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暫時

杯子裡的咖啡汙漬

用湯匙輕輕刮開

輕輕地旋轉著杯子

沒有銘謝惠顧

沒有恭喜中獎

慢慢恢復成白色的馬克杯

是此工作唯一的獎賞

*慶祝台北短暫的晴天QQ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無助的人需要有一間自己的廁所

年少時足夠幸運

不懂為何有人需要躱到廁所裡哭

現在才明白

原來只是人需要

一個純然安靜的空間

好好面對自己的情緒

如果有空間剛好可以

讓你面對自己

任何地方都可以

是你的廁所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黃暐婷《少年與時間的洞穴》

 


已經不曉得要從哪裡說起比較恰當。

一兩週前從在出版社做企劃的朋友那裡得知了黃暐婷出新書的消息。她會跟我提起是因為知道我滿喜歡黃暐婷上一本(也是她第一本書)《補霧的人》,並且也因為吳明益去聽了當時的新書分享會。對那場新書分享會的印象很淡薄,但對《補霧的人》印象很深,似乎是拿到之後就一頁接著一頁快速讀完的一本小說。

這樣說可能讓大家誤會。我其實不是太能讀小說的人(自認書讀得不少,但在所有讀過的書中,小說的比例可以說是相當的低),就算有讀過一些小說,大多也是有名的翻譯小說,真的有追的作者嚴格來說只有村上春樹(以前追過一陣子乙一,但後來漸漸也沒有那麼追),加上一個吳明益。現在一年就讀一兩本小說(去年可能就是吳明益的《苦雨之地》、前年可能就是《刺殺騎士團長》之類的)。

我應該是平凡到不行的讀者,西方名著、東方經典的小說,對我來說都太難。即使是現代華文圈裡的小說,我看過且喜歡的小說也只有余華那兩本《活著》、《許觀三賣血記》。我想要推薦這本新書《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的理由只有一個:它真是好看。

昨天去完黃暐婷和陳宗暉在讀字書店的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我已經讀了半本。心底一直擔心會被爆到後面的雷,結果整場分享會就在「大家都很內向」的狀態下,平安地結束。回家後我又接著讀了下去,睡前只剩兩章多,但想隔天還要早起就沒有硬撐把小說讀完。

上班日實在沒時間讀書,但又很想要快點知道後面發展的我,有點勉強地在上下班通勤的時間,把全書讀完,終於鬆了一口氣。連我自己都難以想像,居然會以這麼快的速度讀完這本小說;很想要跟誰分享這本書,但又不曉得要怎麼分享才好。

到作者的臉書上看到她為10/18新書分享會寫的文章第一段:「在寫這本小說的期間,每當有人問我這部小說是關於什麼,我總是支支吾吾答不上來,不然就是從觸動我的那則新聞開始講起,講到1937年台灣改時區的歷史,講到時間隱含的政治性,講到別人都失去耐性。後來我學會一件事,只要有人問起小說主題,我就回答:『愛情故事』。聽到愛情兩個字,幾乎每個人眼睛都亮了。//這本書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也是時間的故事,追尋的故事,成長故事,人情故事⋯⋯。我還沒辦法只用一句話來說,但我願意談一談裡頭交錯的敘事,以及構成這部小說的磚石。」

啊,真的,就是這樣的感覺。也許用「愛情故事」來介紹是最方便的方式,但《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當然「不只是愛情故事」。作者在新書分享會中分享關於整篇小說的奇幻設定「新時」的來源、「故事中的故事」與「虛構人物走入真實世界的情節」,這些都是這故事吸引我這樣一個平凡讀者的地方。

但讀的過程中我最享受的卻是兩位主角的兩種視角與世界。這一點有點像是陳玉勳最近的電影《消失的情人節》給我的感覺(其實在聽新書分享會時,我一直希望有人談到《消失的情人節》,除了一樣以奇幻且獨特的「時間」為題外,對平凡生活的描繪是我以為兩部作品共同的特質),兩位主角在同一時間點對事物的認知有怎樣的差異,使得每一個情節都不只有一個視角和面向,故事因而豐滿生動。

雖然我只是一年讀一本小說的俗人,但我還是想要推薦這本書給「對文學出版」有興趣的人,這本書也許不寫實,但應該可以滿足對「一本小說的形成」感到好奇的讀者。此外就是喜歡有一點奇幻、有一點後設的讀者。這本書會讓我想到《口白人生》、《戀夏500日》、《1Q84》等作品(我不確定你會想到什麼,很有可能跟我想到的不同),但我即便想到很多,它還是很別出心裁,深根台灣的一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少年與時間的洞穴》完全沒有門檻,會讓人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最感動我的LGBTQ+相關作品

 


上週日本來要參加一個聚會,討論主題是[聽音樂/看表演–最感動我的LGBTQ+相關作品],沒想到週六一大早起來,全身沉重、喉嚨開始痛。明明白白的感冒症狀,只好訊息請了假。

一直有在關注[LGBTQ+相關作品],但主要是電影和少部分的文學,音樂和表演反而了解得不多(為此還特別訊息詢問:電影或文學作品可不可以?)。

收到「電影和文學也可以」的回覆後,又認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記錄,發現雖然看得不少,但算得上「感動我」的作品,並不算是特別多(正確來說,「喜歡」的很多,但「令我感動的」不多)。最後決定要分享兩個,一個是幾年前寫過文章、至今依然可以說是最觸動我的電影《女朋友。男朋友》(文章貼在狂熱球電影資訊網:尋找青鳥,畢竟有桂綸鎂和張孝全,知名度算是滿高)。楊雅喆這部電影,評價兩極,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對「家」的描繪和想像。在人生某些階段,我們可能會把愛情當作是愛的全部,為所愛的人付出所有(甚至不求回報),可到另外的階段,我們也許會發現(可能在別人身上發現,也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現),那個「人」或那種「愛」,並不如自己所想像那樣美好。真正可靠、真實、安全的關係,可能早就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可惜的是,人永遠不會一開始就懂,總要經過很多失敗挫折之後,才能漸漸明白過來,而有些人甚至是一輩子都不會懂)。

另一個想分享的是感覺不太有人知道的散文:廖梅璇的〈雙〉(收錄在她的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整篇文章就是作者自己的愛情史,或者可以說「性向探索」的過程(從青春純真的情感、現實關係的發展與憂鬱症長期的折磨)。文章一開始說「雙是我和他,雙是我和她,雙是我自己。」「二十多歲與女友在一起後,我將自己的性傾向定義為雙性戀。」接近尾聲的地方寫到「我曾想過,或許人在生命初始都是雙性戀,什麼性別愛著嬰孩,嬰孩也就回應以愛。在異性戀或同性戀中,多數人不想或不能跨越身體的限制,但也有像我樣的人,踰越觸碰欲望其他可能性,並感到快樂。憂鬱症曾讓我淪為語言上的賤民,恐懼他人質疑我的感受,甚至羞於使用第一人稱,彿我的存在是一種恥辱,但湖與我的愛情開闊了我的視野。在他人眼中逸出常軌的生活裡,我是被愛,被接受的,有資格做一個發聲的主體。」初讀的時候,就很被她的想法所吸。後來我自己的生命,有經歷了類似的轉折(雖然沒有像作者那樣曲曲折折、轟轟烈烈),多次重讀,更能理解和感受作者講這故事時身心思想上的變化。

「什麼性別」、「什麼性向」有時候是天生,某些人從小就知道明白的事,但有時候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所形塑,被家庭教育或成長經驗所引導。在有生之年,我們若能夠找以自己舒適的樣子,被人真正的愛和接納,都是極其幸運的事。然而,在被愛和接納之前,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多認識自己」。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村上春樹《棄貓: 關於父親, 我想說的事》


知道村上今年有新作時就開始期待,等了一陣子,終於等到它出版。很意外它是一本這麼小的書,幾乎只是一篇雜文的長度,要說沒有失望是假的,但身為粉絲,當然還是要速速看完。

老實說,我很驚訝村上會寫「關於父親」的東西。因為在我接觸過的他的作品裡,父親存在感是極薄弱,回想起來甚至想不到有他有哪篇深入刻畫過父子的小說或雜文(若是有,那可能是我讀得不夠多或熟,請諸位指教),而這書幾乎像是在回答(像我這樣的)讀者的困惑一般,詳細地回憶了自己的父親。

雖然村上在文章裡也明說,自己與父親是疏遠的,想到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到真正寫出全文,花了不少的時間,他找了資料、也用小說家的想像力補滿了自身對父親不理解的空白。因此,這書不像一般的傳記或回憶錄,而是以村上春樹獨有的雜文方式去呈現,好像是他真的在你面前跟你分享他對他父親的記憶一樣,非常親近好讀。

但這樣一篇回憶性的文章卻不是沒有觀點亂寫的作品。無論是「正文」裡的「或許我們都只能各自呼吸不同世代的空氣,背負各自固有的重力活下去。而且只能在那個框架中成長下去。沒有好或壞,那是自然的過程。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不斷挑戰父母世代的神經一樣。(頁63)」或是「後記:歷史的小碎片」裡寫到:「這篇文章中我想表達的一點是,戰爭這種事會為一個人--一個極普通的無名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造成多大的多深的改變。(頁100)」他都像是我們熟悉的村上一樣在說他想說的東西。

如果你跟村上不熟,但對「父子」、「歷史記憶」的議題有興趣的話,推薦你一看。如果你已經是村上粉絲,那更不要錯過這本書,因為它也許可以回答:「為何你總是看不到角色父親的樣貌?」一問題。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我完成了我的開機儀式

憂慮從遠方投遞過來

接收後掛在身上

成為重量


從休眠中甦醒

功能不全的時刻

想要把它們卸下

列進清單

再用一天的時間慢慢刪減


在公車捷運行駛之間

沒有紙和筆

只能在腦中模擬

走入地下再升回地面

一站又一站

我完成了我的開機儀式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我的LGBT片單




這個片單不是所有我看過的LGBT電影,而是留下較深印象且較為推薦的幾部。基本上都是涉及某些議題又拍得引人入勝的電影,我相信即使不是對此議題感興趣的人,都可以享受這些片。由於每部我都很喜歡,因此順序依據電影年份而非喜愛程度。

  1. 囍宴 The Wedding Banquet 1992
  2.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1997
  3. 男孩別哭 Boys Don't Cry 1999
  4. 我的母親 Todo Sobre MiMadre 2000
  5. 藍色大門Blue Gate Crossing 2002
  6. 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7. 面子 Saving Face 2005
  8. 斷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
  9. 摯愛無盡 A Single Man 2009
  10. 女朋友。男朋友 GF。BF 2012
  11. 雙面勞倫斯 Laurence Anyways 2012
  12. 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2013
  13. 湯姆在農莊 Tom at the Farm 2013
  14. 藥命俱樂部 Dallas Buyers Club 2013
  15. 湖畔春光 Stranger by the Lake 2013
  16. 醉·生夢死 Thanatos, Drunk 2015
  17. 夜晚還年輕 Tangerine 2015
  18. 因為愛你 Carol 2015
  19. 驚爆焦點 Spotlight 2016
  20. 下女的誘惑 The Handmaiden 2016
  21.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Moonlight 2017
  22.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23. BPM 2017
  24. 燃燒女子的畫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2019
  25.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2020
  26. 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2020
看過覺得還不錯,今日還想得出來、可相對沒有那麼麼喜愛的則有:

 慾望法則 The Law of Desire 1987

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1992

費城 Philadelphia 1993

豔光四射歌舞團 Splendid Ffloat 2004

壞教慾 Bad Education 2004

蝴蝶 Butterfly 2004

盛夏光年 Enternal Summer 2006

愛麗絲的鏡子 Reflections 2005

冥王星早餐 Breakfast on Pluto 2005

刺青 Spider Lilies 2007

自由大道 Milk 2008

花吃了那女孩 Candy Rain 2008

漂浪青春Drifting Flowers 2008

為巴比祈禱 Prayers For Bobby 2010

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2011

幻想戀愛 Heartbeats 2011

愛殺達令 Kill Your Darlings 2013

男生愛女身 Eden 2013

女朋友的女朋友 The New Girlfriend 2014

愛情的模樣 The Way He Looks 2014

菜是老的辣 Gerontophilia 2014

輕輕搖晃 Lilting 2014

歡迎光臨愛情沙龍 Coming In 2014

丹麥女孩 The Danish Girl 2015

不過就是世界末日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2016

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 2018 
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 2018
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 2020 
***
(圖片來自網路)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有些人永遠不懂

人無法在不被接納中成長

被認定異常的人註定異常

所謂正常的標準

如同律法

帶來的不是救贖

而是恐懼害怕和逃避

站在崖口的人看不到希望

有些人永遠不懂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日常的審判降臨

咖啡鎮得了頭痛

救不了靈魂

昨日犯下的罪

失敗的挫折感

今日仍殘留在腦中

像是拔牙後第二日

口腔與臉頰

組織與神經

被攪亂而發炎的症狀

阻斷了回憶美好的能力


日常的審判降臨

出奇不意地

讓人想像末日也將如此

2020年9月11日 星期五

《高敏感是種天賦》讀後



嗯,雖然我的得分偏高(按書本前面的指示計算的話,高達102...),但我一直覺得我算是比較遲鈍的人,室友才是真正的高敏感族群(按著題目算的話,總分居然比我低)。(***更正主文...原來是我加錯了...正確的數字是70...不是102...所以題目無誤喔~室友真的高我很多)

進到書中篇章,才明白為何得分與實際的狀況有所差異。「高敏感」很容易跟「內向」連結在一起,題目裡「內向」選項我幾乎是點好點滿,而室友則是屬於書中提到「外向型」的高敏感類型(即便不是全然外向,也是具有外向能力和需求的類型)。因此,我認為並非得分越高就越高敏感,還是要從生活上實際需求上去理解和認識所謂「高敏感」為何。

回到書本的話,我覺得對於總是覺得受人與環境影響很大,卻不是那麼理解自己的人來說,這應該會是一本滿好的入門書(而且後面還有超多本續集)。若讀著讀著,感覺自己好像有點像「高敏感」又沒有那麼像的人,我推薦之前也是紅及一時的《內向心理學》和《安靜,就是力量》。也許可以找到更合乎自己需求的分類。

但就像《高敏感是種天賦》書中所強調,沒有一種分類是完完全全符合,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分類。這類書籍的功用大多在於讓讀者更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特質是什麼,為自己立下界線,接納自己,並不要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

#總之是本好讀易懂的書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小小的老年生活

「其實我常感覺老境之於任何人,其實沒有那麼遠。也跟老不老靈魂無關,每個意識到身心在走下坡、每個自覺衰弱的時刻,都是一次小小的老年生活。例如病時。宿醉難醒時。嚼堅果崩牙時。飲食無滋味時。感官遲鈍時。記憶走鐘時。腰彎不下去時。怕吵時。萬事不關心時。前陣子看了一部神經兮兮的電影叫《約翰最後死了》,細節在此不表,總之故事中有些設定,不將時間看做一條長河,倒像是瑣碎分秒各行其是後紛紛匯聚海洋,好像一個人,大概成年之後,就每天都會有些覺得自己『很老』的時間吧(只是漸漸會愈來愈多而已)。我常感到,所謂的老年生活,其實早就到了,例如說吧,在買半價門票的這件事上,我母親的積極性,那可是比我年輕太多太多了。」

-黃麗群,〈理想的老後〉,《我與貍奴不出門》,頁30-31。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魔幻時刻

光從窗簾細縫竄入
做手工的人看見
手中轉動的鋁線
散出細微的金屬塵埃
它們存在時間不到一秒鐘
只夠眼睛接收到
但他們存在
在陽光還沒消失之前

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

不要尋找憂鬱症的萬靈丹

不要再談什麼萬靈丹了。我們必須把只有一種憂鬱症的這個觀念完全摒除,就像我們現在不再以為癌症是一隻多頭怪物,而是數千種不同疾病的總和。我們必須承認憂鬱症可能有很多不同成因,因此不會只有一個萬靈丹。怎麼會有任何單一療法、一種SSRI或一套認知行為療法,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為所有病人提供最佳治療,完全不必理會憂鬱症的眾多潛在成因?
萬靈丹在科學上是不成立的。我們反而必須先想想如何找出憂鬱症的主要成因,如何幫一群患者辨別出他們憂鬱的共同成因,然後哪一種特定療法可能會有效。從病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法顯然比較好,因為這可低降誤用療法的風險。當我們循著神經免疫學的路線尋找抗憂鬱劑時,我們所設計的療法就必須能瞄準在某類憂鬱症患者,而不是所有憂鬱症患者身上,造成憂鬱症的發炎機制。我們的希望是消炎藥能治療發炎性憂鬱症。還是會有其他病人的憂鬱症並非發炎引起,他們或許最能受惠於市面上現有的抗憂鬱劑,或未來可能研發出來的非法免疫療法。
-Edward Bullmore,《終結憂鬱症:憂鬱整治療大突破》(The Inflamed Mind: A radical new approach to depression),頁245-246。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日常風景

往愛麗絲的方向走去
在她稍稍停下腳步的時候
前方傳來炮聲一陣
四周不知名的蟲聲群起
低氣壓捲起了風
門內狗兒緊盯著門
露出無助的神情

《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



上個月回高雄把幾年前研究亞斯伯格症時最喜歡的一本書帶了上來。花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重讀,依舊覺得是目前讀過的相關書籍中首推。

作者從自己因為兒子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後,自己被追溯而被診斷的過程開啟篇章,但《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並不因此變成一本傳記書籍,它的重點仍在於向人說明「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是怎麼一回事。

書引用許多他人的故事,表明每一位確診者不同的處境、想法和心理狀態,並且進一步解析:如果你是當事人你可能經歷什麼、可以怎樣學習和改變,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有更理想的互動。

由於作者設定的目標讀者應該是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成人,不像一般手冊會以醫生、家長、老師的角度去陳述,讀來特別貼近現實(更多地分享他人經驗,而非說教),算是入了我的好球帶。

非常推薦給對「成人亞斯」有興趣的朋友。不過本書內容大多為亞斯人預備,若是想要通論性的理解,可能還是偏教科書式的《亞斯伯格症實用指南》更為理想。

#不要被封面誤導
#真的是可讀性極高的好書

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我在別人眼中看到自己

1
頭髮已經太長
而我太累
眼睛被刺入的次數太多
彷彿成了一種習慣
扎到的時候
就告訴自己
沒有關係那只是頭髮
自己的頭髮
自己的眼睛
沒什麼的
只是還沒有時間去理

2
去百元理髮店的那些日子
被問怎麼剪都只說剪短
理髮師再問什麼我都說好
因為我幾乎不會看到我自己
理髮是件簡單的事

3
現在不行了
有人會看到我
每天看到
前面的頭髮的長度
後面有沒有被推得太高
(像男生一樣)
側邊的型看起來如何?
瀏海會不會太平或太短
(這樣顯得憨呆)
理髮從此變成一件困難的事


2020年7月23日 星期四

雷聲作為我的殿樂

如果讓你擁有一種超能力
你會想要什麼?

有人說想要幸運
可以逢凶化吉
抽中大獎
鹹魚翻身
或是成為末日最後的倖存者

我也想要幸運
但我想要的是
午後雷雨降臨時
被閃電劈到的那一種

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陳豐偉《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


之前因為看了《誰是被害者》的關係,又回頭翻看自己以前關注亞斯伯格症時的一些筆記。想起當時一直希望有台灣自己的相關討論專書。後來興趣往別的地方去(主要是腦神科學、精神病學相關方面),雖然多少還是會看到自閉症相關書籍上市,但就沒有特別回頭去追。

最近逛書店時發現了有一位高雄的精神科醫生陳豐偉寫了一本《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買下之後花了大約一週的時間閱讀,深切感到多年前的願望成真。

雖然陳豐偉醫師的書主要是大量閱讀(主要應該是英文的資料),將值得關注的亞斯議題介紹給讀者,算是為讀者領路,而沒有深入地進到各個主題裡面。但我讀得極為愉快且興奮:台灣終於有屬於自己的專書。

《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比較側重在「亞斯特質」概念:不一定是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人才具有亞斯特質。如果把「亞斯特質」當作星星的話,「亞斯特質」多且明顯的人,可能就會形成亮度較高的星團;而雖然有「亞斯特質」但不多或不明顯的人,大概就是比較暗而小的星團,很可能在成人之後不被別人辨認出來。因此大多只有親近的家人或伴侶才能感覺到俱有「亞斯特質」的人較難以理解和相處的部分。這一組概念是我在本書中得到最大的收穫。

其他關於「亞斯特質」以「男童觀點」為主,以致於「女性亞斯」不容易被辨識出來(以致男女亞斯伯格症的比例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與「亞斯伯格的伴侶」可能出現「卡珊德拉症候群」也都是這本書引介的英美最新議題。

總之,這本書的可讀性極高,知識含量充足。雖然我也發現關於亞斯伯格症,在台灣還有更新一點的兩本書(蕭上晏的《我與我的隱形魔物:成人亞斯伯格症者的深剖告白》與卓惠珠(花媽) 的《當過動媽遇到亞斯兒,有時還有亞斯爸》),但若只是因為《誰是被害者》想要對亞斯伯格有更多了解,那麼我首先會想要推薦大家看這本《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

不想讀書的人,可以先讀這個篇章(有收錄在書中):《我與世界格格不入》:電影《一級玩家》述說的,是「亞斯的懊悔」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天橋下

貝狗和她在天橋下
一坐一蹲,躲著
突如其來的大雨
迎面是閃爍的黃燈
T字路口沒有車
在這個假日傍晚經過
從地上反彈起的水珠
噴進她的眼睛
時間溶在雨聲裡
沒有指揮的交響樂隊
由強轉弱再轉弱
她站了起來
任由貝狗領路
爬上未曾踏過的階梯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以下簡稱《滌》)大概被分作華文創作書,但這幾天朋友問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的時候,我都會回答他們說:可能比較像是報導文學一類的作品。

這一個月,不知是景氣感覺稍稍復甦還是怎麼的,出版業好像也想把前一兩個月做好不敢出的書一起出出來。我的同溫層看到光是純文學散文就有兩位新人《地底下的鯨魚》與《潛水時不要說話》頗有熱度。但一上市就讓我買回家的卻是廖瞇的《滌》。

廖瞇之前出版過的作品是詩集《沒用的東西》。我沒有買,但印象中在網路上有一首「火柴詩」頗紅(剛才隨手google,那詩叫作〈生死〉)。沒想到這次出版的作品卻是這樣子一本八、九萬字的作品。

《滌》全書的結構大概是:滌、滌媽、滌爸、滌姐寫一輪之後,進到廖瞇向外求助的一段、思考理解自己現狀、自己的期待、自己想做的能否做到之後,進入第二輪。第一輪是掀開整個故事,第二輪則是試著攤開所有人的心思。最後便收束在滌知道他被寫的地方。

家庭或成長的故事似乎是華文散文常寫的題材,這書與其他作品不不同的地方也許只在於它有一個明確想寫的對像「滌」,而「滌」並非作者一開始就可以寫的對象。因此作者在書中大部分的時間擔任著主動的角色,她必須主動去嚐試,主動去談話,並把一切過程盡所能地轉化為文字。可能因為這樣的主動性,讓我個人在讀的時候並不覺得是在讀散文,而是像小說一樣的報導文學。

兩天內讀完全書(應該是近一年最速),我感覺廖瞇的寫作像是記者,好像用文字講述事情是她老本行一樣。拿過(很美但太脆弱的)書衣一看,啊,原來真的是老本行。

全書主角「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我覺得我還是不要在這裡多說。去讀這本書感受看看吧。就像上週分享的天寶葛蘭汀所強調,重點在於「滌」感受到的世界與常人不同。他並非天才、沒有成就,所以原本是沒有機會把自己的狀態和想法表達給別人知道。但他的姐姐廖瞇因著文學年金而得到這樣的機會。

如果一定要我說的話...我想像中的「滌」會是這樣:

(咦)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出門寄貨的時間

今日梅雨狂放 小小陽台積了深水 像是要進犯室內 早晨濕透的褲管 除了半天終於恢復乾鬆 在鋼筋水泥的庇蔭中 希望雲系可以裂出一絲空檔 讓我把握住 出門寄貨的時間

2020年5月7日 星期四

《24個比利》與《分裂》

這影片其實就是講《24個比利》的故事。那是我國三考完甄試確定有學校讀之後,朋友借我讀的書。後來沒有再重讀過(但有看過作者後來的《第五個莎莉》與《獻給阿爾吉農的花束》),但因為當時的衝擊太大,直到很多年後都記得當時不可思議的感受。

讓奈沙馬蘭起死回生的《分裂》很明顯用了《24個比利》對多重人格的描繪。但看過《24個比利》的人大概都了解,即使用了《24個比利》的多重人格概念作為設定,《分裂》要講的核心故事仍是奈導所原創—也就是連結回到《驚心動魄》,關於「真實存在的超人類」(這一點在《異裂》中可能表達得更清楚明白)。

如果你沒有想要讀完那麼厚厚一本書的話卻又想要知道《24個比利》在講些什麼的話,可以看看老高最新這一期的影片:目前最長的一期,多重人格分裂 |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

給自己的一些注意事項



1.答應別人的事不要忘記

2.道歉的時候簡單最好

3.不要鑽牛角尖

4.面對自己的負面

5.接受自己的弱點

6.好好吃飯好好睡覺

7.有情緒說清楚

8.必要就去看醫生

9.有些事情盡量不要想

10.練習溫柔

疲憊

生活從未像現在這麼疲憊過。清醒的時候真的會想:啊,這就是神想要我今生學會的東西嗎?

電影常常拍人照鏡子時看著鏡中的自己,憔悴衰老。現在我看著自己時總是像看電影裡的人那樣。

有時候讀到看到一些好東西時會覺得雀躍一下。回歸到日常,心靈又再度一遍死寂。

我知道我自己落入了某種狀態,但讓我落入這種狀態的是腦中一些外來的繩索。

失去自由比想像中痛苦,即便只是某些時候被束縛就如此痛苦,我無法想像歷史上的人怎麼能夠撐過。是因為他們沒有我們現代這種自由的概念嗎?是因為他們全套價值觀與我們不同嗎?

已經沒有任何力氣的我無法思考這些問題。

世界讓人喘不過氣無法呼吸,但令自己往水下沉的卻是腦中別人的規定和看法,一些無法向人傾訴的事。

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聽說負離子最豐滿的靜地在終點等著

積雲蓋著盆地的午後適合出遊
從大路轉上山
離開車陣一路狂飆

深綠鬼魂順著山勢堆疊
一彎又一彎
他們定格不動像是被神下了咒

踏進森林在三點零一分
顧門的人說晚點出來可以看見螢火蟲

小小的國家公園,整路都是家庭聚會
他們群聚一處
仰起頭,舉起手
預備接收高處落下的白花

聽說負離子最豐滿的靜地在終點等著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社交生活

即便加了高級防彈內襯
中槍的時候還是會痛

面癱無法控制
淚水崩出心之窗
被拒畫面反覆播放著

不入戲的後設腦袋
無法叫自己離開地球表面
自由落體摔跌地面
沒有例外

有時候也會想像你一樣
退到蝸牛殼中
把注意力永遠封進平行時空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每個家都有規矩

每個家都有規矩
每個人都有主見
每個行為背後有其用意
你不能懂得一切
就算只是放在桌上的葡萄小麵包
能吃不能吃都是個問題

曾經吃過不表示可以
如果程序不同
一樣事情可能招來相反反應

別人無法理解你
為了幾個小麵包失去了安睡的能力
你也無法理解自己
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樣子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看不見盡頭的冬日

看不見盡頭的冬日
肆虐著全球
一處接著一處
一波接著一波

歡快賞櫻的春
變為散佈危險的集會
飛鳥再次成為空中的王
萬年來直立於陸上的生物
慢慢遷往未來所應許的新天新地

每一天都有好的與壞的消息
每一則都被放大細心地檢視
好的不一定真
壞的不見得壞

每一個人都如傳說所言
「能夠成名15分鐘」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善意本身沒有錯

問題是你的善意不一定會被接收到
無法勉強別人調整過來
也不需要逼自己改變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目標和效益估算

讀完喬許.柯亨的《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可以說是繼蓋伊.史坦丁那本《不穩定無產階級》後最有啟發的一本書(雖然我近期讀書讀超慢,兩本中間也並沒有讀太多書)。

如果放到新年前與老友談論到的「斜桿/零工/一人公司&不穩定無產階級」脈絡底下,去讀《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其實並不完全適合,但靠人工腦補還是可以補在一起),特別可以感覺到隱藏在其後「過度積極努力導致倦怠耗損」的背景。因此,若與去年我的愛書《倦怠社會》連著看,也許可以讀出味道。

書籍介紹「工作的反面,不是休息,而是不工作」,聽起來真的是超極端的想法。但進到書本身,卻幾乎不是什麼運動推動者或是哲學理論,而是由大量自身經歷(文學、戲劇、電影、現代藝術與諮商等)展開探索,再由四位文學藝術領域大師生命去談—文學藝術創作者的自我定位與他們作品呈現出的樣貌。

它稱不上是本硬書(至少我覺得可讀性極高,概念上的討論並不多),但確實需要時間慢慢閱讀才能夠進入和理解全書文脈(特別是作者並不都會直接講出他認同或反對的東西,而是一直說故事的方式,讓讀者看到各種可能)。

看完其實感覺不到太多「希望」,甚至對他裡面略略提到的「基本收入」政策也抱持懷疑,但卻不能不說自己被這本書打開了許多眼睛:原來我們世界對「工作」的著魔,從那麼早就開始?原來「工作」這麼徹底地滲進我們骨髓,以致於要「停止」如此困難。原來讓我們「倦怠」的不只是「工作」,而是隨時隨地、無所不在的目標和效益估算。

#不工作
#為什麼我們該停手

不提倡任何事物

「遊手好閒的人挑戰了行動和目標這兩者在我們這講求積累與競爭的無情文化中原本毋庸置疑的優越地位。遊手好閒的人直指問題根本:究竟是什麼讓人生值得活下去?舉例來說,我們拿什麼來對抗新自由主義所創造且加劇的社會分工、經濟不平等、非人性化和混亂世局呢?對這種種壞事,我們可以用一大堆帶著進步價值的目標與政策來回應:保障社會福祉安全網、重分配稅制、生活津貼,如此等等。這些政策可能的確是為了要改善我們生活的處境,但是它們並沒有指出我們可能真正想要活著的意義。社會政策提案強調了人做為有所行動的生物,以及做為某些特殊連結與身分的產物這方面的需求。而『不提倡任何事物』則能默默鼓勵我們思考、體會自我本身,不只把自己化約成所做所思的總和,而是當成超越各種行動與成就之外,單純為了人生而活著的生物。」

-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229。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雨後烏來

雨後山壁纏著網
多重鬱綠的山景
隨道路流轉
無限延綿

天越來越光
雲不斷後退
至山稜線時喊了聲暫停

忽長忽短的影子
踏過柏油路
河裡有人划船有人玩耍

溫暖空氣擁抱過
你力量充滿
有了無法被病毒侵擾的幻覺

這是你第一次上烏來山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末日前夕

全身酸痛的早晨
與其他僵屍們一起坐上列車
空洞的眼神與無法再思考的心
彷彿每一秒都可以滴下淚
只是被一磨再磨的身體
已經沒有水可以使用

白日戰鬥
夜間戰鬥
螢光幕上疲憊的團隊
是我們島上眾人縮影

現實情節超越小說和電影
此時似乎已不需要用想像力再補白什麼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職人教我們的事

起初
我們都想要把手上的東西
標準化

如何把所有長度統一
如何持續轉出一樣的圓
一樣完美的兩圈半
彎折成一個完美的弧形

接著我們發現一個人的有限
接著我們發現機器有限
接著我們發現人加上機器依然有限

美麗舒適
關乎主體性
關乎感受
唯有接受者那方滿足的時刻
才存在

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學習欣賞全新的美

疫情期間
人人自危
口罩勤洗手是基本

朋友說
「此時最能展現眉宇之間的美」
我們學習欣賞

局事混亂
眾業蕭條
有一業卻不必擔心

朋友說
「幾個月後大家都將更美麗了」
像魔術一樣


2020

像是一場壕溝戰
單一通道裡面擠滿了人
你要與外面的敵人戰鬥
你要與內部的戰友合作
衝突無可避免
你只能不斷向前行

疫情時期的壕溝戰
戰爭的原則變成陷阱
在敵軍與我軍以外
看不見身形的殺手
是收割者
在終局之前
沒有人知道勝利女神
向哪個陣營微笑

當生存成為唯一目標時
我們謙卑

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自修韻律

看《都市浪子》這部電影打開了我看待自己人生的另一種方式,原來我的人生不用靠外在的目標與成就來評價衡量。這讓我們得以一窺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所謂的「自修韻律」(idiorrhythmy),「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節奏過活」。以這種方式生活,就意味著拒絕用工作與休閒的非人性化力量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讓你照自己獨特的衝動、嗜好和慾望來調節你的步調與風格。但是這同時又是一種社會理想,讓我們每個人個別的生活節奏能夠同時並存而不相干涉。
 -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224。

2020年3月9日 星期一

沒什麼比努力過度更容遏止創造力了

沒什麼比努力過度更容遏止創造力了。我們用力有心的觀看、聆聽與思考模式很少能帶領我們走向未知之境。耳朵、眼睛和其他接收器官一旦失去了感受意外的能力,就變得笨重遲鈍:畫家就成了模仿照片的平庸畫匠,劇作家筆下的人物也都只會講些陳腔濫調。
這些困境並非藝術創作所獨有。一個急忙煩躁,草草開出處方,很少從座位上抬起頭來的家醫科醫師,除了病人嗓子啞了之外,根本看不出也聽不到其他症候;班上鬧得天翻地覆的小學老師也只會把精力放在叫整個教室安靜下來,看不見有哪個孩子身體不舒服或是展現出什麼天分來。
對心理分析師來說,這種與他人的無意識同步的功夫是一項明確的要求。弗洛衣德指出,心理分析師必須「像是接收器官」般敞開自己的無意識,才能與個案的無意識溝通。但是個其實也是各種創意生活的隱性要求--工作、運動、持家、友情、性愛--只要我們會與他人或自己進入一段關係,這些領域就會有這份要求。
過度工作、過度刺激、持續對話、焦慮、失眠:我們每天生活中的社會與物質條件都與這種維持各種創意生活所需的被動耐心背道而馳。身心的忙碌勞累會加深令人無力的一成不變,而未知與意外也就無從生起了。存有就是治療做事這種永無休止的無力的真正解藥,是能夠抵抗重力將我們向下拉扯的一套辦法。
-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180-181。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想像世界

「我們對藝術作品的崇敬就在於它們毫無工具價值,在於它們無從行動。這道公式意味著,正是因為藝術作品的虛無縹緲,才不會在世界上增添一分一毫--世界也不會為之減損半分。想像世界就像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呼吸的空氣一樣。」

-喬許.柯亨《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頁176。

2020年3月2日 星期一

日光之下無新事

從朋友那得知朋友的朋友的死訊。雖然是僅僅見過一兩次面的友人,仍然令我心頭一震:那麼年輕的女子,忽然之間就當了天使。

很多年前的某一次聖誕聚餐,老師和師丈作東,我們一群學生同席用餐。較我們長個幾歲但充滿魅力的女子是學弟當時的伴侶。我總以為所有伴侶都可以像在我眼前那樣永遠在一起,永遠相愛。某種程度上,我也對自己有此期待,但現實往往不是如此。他們不久之後就分開。接下來的日子,我斷斷續續聽到她的消息,不太好的消息。然後,過了好多年,聽說她找到更好的對象,結了婚。似乎是個令人開心的結局。

沒想到下一次就是今天。

*

「日光之下無新事」,也許真的是無。

我想起高中畢業那年在麵包店打工時認識三十多歲的年輕姐姐,在我大學畢業將進研究所前後得了當時還算很新的一種癌症:肺腺癌。一開始症狀不明確,等到確診已經中後期,能做的努力都做了,她還是日漸虛弱,慢慢慢慢地失去連絡。

最後一次她回訊息的內容是:已經住進安寧一陣子,那裡很安靜很好。此前受過的痛苦太多,已經感受到身體承受不了。感官漸漸失去功能,收發訊息都變得困難。

當時她把生命看得很淡,唯一掛心只有女兒。此後我們就沒有再連絡。

我自然知道結局是什麼,也展轉得知她女兒後來成年,往護理師方向發展。

*

高三打工那年是SARS高峰期,今年則是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當時的台灣亂成一團,我打工,緊張得不是太在意疫情的影響。如今世界比當時更亂,所有的地方都在防疫,而感染的數字卻完全沒有趨緩的趨勢。

兩個時空的事,在今日午後的訊息裡疊合在一起。心想:逃離了這個又如何呢?

我一如往常地吃飯、散步回家,像其他人一樣戴著口罩、小心僅慎。想著那位算不上朋友的朋友,想著以前朋友和她的女兒。

死亡也許真的離我們沒那麼遠。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破關

我的人生
總是在愚蠢之事
發生之時
領悟到更美更重要的什麼

2020年2月24日 星期一

失眠之一

以苦知名的兩種藥
混合吞下
沒有像動畫那樣
產生一個旋渦
就掉了下去

只有煩人客訴
在清醒的腦袋
一直來回

世界的真相不是一切皆假
也不是一切皆真
人的本性不是善
也不是惡

純粹是在死的時候
想要有人陪
在憤怒的時候
找人頂罪

多麼羨慕巷口的黑貓
過馬路時的那份勇氣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lecture performance和lecture二者最大的差異

「對我來說,lecture performance和lecture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藉由每分每秒讓觀眾意識到距離,他會因此感受到『演』、感受到『假』、感受到『不舒服』,因為被表演的不是角色,而是『某人正在教』的這個階層化事實,只有在這種有點消極的前提下,人們才會有被挑戰的感覺,才會(終於)想動腦一下。而現在無論創作媒介、方法是什麼,要讓觀眾感覺到不舒適真的太難了,大家都佛系。」

-張紋瑄,〈「阿爾戈是尤里西斯的狗」〉,頁15。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記夢


室友和我回澎湖的家,走進房間的時候,爸爸在睡覺,迷糊地說了一句:回來啦。然後又轉身睡去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聽友人辯論催眠是否可行

深讀一本精彩絕倫的書
是否也是
讓人從社會集體意識中覺醒的
一種深度催眠?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安全感太少或太多

人們的安全感有時候太少,有時候則太多。安全感太少的時候,人們就會陷入不理性;太多的時候,就會欠缺謹慎與責任感。但即使具備基本的經濟安全性,我們還是會因為擔心所愛之物、擔心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等等,而保有存在性的不安全感(existential insecurity);也會因為發展自身能力或讓生活過得更舒服的時候必須承擔風險,而保有發展的不安全感(development insecurity)。如果我們失去了安全感,就無法保持理性、寬容、同情心。我們必須保障基本的安全感,不能讓別人在缺乏公正可靠證據的情況下隨意奪走。
-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350。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斜桿/零工/一人公司&不穩定無產階級

今日與高中老友相見聊天,好像是他問我說:「最近讀什麼?詩集嗎?」我回:「呃,雖然我今天帶的確實是詩集《思樂康》,但我最近在認真讀的是《不穩定無產階級》。」接著就莫名奇妙地講了《北歐自由生活提案》、《斜槓青年》、《零工經濟來了!》、《一人公司》、《深度工作力》與《不穩定無產階級》所討論的「共同現實」(全球化、商品化、自動化與數位化)、「時代趨勢」(彈性時間、多工作業、不穩定的收入來源),並就我印象所及地比較幾本書的立場觀點的不同,前兩本是比較偏向光明面勵志型、中間兩本是偏向實務經營方向、後兩本則是反省問題(好吧,《深度工作力》扯進來是有點誇張,但以我個人閱讀經驗來說,它所面對和處理的狀況與正在增長的這一群體確實有關)。

而雖然目前我只看了導讀和第一章,但我必須說《不穩定無產階級》是一本可以帶你用左派的眼光,重新審視今日新自由主義經學帶領下的全球化,如何使許多地方的斜桿/零工/一人公司等的新階級不斷增加(雖然這群人可能還未能認出彼此,也未能成為一個有自覺、有行動力的群體)。

我想近年相關的討論應該很多(因為真的是一個明顯的趨勢),我目前也確定蓋伊.史坦丁後面提出的想法是否能夠說服我。但我想說,我真的感覺到這是個極大的議題,許多事情必須產生變化。

我不曉得那會是什麼?但我想這本書會幫助我多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

#才讀一章就寫了推薦文

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四個A

不穩定無產階級有四個A:憤怒(anger)、脫序(anxiety)、焦慮(anxiety)、異化(alienation)。憤怒源於挫折感。他們似乎無法追求有意義的人生,而且還處於相對剝奪感之中。有人把這種情緒稱為嫉妒。他們不斷被物質生活的成功以及名流文化所轟炸,心中憤恨的怒火越燒越旺。不穩定無產階級的挫折感,除了彈性工作讓他們一輩子工作不穩定之外,更因為這些工作完全無法透過有意義的結構或網路,讓他們建立人際信任關係。不穩定無產階級沒有向上流動的管道,被迫在加深自我剝削以及無所依歸之間二選一。
-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64。

2020年1月19日 星期日

數位世界並不重視沉思或反省

「數位世界並不重視沉思或反省。它給我們立即性的刺激與滿足,讓大腦的注意力集中在短期決策與短期反應上面。雖然我們因此獲得某些好處,但卻犧牲了自己的文『文化修養』以及個體獨立性。它讓我們遠離那個充滿各種獨立個體、各種不同知識經驗、各種不同學習過程的世界,走向一個大部分社會成員都是被動建構的產物、人們快速吸收淺薄觀點、追求認同而非原創性與創造力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花俏的新名詞,諸如『持續性局部注意力』(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或者『認知障礙』(cognitive deficits)」。

-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62。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生活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生活總是充滿著不安全、不確定、債務與屈辱。他們不是公民(citizen),而是次等的外來居民階級(denizen,定義見第一章),喪失了好幾個世代才能建立起來的文化、公民、社會、政治、經濟權利。在歷史上,不穩定無產階級是第一個大多數人必須接受自己的勞動與工作水準低於所受學校教育程度的階級。這個日益不平等的社會,讓他們的相對剝奪感越發嚴重。」
-蓋伊.史坦丁,《不穩定無產階級》,頁17。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關於愛情

「關於愛情,我所知道的幾件事似乎是在我經過三十年的犯蠢,又過了幾年的自我追尋與檢驗之後才看清楚的。可惜,愛情考的總是實務,而不是理論。所有的思考到最後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就像透過讀操作手冊來學鋼琴。你可能以為自己知道要做什麼,但是要等到坐在鋼琴前才會發現,這是何其複雜的一件事,需要多麼努力專注,而你其實什麼也不懂。」

-詹姆士.羅茲,《關鍵音》,頁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