半夜因過敏抓過的地方都紅腫破皮。一切不適都在清醒瞬間襲來。

雖然士林是個不錯的地方,但住進來之後,身體似乎沒有舒爽過。究竟是床、是房間,還是大家說的七月天的問題呢?不想知道答案,只想要有一覺到天亮的睡眠品質。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人聽故事的心理動機

人聽故事的心理動機,是要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像做選擇題一樣,判定個對錯。千萬不要說《教父》系列講了家庭責任和婚姻危機,所以我們愛看《教父》。《教父》吸引人的,首先是黑幫的生存方式。
《教父》的觀念是「人像聖徒一樣作惡」,這個觀念超越了狹隘的是非,指出了生存的荒謬。其實人們是為了擺脫常規道德,才去聽故事的。蘇格拉底讚美人的偉大,但他認為該殺盡說唱藝人,因為他們講故事,一個故事等於一次農民起義。
敘事藝術是大眾藝術,同時是逆反大眾的藝術,在看電影、讀小說、聽評書時清洗頭腦中的「約定俗成」,從而活得放鬆。這種逆反是生理需要,是一種新陳代謝,而不是像蘇格拉底所言的有煽動民眾的實效,他老人家言重了。
-徐皓峰,《刀與星辰》,頁182。
 
 

表達內心的美學

一部電影裡,內心表露得太多,往往達不到深刻的效果,因為內心活動用語言表現出來,總是浮淺的。如果非要用語言,這語言也要和內心想法有差異,這樣才能保證內心是寶貴的,這個人物才是值得我們迷思的。羅蘭.巴特說脫衣舞的美學是,身上的最後一塊布拿掉後,就不性感了-劇作上也如此。
-徐皓峰,《刀與星辰》,頁59。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真實的愛

對肢體的愛是否真實,端看他對肢體所說和所做的一切事,是交託給基督,是否用神清晰的言語來與肢體相會。真實的愛是和基督在一起談論弟兄,多於和弟兄一起談論基督。既然彼此在基督裡同為肢體,也就有責任為弟兄的好處常來到基督前代求。通往別人的最直接道路,永遠是透過向基督的禱告。
-蔡麗娟,《你在何處牧羊》,頁14。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歐文.亞隆《凝視太陽》

我是看完 歐文.亞隆《一日浮生》之後接看他這本《凝視太陽》。《一日浮生》是由十個故事組成,雖是心理治療師的實際記錄,卻有像小說一樣的可讀性。讀得時候,特別可以感受到亞隆作為治療師的智慧與與謙遜的人格特質。 《凝視太陽》則是亞隆的代表作,以主題分章節,循序漸進地談論「死亡的焦慮與恐懼」,為要讓當代治療師與對存有感到疑惑的讀者,直視人類痛苦的根源-即死亡。書中除了有大量亞隆個人經歷、個案的分享外,也援引許多歷代哲學家的智慧,帶人多方面去感受和思考「死亡」對人的影響。 亞隆不相信任何宗教及超自然的力量,他領人直視「死亡」,為的是讓人了解、習慣這個問題,不去迴避它,進而對「存有」產生「覺悟」。他相信人與死亡面對面產生的覺悟,可以人更專注當下、看重親密關係,並且行善。而治療師若能適時地看見個案的「死亡焦慮」,則可能讓治療轉向更深層核心的部分(但並非所有個案都有此需要,刻意引導反而會有負面效果)。 我特別喜歡本書的前幾章,感覺它領我思考了好些問題。即便在某些地方,我不是全然接受亞隆的看法,但我對他充滿敬意。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悔恨的價值

悔恨向來遭汙名化。儘管它通常意味著無法挽回的悲哀,但它還是有建設性的作用。事實上,我用來幫助自己和他人檢視自我實現的所有方法裡,悔恨這個想法--無論是生出這念頭或迴避這念頭--最是有用。
用得好的話,悔恨可以幫助你採取行動,避免將來有更深的遺憾。檢視悔恨的方法有二:回顧過去或前瞻未來。假使你把眼光望向從前,你會對沒有實現的一切感到悔恨;你若是把眼光望向未來,你會看到兩種可能性,一是悔恨越積越多,或者,活得比較沒有遺憾。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152-153。

漣漪的概念

在我處理病患的死亡焦慮,和他們對人生無常的苦惱多年下來,我發覺漣漪的概念格外有用。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至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93。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生活的意義與死亡的焦慮

也就是說,你越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你的死亡焦慮越深。你生活過得越不充實,你越會怕死。尼采曾用兩句雋永短語鏗鏘有力地表達這觀點:「活得精彩」及「死得其時」,亦如小說《希臘左巴》力勸人的:「除了燒成灰燼的廢墟外,什麼都別留給死亡。」沙特亦在自傳裡說道:「我正安靜地走向終點......我知道,我最後一次心跳將刻印在最後一頁文稿上,死亡只能帶走斷了氣的人。」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61-62。

生活

往深山去
藏入最深的洞穴
沉澱數日
大悟而後鍊成

撕破了臉
彷彿變了個人
你揮舞著
從我身體抽出的劍
反覆使出必殺技
消滅我的自以為

從此
你重建了城堡
我遠避至海島
在相隔萬里的國度
抱殘守缺地
活下去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悟透死亡

遠在托爾斯泰之前,古思想家--自從人類有文字以來--早就提醒了我們,生命與死亡相互依存。斯多葛學派(例如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季諾[Zeno]、西塞羅[Cicero]、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教導人,學會好好活著,就能學會好好死去,反過來說,學會好好死去,才能學會好好活著。西塞羅說:「哲學思辯不過是為死亡做準備。」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寫到:「人唯有在面對死亡時,自我才會誕生。」中古世紀,很多僧侶在修道院內的單人小室內放有人的骷髏頭,藉此提醒自己人終有一死,並時時修身養性。蒙田(Montaigne)也說,有間可以清楚看見墓園的書房,人的思路自然清晰銳利。如此這般,歷代偉大的先師聖賢提醒了我們,雖然人會因為形體的死亡而消毀,但是人能從悟透死亡之中得到拯救。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45。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

1.2007年美國恐怖偽紀錄式電影。幾個朋友強推的超低成本恐怖片,導演歐倫·佩利以15,000元美金拍攝完成。據說故事發想自導演女友(本片監製之一)的個人經驗。 2.個人頗喜歡偽紀錄式的電影(而且這部片剛好不會很晃很暈),那種臨場偷窺感,容易讓人入戲(特別像我這種容易出戲的人)。 3.說真的,我覺得這比嚇人的鬼片還恐怖(不過喜歡嚇人恐怖片的人,大概不會喜歡吧...)。腦補功力,在這裡完全是一種強化效果啊啊啊啊! 4.覺得但唐謨說的都是真的!(詳參《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5.圖從缺(本片找不到美美的圖)!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電影反映人類處境

電影呈現給觀眾的不應是道德的是非,而應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進步。高級的敘事藝術是混淆是非的,電影是視聽的敘事藝術,所以人類發明電影不是為了看明星,而是審視自身。
與小說、話劇相比,電影的現實影像更能反映個人處境--觀眾能在時間上同步,與電影中的人物感同身受。這是我目前領悟的電影最大魅力,個人處境暗喻著人類整體的處境,所以短暫的電影才能和長篇小說抗衡,實際內容少而暗喻的內容多。
-徐皓峰,〈武打中的世界觀:《投名狀》劇作分析〉,《刀與星辰》,頁48。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武俠電影的故事模式

類型片反映了人類的恐慌感,所以大多數類型片的背景都是末世情調,災難片是生態崩壞、黑幫片是都市次序崩壞、偵探片是社會制度崩壞、愛情片是階級對立或種族對立。
武俠片是研究世風的,所以背景反而應在太平盛世,如《東京物語》一樣,是「居安思危」的味道。在好日子裡,一個人辦事辦不成了,因為某一世風變異了,人物進入禮崩樂壞的危機中,最終以某種委婉的方式將要消亡的東西保留下來。雖然永遠無法回到最佳狀態,但「退而求其次」,好在沒有消亡、沒有變質,只是稍稍走了點樣,勉強欣慰--這是我設想的武俠片的故事模式。
-徐皓峰,〈無道之器:武俠電影與傳統文化〉,《刀與星辰》,頁12。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新賤民階級

隨著最新式的生理醫學檢驗產生,有可能創造出一個終生為賤民的新階級,即未來的愛滋病患者。但現代醫學檢查手段的勝利帶來疾病觀念的極度膨脹,其結果看起來也似乎是返回過去醫學必勝信念產生的時代,那時,疾病是數不勝數的,是神祕的,而由重病發展到死亡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像現在,雖然存在醫學上的失誤或失敗,但這一過程被認為是可以改變的)。
-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頁143-144。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memo]科幻、奇幻與《複眼人》講座


Literary Wonderlands:科幻、奇幻與《複眼人》講座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閱樂書店 
時間:7/9(六)15:00-17:00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喬伊斯.卡洛.奧茲《黑桃J》

我們站在斷崖邊。我們俯視深淵
——越來越頭暈想吐,面對危險,
我們立即的反應是退縮,於是沒來由地,我們活了下來。

—埃德加‧愛倫‧坡,《悖理的惡魔》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疾病的隱喻

我相信,隱喻和迷思能致人於死地(例如,它們使患者對諸如化療一類有效的治療方式產生一種非理性的恐懼,而強化了對諸如食療和心理療法這類完全無用的治療方法的迷信)。我想為患者和照料他們的人提供一種方法,來消除這些隱喻、障礙。我希望勸說那些心懷恐懼的患者去看醫生或停看庸醫,改看能給予患者適當照料、稱職的醫生。要正視癌症,就當它不過是一種病而已--儘管是一種重病,但也不過是一種病而已。它不是上蒼降下的災禍,不是老天拋下的懲罰,不是羞於啟齒的東西。它沒有「意義」。也未未必是一紙死亡判決(有關癌症的那些神祕說法之一是:癌症=死亡)。《疾病的隱喻》不僅是一篇辯駁文,而且也是一篇忠告。我在說的是,讓你的醫生告訴你實情;做一個知情的、積極配合的患者;為自己找到良好的治療方法,因為良好的治療方法的確存在(夾雜在那些廣為流傳的不適當的治療方法中間)。
-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頁120-121。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讀詩]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關於傾盆的離別
滿街落葉與光照漸短的規則
即使我不斷追著往事
也不再遇見你了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我的靈魂依附在上面
是那麼容易散落

-鯨向海,《精神病院》,頁29。

炎燒


酸苦澀卡在頸子
世界嚐起來
充滿毀滅的味道

腦中警示音響起
末日影像持續放映
聽不見救贖的鐘聲

萬分之一的日子
憂慮與淚水排不去
父親十來年的痛

無法在汗水中驚醒
如海潮般的夢
隨著浪離岸而去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有所得,有所失

無論活長或活短,我都活在當下,此時此刻。我想要的是,除了活得久以外,還知道另有其他事物可以指望。我想知道的是,沒有必要逃避受苦和死亡的念頭,但讓這些念頭佔太多的時間和空間同樣也沒必要。我要的是,親近生命短暫的認知。然後,在此一認知的光照(或陰影)中,知道如何生活。如何活在當下。這就是我從癌症學到的--它把致命的疾病秀給你看,然後把你吐出來,還給世界,還給你的生活,還給你生活的一切喜樂和甜蜜,而這一切,你現在感覺到的比以前更多。而且你懂得了,有所得,有所失。
-歐文.亞隆,〈去你的,你才得了絕症:向艾麗致敬〉,《一日浮生: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頁235。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身分認同的壓力

事實上,為了拒絕成為法西斯主義者的各種可能性,第一件應該做的事就是,拒絕任何身分認同的壓力。但很遺憾,要避免認同並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在其他所有人都是在勞動市場或土地占領上的競爭者,社會生存面臨威脅的時候。當社會共同體受到攻擊,大家無法根據自身利益與政治權利而被組織起來,特別是社會連帶關係薄弱或完全被打破時,也很難避免認同問題。在這些情形裡,在一大堆認同歸屬的幻影中,人們體認到,必須找到一個認同點的必要性,但弔詭的是,除非攻擊其他團體,否則就無法建立認同歸屬。
-法蘭克‧貝拉迪(Franco Bifo Berardi),《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頁144。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當代生活的不穩定性

有很多證據顯示,溝通體驗的變化正在同理心(自閉趨勢)與感性(對別人的現身敏感度鈍化)的領域,造成反常現象。而這種心理與語言互動關係的變化,也可能與當代生活的不穩定有關。不穩定性(Precariousness)不只存在於去疆域化時代的全球勞動環境,也意味著社會整體的分裂、自我認知與時間認知的裂解。時間不再屬於每一個個人,資本家也不再購買每一個人的人生;更精確地說,人從工作場所中被移除,時間變得零碎且與個人無關,可以被資本家取得,也可以被以網路相連的機器重新組合。尤其是與資訊與想像力工作有關的認知工作者,特別受到不穩定性原則的影響。無形且純資訊性的工作,根本不必設置在實體的空間,而且,在網際網路的抽象空間中,也可以被轉移、拆解、分割,最後再重組。
—法蘭克‧貝拉迪(Franco Bifo Berardi),《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頁77-78。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換季


天氣轉眼之間,就熱得像火爐。聽說今年梅雨遲到,所以端午前的六月天才會有這等藍天白雲與炙熱難忍的氣溫。我是不了解天龍,不了解氣侯的歷史,不過冬天和夏天之間只差一天或半天,真的叫我的身體承受不了。

今天在路上看到賣烤地瓜的阿伯開始賣起「叭噗」,夏天真的來了。再繼續烤地瓜,應該很難生活吧。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讀詩]一件一定不會被相信的事

林季鋼〈一件一定不會被相信的事〉 冥王不再是行星了 縱使這些年來 他從未為誰停下    島嶼最後的象龜 終於學會在沙灘上寫自己的名字 海浪來送行之後 就再也沒有人記得    有一些人為了自己停下來 安安靜靜成了恆星 你還來不及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就被海浪帶往更深的地方    跟十年前的自己說 對不起 請原諒我 一件一定不會被相信的事 你竟然還是活了下來   -《餘人》,頁003-004。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理想與現實

最想成為爐石裡的獵人
可以召喚動物為伙伴
或攻或守
都能成就榮耀
在殘酷現實裡卻是
手牌不足的薩滿
想靠嗜血反敗為勝
一次次困死
在自己入不敷出的手下

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寬恕與赦罪

犯罪和蓄意的惡行是很少見的,甚至比善行更罕見;根據耶穌的說法,上帝會在末日審判上處理它們,那不屬於塵世的事,而末日審判的重點也不是寬恕,而是正義的「報應」(apodounai)。但是過犯是每天都發生的事,那是由於行動在關係網裡不斷建立新關係,它需要寬恕、赦罪,人才能從他無意中所做的事裡得到赦罪而繼續生活。唯有不斷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相互赦罪,人才能一直是個自由的行為者,唯有隨時都願意改變他們的心意而重新開始,他們才能被付託足以啟動新事物的偉大能力。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332。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嵌入世界

藉由語詞和行為,我們把自己嵌進人類世界,這個嵌入就像第二次誕生,我們在其中證實且承擔我們最初的身體外型的明顯事實。這個嵌入並不是如勞動一般迫於生計,也不是像工作那樣基於效益考量。它或許是受到我們想要躋身其中的人們的刺激,但從來都不受他們制約;它們發源自一個起點,當我們出生時,這個起點就來到世界,而我們更以自己的主動性創造了新的起點以回應它。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264。

平等和分別的雙重性格

人類的多元性,作為行動和言說的基本條件,有平等和分別的雙重性格。如果人不是平等的,他們就沒有辦法互相理解,也不能了解他們的前人,更不能規劃未來,預見後人的種種需求。如果人不是有分別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不能有別於其他在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的人,那麼他們就沒有必要言說或行動以了解彼此。只要以記號或聲音以傳達直接而相同的需求就夠了。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262-263。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詩的材料是語言,它似乎是最人性的、最不具世界性的藝術,其最終產物一直最接近原本啟發它的思想。詩的耐久性是透過濃縮產生的,因而彷彿密度和濃度最高的語言就是詩的語言。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248。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普遍不幸福的社會

令人憂心忡忡的事實真相在於,近代世界對於生活所需大獲全勝,必須歸因於勞動的解放,也就是說,「勞動的動物」獲准占有公共領域;然而只要「勞動的動物」一直占有它,就不會有真正的公共領域,而只是公開展示的種種私人活動而已。其結果就是說好聽一點的大眾文化,而它根深柢固的困擾就是普遍的不幸福,一方面是由勞動和消費之間存在著很有問題的平衡,另一方面則是「勞動的動物」對於一種幸福的固執要求,而唯有耗竭和再生、痛苦和它的緩解之間的生命歷程可以獲致完美的平衡,才有可能得到那樣的幸福。對於幸福的普遍要求和我們社會裡無所不在的不幸福(它們是一體的兩面的),是個最有說服力的徵兆,代表著我們已經開始生活在沒有足夠的勞動使其滿足的勞動社會裡。因為只有「勞動的動物」,既不是工匠也不是「行動人」,才要求「幸福」,或者認為凡人可以是幸福的。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194-195。

消費者的社會

近代世界的勞動解放不只不會引領所有人走進自由的時代,相反的,它會迫使所有人臣服於生活所需,而馬克思早就看到這個危險,他主張說,革命的目標不會是那早已經達成的勞動階級的解放,而必須是將人從勞動中解放出來。乍看下,這個目標似乎是個烏托邦,而且是在馬克思的學說裡唯一可以說是烏托邦的元素。用馬克思自己的話說,從勞動中的解放,就是從生活所需解放出來,而這最終意味著也要從消費中的解放,也就是和自然的物質變換,而那正是人類生活的條件。然而過去幾十年以來的發展,尤其是自動化的日新月異所開啟的種種可能性,讓我們有理由懷疑昨日的烏托邦會不會成為明日的現實,使得人類生活的動力所繫的自然循環裡本有的「辛勞和煩惱」,最終只剩下消費的活動。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頁192。

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Bvs與英雄內戰

聽到好些朋友看完上月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與這週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之後說:兩部片要討論的東西其實是一樣的...。

兩部我都看了,但我覺得它們企圖討論的東西不完全一樣(雖然反派都是利用仇恨和英雄的人性弱點讓他們打起來,但讓兩方打起來的重點對我來說是不太一樣的)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核心議題應該是從漫畫「不義聯盟」與「超人:鋼鐵英雄」延伸而來的「神與人」的哲學問題。蝙蝠俠作為一個人類(雖然有好腦袋、強大的裝備與訓練,但他仍是個人類),面對超人力量產生的憂慮與恐懼。超人的問題則是:全然全善的他面對最重要的愛人與親人生命受到威脅的狀況,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在「不義聯盟」的脈絡中,這兩個問題最終變成「拯救與自由」的問題,但在電影的脈絡中,只呈現出「超人力量的危險性」(絕對力量的危險性),而以賜死超人(神)帶出人類的可能性。因為這樣的結局,使得BvS對「神與人」問題沒有很徹底的討論,而更像是為之後「正義聯盟」的組成鋪路。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討論的則是「力量是否需要被政府管控」的問題。這些英雄沒有一個人擁有像超人那樣子的能力,他們充滿人性也都有明顯的弱點。英雄們的選擇不是一種哲學問題,也不是義氣之爭,而是從他們每一個人生命經驗而作出的選擇(可以說是一種政治立場)。正像預告裡美國隊長所說:「我們並不完美,但我們卻是最能控制自己能力的人。」美國隊長知道政府內部可能被九頭蛇之類的組織滲透,一旦他們無法自由行動就幾乎失去探求真相與維持正義的能力。另一立場的鋼鐵人沒有像美國隊長那樣對政府內部問題有極深的體悟,且於公於私他都感到虧欠(有極深的罪惡感),因此他選擇簽定協議,讓自己變成被規範監控的對象(但事實上,他自己並不一定會管政府...呃)。最後看起來鋼鐵人依然是復仇者聯盟的核心(本來就是如此),而美國隊長則是自由卻與政府站到對立面的一方。

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明天會更好?

我們看到的事實是,當苦難發生的時候,一般順理成章的情況,是「明天會更壞」,而不是明天會更好。當你斷了雙腳,你就不能上班。結果,就是儘管你雖然拿到了一點撫恤金作為補償,但你始終會發現,公司是打算不要你的了,其他人漸漸取代了你的職責。最後,你失去了工作。沒有了工作、又殘廢、醫療開支又大、經濟又有壓力,你本來安舒的幸福家庭從此就陷入一個又一個的困境之中。你妻子要出外重新找工作維持家計,你自己留在家中申請了很多職位,都因為你的腿和傷殘而不被錄用。於是,你的心情變得越來越差,脾氣也越來越壞。妻子下班回來的時候,也很辛苦很疲乏,兩個人的吵架就多了。你的孩子們以往從沒有見過你們這樣的衝突,覺得家不成家,於是剛踏進青少年期的兒子也就不想回家,你的女兒也厭惡了家庭的吵鬧。他們開始在街上流連,不再喜歡讀書,情緒很波動,甚至離家出走......我這樣的一直說下去,不是想要詛咒你,而是想說出一個事實:通常有苦難發生的時候,明天應該是更壞的!因為一個連著一個的苦難,都是有連帶性的。如果有苦難的發生,明天竟然不會是更壞的話,已經是僥幸、值得感恩了。我們怎麼可以隨便用一種逃避的心熊,去相信「明天會更好」?
溫偉耀,《上帝與人間的苦難》,頁48-49。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錯」與「受苦」並不是必然對稱的

還有,另外一個世間的事實,是做錯的程度和因此而受苦的結果程度,不一定是相對稱的。我們時常希望我做的小錯,得到的是小小的後遺症的痛苦;如果我做大錯,我就活該得到沉重的痛楚作為後遺症。其實,我告訴你,你看看這個現實世間所發生的事情,這種錯與苦的「對稱律」,並不存在,你小小的錯誤,卻可以帶來非常沉重的痛苦。

—溫偉耀,《上帝與人間的苦難》,頁46。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一人做事一人當?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沒做錯事的人,但因為其他人做了錯事而連累他/她受到傷害?中國人經常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認為這句話其實是最錯的。誰告訴你這個世界上可以一人做事,一個人自己去承擔?一人做事,很多人要替你承擔後果,而你不也是一直在承擔著其他人所做的錯事的後果和痛苦嗎?我們許多人仍然承擔著他們父母所做的錯事,他們的國家、政府領導人決策上做的錯事,承擔著人類因為現代科技文明所產生出來的破壞的後遺症。一人做事怎會一人當呢?我們每一個人都落在做錯事而互相連累的網絡之中。

—溫偉耀,《上帝與人間的苦難》,頁45-46。

2016年4月22日 星期五

三浦紫苑《木暮莊物語》

如果說謊的話,會有沙子的味道。
如果搞外遇的話,會有泥土的味道。
-〈謊言的味道〉,《木暮莊物語》,頁272。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讀詩]本格派論文檢索。

眾多屍體
同一系列
全都屬於
密室殺人案件

從死亡時間
從犯案手法
從作案凶器
從過程
從動機
我大膽推斷這是
同一個犯人所為

萬萬沒想到
受害者家屬
會出面提供
不在場證明

名偵探柯南說
真相只有一個

指導教授則說
學位只有一個

 —陳柏伶,〈本格派論文寫作。〉,《冰能》,頁172-173。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詭異檸檬日

顧店圓山...喝檸檬水,吃加檸檬的河粉...畢店之前還因一位客人吃了「小雷蒙」(檸檬口味的餅乾)。我想到的卻盡是鄭聖勳的「檸檬檸檬檸檬檸檬/你說的檸檬好好聽。」(收在《少女詩篇》裡的〈檸檬〉)
一邊讀黃宜君的《流離》、愛特伍的《死亡之手愛上你》...有一種很詭異的感覺。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對傷害的看法

我意識到我拒絕面對這個世界己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十年來傷害沒有停止發生,我也仍然必須努力地自我提醒,盡力維持表面上與他人無異的正常生活。我現在發現,這一切無所謂好壞,我也可以不再受困於過去的記憶;只是某一部分的我就此毀壞,而我學會了以不完整的生命繼續活下去。
雖然和世上的一切戰爭,災難,種族屠殺,女性迫害相比,我的遭遇根本微不足道。
-黃宜君,〈對傷害的看法〉,《流離》,頁52-53。
 

2016年4月8日 星期五

憂鬱症與壓力

壓力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近來的研究顯示,遺傳是唯一造成憂鬱症的因素,其他像離婚、生病或親人去世等壓力,只會讓具有遺傳因子而容易得憂鬱症的人發病。觸發憂鬱症的壓力源通常都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而非像在交通顛峰時間通勤這種日常生活瑣事。即使是正面的事件,例如威廉的升遷,也可能是造成憂鬱症的壓力源。所有人生中的改變,無論正面或負面,也都會造成壓力。因此,對生理上比較容易得憂鬱症的人來說,人生中發生的轉變折往往會導致憂鬱症。其他影響憂鬱症發生的因素還包括缺乏社會支援、覺得與世隔絕、認為自己孤立無援。然而,在許多案例中憂鬱症發生得很突然,沒有明顯的壓力源。專家認為這種缺乏心理壓力促成的憂鬱症擁有較強的生理化學作用,即使沒有外在壓力時也會發作。
-Laura Epstein Rosen、Xavier Francisco Amador合著,《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When Someone You Love Is Depressed》,頁41-42。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身體小記2

今天睡到十點,但脖子中間的疼痛沒有消失,跟姐姐聊過之後,決定還是要去看一下醫生。原本還不曉得要看什麼科,後來聽老闆娘推薦店附近的小兒科家醫科診所(她說她一直都是在那裡看)。跟醫生口述了疼痛的位置,醫生以光照一下喉嚨,用手壓了一下,就說是發炎。我問什麼發炎,他說是軟組織。接著測了體溫和呼吸,問了睡眠的時間和狀況,就說拿藥回去吃,並提醒我要早睡...。

果然是睡眠,需要品質良好的睡眠啊!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身體小記

下巴接近脖子處,今天下午工作時莫名奇妙地痛起來。依據過去經驗加上網google,初步認定為淋巴腺發炎(自己猜的,也許不甚準確)。再觀察個兩天,若沒好轉,應該會去就醫。目前回想這幾天的惡作息與飲食,大約引起自己身體反抗...。弱身體,必定要留心。之後千萬不要甜冷飲過量,失眠更要小心,咖啡因攝取量需要控制....。

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什麼是憂鬱症

對不同的人來說,憂鬱症這個名詞的意義也不大相同。在日常生活的對話裡,很多人以「我覺得很憂鬱」來形容暫時的心情沮喪.這種一時的心情沮喪,亦即情緒低潮(dysphoric mood states),並非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指的「憂鬱症」。憂鬱症是指一連串徵兆和症狀,明顯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作息,並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遇到像結束一段感情、工作不如意或衝突無法解決等常見問題時,很自然會心情不佳。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情緒低潮,暫時出現一些憂鬱症狀,但通常依舊可以正常作息,毋需治療便可恢復。真正的憂鬱症維持得比較久,症狀比較極端,絕大多數需要治療才能恢復.它影響一個人的感覺、想法、行為和生理機能。
-Laura Epstein Rosen、Xavier Francisco Amador合著,《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When Someone You Love Is Depressed》,頁38。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B v S

1.昨天去看晚場之後,總算明白為什麼首二日看到不少人打卡拍相片,卻不見人分享心得...。
2.這場屁股下巴與屁股下巴的對決,結果最讓人(指自己)興奮的是復古(根本從古代走來吧)女超人大展身手(加上她自備的出場音樂)。
3.電影偏向嚴肅認真,兩個半小時想要交待的東西好像有點太多,但特效打鬥又不能少...,整體給我的感覺沒有很理想,不過它想傳達的東西(缺少黑暗面的超人與擅用人性黑暗的蝙蝠俠,他們兩者與世界的關係),倒是有點意思。
4.大概是為了突顯蝙蝠俠與超人特質的不同吧...,總覺得兩方的能力和優缺點都被無限放大了,到了有點死板的地步。(雖然人本來就有優缺點,但配合劇情需要強化呈現之後...還是有點奇怪啊)。
5.整部片的設定就是反派瘋子的智商超高,把所有人當白痴在耍(但他大概也是整部片最有喜感的人)。

[讀詩]末日

星期二
被工地裡的鋤具挖得全身是洞
 
星期二
沒有你的消息
我不需要今天
好想對你慌張的說著種種言不及義的事
好想聞聞你的味道
好想聽聽你的聲音
好害怕得漸漸學會很多個不需要的今天
 
原來你不會那麼想和我吃晚飯
原來你不會那麼想有我在身邊
 
星期二
和店員說謝謝
和同事問好
和同事說再見
和店員說謝謝
 
原來你不會打電話給我
原來你不會打電話給我
原來你不會打電話給我
星期二
絕望不已的發現
 
我動之以情
你待之以禮
 
又是
絕望不已的發現
 
世界
兇險依舊
而我
醜陋如昔


鄭聖勳,〈末日〉,《少女詩篇》。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讀詩]少女詩篇

我不會用別種方式愛。
就算另外一半的身體也壞掉了
還是不會用別種方式愛

我是髒的
但你讓我變成少女
懷抱著野人獻曝的喜悅
我是髒的
少女詩篇

-鄭聖勳,《少女詩篇》,頁128-129 。

[讀詩]上面

若是你站在比我高兩階的樓梯
偷偷往上看
就可以看到你的可口的下唇的弧線
紅了臉以後
就可以看到你的胸口和被你的胸口撐開的襯衫釦子的
緩緩起伏

若是你站在比我高兩階的樓梯
就聽不太清楚你跟我說的話了
但我們應該一輩子都這麼聊天

想要送
兩個台階高的靴子給你,
情不自禁的沈迷於完美身高差
還有
在你下面

 -鄭聖勳,《少女詩篇》,頁42-43。

[讀詩]家庭主婦的快樂

綁起家裡的垃圾袋好快樂
洗你夾過菜的盤子好快樂

裝作鎮定的叼著菸
但心裏撲通撲通的

我不能掃得太乾淨
不然女主人回來會有點失落
我想她也很想掃家裡的地

羨慕牆角的灰塵
掃起來的時候有點不忍心,
它們原本可以在家裡比我多待幾天

 —鄭聖勳,《少女詩篇》,頁26-27。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試著列一個...最愛片單

持續更新中的最愛片單:

芬妮與亞歷山大 Fanny and Alexander 1982 
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 Women on the Verge of a Nervous Breakdown Mujeres 1987
囍宴 The Wedding Banquet 1992
重慶森林 Chungking express 1994
白色情迷 Three Colors: White 1994
麻將 Mahjong 1996
我的母親 Todo Sobre MiMadre 2000
記憶拼圖 Memento 2000
一一 Yi yi 2000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Amelie 2001
原罪犯 Oldboy 2003
陰森林 Village 2004
鬼影 Shutter 2004
面子 Saving Face 2005
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王牌冤家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2004
玩美女人 Volver 2006
竊聽風暴 The Lives of Others 2006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2006
橫山家之味 Still Walking 2008
血色入侵Let The Right One In 2008
聽說 Hear Me 2009
刺蝟優雅 Le herisson 2009
蝙蝠:血色情慾 Thirst 2009
非誠勿擾2 If you are the one2 2010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2010
女朋友。男朋友 GF。BF 2012
客製化女神 Ruby Sparks 2012
慾謀 Stoker 2013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2013
雲端情人 Her 2013
真愛每一天 About Time 2013
派特的幸福劇本 The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3
屍控一夜情 Contracted 2013
親愛媽咪 Mommy 2014
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 2014
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 2015
探訪 The Visit 2015
單身動物園 The Lobster 2015
師父 The Master 2015
八惡人 The Hateful Eight 2016
下女的誘惑 The Handmaiden 2016
意外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2017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雙瞳

聽說二十一世紀初是台灣電影最低靡的幾年(更別說那時候的我根本還不太看電影...)。沒想到在那個時候,台灣有這麼一部現在看來都不遜色的片!
如果不是在小野那本《翻滾吧,台灣電影》裡,看到魏德聖談到《雙瞳》,我應該會就這麼錯過它。片子有我們熟悉的厲害演員,很台灣的場景、挺有意思的設定和劇情,還有FBI作為對照組,音效、運鏡和敍事也沒話說。
魏德聖說他是因為參與這部片,才有膽敢把片子做大(也才有之後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雖然魏導想說的故事與《雙瞳》並不相同,但看完這片,我會相信他說的話。
喜歡台灣電影的人,有空找來看啊!
p.s.我看的是DVD的未刪完整版,據說比院線版更好!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村上春樹《身為職業小說家》

我不確定村上的書迷能從這本書得到什麼新鮮的東西(大概只有後面幾回,關於「學校」、「角色」和「他在美國的發展」有一些新東西...。前面講創作核心的部分,或多或少都在他之前的隨筆、訪談中談過了。就像〈後記〉所說,他自己有意識到這些重復,不過要跳過完全不談,也很奇怪)。不過,如果是對村上這個人或對寫小說這件事感興趣的人,也許會覺得有意思。可若是沒讀過村上的小說(或是讀了很不喜歡)的人,還是不要看這書的好...,否則大概會覺得他是個厚臉皮、媚外又自戀的大叔吧!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最後一篇回憶河合隼雄先生的文章(正好是全書唯一公開朗讀過的一篇)。其他的十來篇,都說不上喜歡不喜歡,只是順順讀過去,然後點點頭表示同意...。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班雅明.史坦《心靈映寫師》

故事不只發生一次,
而是有多少人觀察,
就有多少個版本。
故事只存在於見證者的感知之中。
-《心靈映寫師》,頁219。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讀詩]青蛙

穿紫色衣服的男人走上來了
在橘子色和寶藍的男人之間
他們站著,說話,交換意見
然後跳舞
女人在稍遠處,抽煙
想到長久以來
他們之間
共同的主題
跳舞並不能證明什麼
尤其是他們裝飾繁複的舞衣
觸動她不快的回憶
當一個吻
使他們都變成青蛙時
他們却以為 一切
都是意識形態的緣故

-夏宇,〈青蛙〉,《備忘錄》,頁131-132。

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讀詩]死去的男人遺留下的東西

死去的男人遺留下的東西
是妻子和一個孩子
其他什麼也沒被留下
一塊墓地也沒被留下

死去的女人遺留下的東西
是一朵枯萎的花和一個孩子
其他什麼也沒被留下
一件衣服也沒被留下

死去的孩子遺留下的東西
是扭傷的腳和乾掉的淚水
其他什麼也沒被留下
一個回憶也沒被留下

死去的士兵遺留下的東西
是壞掉的槍和傾斜變形的地球
其他什麼也沒被留下
一個和平也沒被留下

死去的他們遺留下的東西
是活著的我和你
其他誰都沒留下
其他誰都沒留下

死去的歷史遺留下的東西
是輝煌的今天和將要到來的明天
其他什麼也沒留下
其他什麼也沒留下

-谷川俊太郎,〈死去的男人遺留下的東西〉,《詩選》,頁76-78。

2016年2月15日 星期一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

身邊不少人都買了這本小說,但好像沒見著什麼人讀完或分享。我也是拖了好久,到上週才決心要開吃。花了超過一週的時間,慢慢啃食,終於在昨日閱畢。 我喜歡吳明益是從讀了朋友推薦的《蝶道》開始,後來繼續讀了《家離水邊那麼近》和《天橋上的魔術師》,只是一直沒能夠讀他的長篇作品。一直到這本《單車失竊記》。 它是一本關於時間、歷史、記憶與老東西的小說。透過主角尋找父親的幸福牌腳踏車的事與記述台灣鐵馬的故事,帶我們從現代回到過去,感受老一代人的生命經驗、世界觀,並從中看見自己。就像作者在後記所說,這是本向我們未曾經歷的時代與某些經歷致意的小說。 很難說從這本小說裡得到什麼,但我喜歡這本小說,它讓我聯想到許多其他的文本,並帶我進入許多過去不曾知道的老台灣世界。

2016年2月10日 星期三

讓人浮躁的盲目感

在那個絕望裡不知道為什麼阿巴斯想起一個旁遮普兵團營長的日記,描寫敗退的士兵情緒低落的原因,不是因為敵軍大隊已經來到,而是等了半天,公路上卻沒有一點動靜。叢林的隔音效果更強化了地面的死寂,那種死寂讓人浮躁,也讓人感到一種盲目感。那盲目感是他一生中見過的真正的恐怖。阿巴斯事後想,如果不是曾經騎行過那片叢林,他完全無法理解什麼叫做「叢林的隔音效果強化了地面的死寂」,也不會理解什麼叫「讓人浮躁的盲目感」。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頁187。

2016年2月8日 星期一

達明.赫斯特

我曾在一支錄影帶裡看過以叛逆、挑釁聞名的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介紹。赫斯特曾在倫敦辦了一個名為「愛的進與出」(In and Out of Love)的個展,當時他先放了數百隻蝴蝶在展覽室中,任其飛舞、產卵,直到死去。之後赫斯特用他們的屍體,拼貼成兩幅如教堂彩繪窗的圖樣,分別是「蛻變-生命之冠」(Disintegration - The Crown of Life)與「觀察-正義之冠」(Observation - The Crown of Justice)。那作品完全沒有帶給我美感的經驗,但他讓我想起了,所有人類意識的狂熱病,殺死的生命總數,絕對不亞於瘟疫這件事。蛻變與觀察,生命與正義。
我對赫斯特的作品無感,但很喜歡他的作品名稱。赫斯特最知名的一件作品,就是用防腐藥在玻璃櫃裡,保存了一尾十八英呎長的虎鯊,這件作品讓赫斯特成為在世作品最高價的藝術家之一。他把這件作品稱為《生者對死者的無動於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頁120-121。

***
 (圖片來自網路)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閱讀小說的基本法則

我想起小說家艾可(Umberto Eco)曾經說,閱讀小說時的基本法則是,讀者必須心照不宣地接受一個虛構約定,你得把懷疑收起來,相信小說家構造的建築。讀者必須知道,書裡的敘事是個想像的故事,但卻也不可因此認定作者在說謊,要假裝書中所述都曾真的發生過。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頁47-48。

犧牲與愛

許久之後我才約略懂得,我的母親口中「犧牲=愛」,這是她一輩子教會我的最深沉、最嚴肅,也最隱晦難解的等式。這使得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很怕講出,或者聽到「愛」這個字。因為當「愛」出現,與之對稱的「犠牲」也就出現了。如果有人為你犠牲並不會讓你感到雀躍,同樣地,當你為別人犧牲的時候,也經常不是為了什麼值得歡慶之事。犧牲是愛的證明,而愛是犠牲的結果,反之亦然。我在想,這會不會是我始終難以問口講「我愛妳」的緣故?
-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頁20。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703


這裡的空間獨立
於世界之外

外面的陽光
與我們無關

沒有綠色植物
禁絕小孩與毛小孩

醫生與謢士的巡房
成為作息的基準

我們試著以最舒適的姿式
在此生活

清醒的時候必需一再確認
外面世界存不存在

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雲端大腦時代》

我對網路科技的看法,原屬較悲觀的一群人(雖然我掛在網上時間很長)。這本書成功說服我,調整了我的看法(也不是說就此變成一個對科技樂觀的人,但接受作者提出的觀點,像是我們本來就不是在孤立狀態下記憶,把記憶外包給信任的人是我是一直在做的事。手機或電腦等工具幫助我們天生不擅長的記憶,使我們能夠多一些心思在其他重要的事上。這也許不是件壞事。)。
無論是悲觀或樂觀,世界都不會造著人所預期地發展,而且改變已經在小至個人、大至族群國家的議題中發生。因此真正的問題也許是:如何去理解這些科技、理解它們的運作方式、熟悉它們的特點、聰明地與它們合作。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memo]親密配對的思考過程

我們不是在孤立的狀態下記憶,而這是件好事。「相當簡單明白的是,我們在自己的心靈之外做的紀錄,似乎跟心靈之內一樣多,」魏格納這麼寫過。在資訊位於你信任的某人腦中時,這是個心智擴充器:「能夠交互記憶事情的伴侶,各自的個別記憶儲存可以提供並接受的資訊量,遠比他們在其他狀況下運用的更廣泛得多。」
就像魏格納用一個可愛的句子描述的一樣,這些是「親密配對的思考過程」。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143。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memo]衍生效應

寫下某些事情,還有其他認知上的有益效果。其中之一,就是這樣做會增強你的記憶裡:寫到某件事情,你就會記得比較清楚,這就是所謂的「衍生效應」。早期的證據是在一九七八年出現的,當時兩位心理學家測試人對字詞的記性,比較他們寫下來的字跟只是讀過的字,哪一種記得比較牢。結果把字寫下來的人獲勝。寫下字詞的人記得的東西,比只是讀過那些字的人更清楚--這可能是因為自己產出那些文字,「要付出的認知努力超過閱讀,而多花的力氣增進了記憶能力」,研究人員這麼寫道。數十年來,大學生都在利用這種效應,當成一種讀書技巧:如果你逼自己寫下你知道的事情,你就比較能夠留住那些材料。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70。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memo]新工具帶來的偏好影響

每工具都形塑了我們的思考方式,還有我們在思考什麼。印出來的字幫忙把我們的認知過程變成線性而抽象的,同時還能大大擴增我們的知識儲藏量。報紙讓世界縮小了;然後電報又更大幅度地縮小世界。對於每一種創新,文化預言家都在爭論,我們面對的是另一個科技上的世界末日,還是烏托邦。你諮詢不同的維多利亞時代知識份子,就有不同的看法:電報不是即將引進一個世界和平的紀元(「古老的偏見與敵意理應不可能繼續存在了。」查爾斯.F.布里格斯與奧古斯特.馬佛利克就如此歌頌),就是會讓我們溺斃在瑣碎蠢事構成的藻海裡(「我們渴望在大西洋下鑽通一條隧道......不過,或許將要滲入美國那隻翻飛招風耳裡的第一則新聞,是阿德蕾公主得了百日咳。」梭羅這麼認為)。當然,沒有一個預測完全命中,然而也沒有一個預測徹底錯誤。有一件事是世界末日論者與烏托邦論者都了解並同意的,就是每個新科技都把我們推向新的行為型態,同時也把我們推離舊有的、熟悉的行為模式。哈洛.因尼斯,他是影響麥克魯漢的知性導師,雖然不像他的弟小那麼有名,卻可能更有意思,他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新工具帶來的偏好影響」。與新科技共生,表示了解它們怎麼樣讓日常生活的方向有所偏移。

-克萊夫.湯普森,《雲端大腦時代》,頁16-17。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讀詩]你不能夠掩埋噩夢

你不能夠掩埋噩夢像三具屍體
當你丟下鐵鏟,轉身離開
你不能夠微笑並且安慰自己:
「天啊,我已經將它掩埋--」

因為它會回來,像三具屍體
破土而出,當你的心日漸衰弱
或者它是一片綠草,以嬰兒的哭聲
包圍你的杯碗和床笫

-孫維民,〈你不能夠掩埋噩夢〉,《拜波之塔》,頁120。

***
分享孫維民的《拜波之塔》到此。算是滿喜歡他的詩,只是目前只讀有河重印的這集。也許之後該找他其他詩集來讀讀。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讀詩]病

我是有病的
正如每一個人
正如每一棵樹
豢養著蟲豸

正如每一顆果實
不停地腐爛
從枝幹到藤蔓
從葡萄到芒果

從北方到南方
正如每一陣風
不斷地旋轉
從市場到車站

正如每一枝燭火
從黃婚到閣樓
從地窖到破曉
隨時可以熄滅

從沼澤到麥田
正如每一條蛇
從秋天到夏天
以腹部行走

從孟買到里約
正如每一尾魚,缺少
眨動的眼瞼
從黑海到紅海

正如每一艘船
從冰島到剛果
秘密地浸蝕,滲漏
駛向唯一的港口

從土桑到和闐
正如每一隻禿鷹
掠過岩石和綠洲
向屍體聚集

正如每一個嬰兒
絕望地哭泣
當它降生,從子宮
的樂園到虛空

我是有病的
正如每一個人
從未來到古代
必要死亡


孫維民,〈病〉,《拜波之塔》,頁108-111。

《天國好生活》

上上週末把司傑恩《天國好生活》讀完。這本前年七月出書,我在前年參加楊腓力講座時,從朋友那得知。在校園翻過之後,覺得是一本關於「靈性操練」的書,而沒有把它帶回家(因為那時候高雄團契剛讀了魏樂德《靈性操練真諦》,寫法讓人覺得有距離,讀來無趣)。

今年又聽朋友說明了這書的概念,知道它是背景是衛理宗一派的思想,不同於正統改革宗「唯獨恩典」、「唯獨信心」的理念,他們更重視基督徒現世的生活(成聖生活)。這本書則認為「天國就在這裡」,福音就是讓天國臨到我們,登山寶訓和聖經則是天國生活的指導。

我不確定我能接受這樣的觀念多少,但我覺得這本書滿值得一看。

首先是它明顯比魏樂德《靈性操練真諦》好看,沒有太多論辯,而是從日常生活的經驗出發,去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靈修、以及怎樣的生活是天國的生活。

其次是作者確實注意到現實生活中的各樣困惑,無論是媒體、思潮、社會價值或是我們人性中的軟弱,都使我們時時處在衝突或矛盾之中。因此他重視這些問題,試圖調整我們的想法和態度。

最後是這本書附有「操練」和「討論」的部分(雖然我自己讀,這部分幾乎不會用到),感覺得適合在小組團契中跟大家討論(就算是意見不一,有接受有反對他想法的狀況,也會很有趣)。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葉問3

上週才補看了葉問第一集和第二集,今天馬上接看《葉問3》。看完第二集的時候,覺得劇組好像想要結束在那裡;看了第三集,則以為第三集真是拍對了。
第一集對日本人,第二集對英國人(如果我沒誤會的話,應該是對英國人),第三集則是對自己人(詠春對詠春)。賣點有永遠無敵的甄子丹、特別演出的拳王泰臣和李小龍(廢話,當然不是本尊),以及實在吸睛的張晉(如某人所說是新一代武打明星),但撇開這些讓人喜愛的演員和那精彩的打鬥(雖然我不懂,但真的好看,營造出的緊張感與每個角色的功夫特性、力量與速度,都讓人無法不喜歡),這電影講述葉問面對家庭和社會的態度本身就值得一看。
我想這系列應該沒有對歷史很考究,但呈現出香港的氛圍卻很合乎我們的理解。

[讀詩]如果我能撥動時間的針臂

如果我能撥動時鐘的針臂回到絕望以前
如果我能呼喚失散的雲朵和夢
如果飛逝的鳥雀降落昨天的河岸
快樂地歌唱。如果我能發現
一條秘密的小徑,一扇大門--
如果墜地的果實終於腐爛
凋萎的花瓣不再吐露芬芳
落葉悲泣一如屍體
這些能夠改變

如果我能撥動時鐘巨大的針臂

-孫維民,〈如果我能撥動時間的針臂〉《拜波之塔》,頁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