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歐文.亞隆《凝視太陽》

我是看完 歐文.亞隆《一日浮生》之後接看他這本《凝視太陽》。《一日浮生》是由十個故事組成,雖是心理治療師的實際記錄,卻有像小說一樣的可讀性。讀得時候,特別可以感受到亞隆作為治療師的智慧與與謙遜的人格特質。 《凝視太陽》則是亞隆的代表作,以主題分章節,循序漸進地談論「死亡的焦慮與恐懼」,為要讓當代治療師與對存有感到疑惑的讀者,直視人類痛苦的根源-即死亡。書中除了有大量亞隆個人經歷、個案的分享外,也援引許多歷代哲學家的智慧,帶人多方面去感受和思考「死亡」對人的影響。 亞隆不相信任何宗教及超自然的力量,他領人直視「死亡」,為的是讓人了解、習慣這個問題,不去迴避它,進而對「存有」產生「覺悟」。他相信人與死亡面對面產生的覺悟,可以人更專注當下、看重親密關係,並且行善。而治療師若能適時地看見個案的「死亡焦慮」,則可能讓治療轉向更深層核心的部分(但並非所有個案都有此需要,刻意引導反而會有負面效果)。 我特別喜歡本書的前幾章,感覺它領我思考了好些問題。即便在某些地方,我不是全然接受亞隆的看法,但我對他充滿敬意。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悔恨的價值

悔恨向來遭汙名化。儘管它通常意味著無法挽回的悲哀,但它還是有建設性的作用。事實上,我用來幫助自己和他人檢視自我實現的所有方法裡,悔恨這個想法--無論是生出這念頭或迴避這念頭--最是有用。
用得好的話,悔恨可以幫助你採取行動,避免將來有更深的遺憾。檢視悔恨的方法有二:回顧過去或前瞻未來。假使你把眼光望向從前,你會對沒有實現的一切感到悔恨;你若是把眼光望向未來,你會看到兩種可能性,一是悔恨越積越多,或者,活得比較沒有遺憾。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152-153。

漣漪的概念

在我處理病患的死亡焦慮,和他們對人生無常的苦惱多年下來,我發覺漣漪的概念格外有用。
漣漪在此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起了同心圓般向外擴散的影響力,可能影響他人好幾年,甚至好幾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起的作用,會由這些人進一步擴散至其他人,彷彿池塘的漣漪一波波蕩漾開來,終至看不見,但依然持續在人心深處起波瀾。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往往是在不自知的情況下,這概念給了那些因為生命的有限與無常,而不免聲稱人生在世了無意義的人,一個強有力的答案。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93。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生活的意義與死亡的焦慮

也就是說,你越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你的死亡焦慮越深。你生活過得越不充實,你越會怕死。尼采曾用兩句雋永短語鏗鏘有力地表達這觀點:「活得精彩」及「死得其時」,亦如小說《希臘左巴》力勸人的:「除了燒成灰燼的廢墟外,什麼都別留給死亡。」沙特亦在自傳裡說道:「我正安靜地走向終點......我知道,我最後一次心跳將刻印在最後一頁文稿上,死亡只能帶走斷了氣的人。」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61-62。

生活

往深山去
藏入最深的洞穴
沉澱數日
大悟而後鍊成

撕破了臉
彷彿變了個人
你揮舞著
從我身體抽出的劍
反覆使出必殺技
消滅我的自以為

從此
你重建了城堡
我遠避至海島
在相隔萬里的國度
抱殘守缺地
活下去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悟透死亡

遠在托爾斯泰之前,古思想家--自從人類有文字以來--早就提醒了我們,生命與死亡相互依存。斯多葛學派(例如克里西波斯[Chrysippus]、季諾[Zeno]、西塞羅[Cicero]、馬可奧里略[Marcus Aurelius])教導人,學會好好活著,就能學會好好死去,反過來說,學會好好死去,才能學會好好活著。西塞羅說:「哲學思辯不過是為死亡做準備。」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寫到:「人唯有在面對死亡時,自我才會誕生。」中古世紀,很多僧侶在修道院內的單人小室內放有人的骷髏頭,藉此提醒自己人終有一死,並時時修身養性。蒙田(Montaigne)也說,有間可以清楚看見墓園的書房,人的思路自然清晰銳利。如此這般,歷代偉大的先師聖賢提醒了我們,雖然人會因為形體的死亡而消毀,但是人能從悟透死亡之中得到拯救。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凝視太陽(Staring At the Sun)》 ,頁45。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靈動:鬼影實錄Paranormal Activity

1.2007年美國恐怖偽紀錄式電影。幾個朋友強推的超低成本恐怖片,導演歐倫·佩利以15,000元美金拍攝完成。據說故事發想自導演女友(本片監製之一)的個人經驗。 2.個人頗喜歡偽紀錄式的電影(而且這部片剛好不會很晃很暈),那種臨場偷窺感,容易讓人入戲(特別像我這種容易出戲的人)。 3.說真的,我覺得這比嚇人的鬼片還恐怖(不過喜歡嚇人恐怖片的人,大概不會喜歡吧...)。腦補功力,在這裡完全是一種強化效果啊啊啊啊! 4.覺得但唐謨說的都是真的!(詳參《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5.圖從缺(本片找不到美美的圖)!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電影反映人類處境

電影呈現給觀眾的不應是道德的是非,而應是道德的困境,如此生活才能進步。高級的敘事藝術是混淆是非的,電影是視聽的敘事藝術,所以人類發明電影不是為了看明星,而是審視自身。
與小說、話劇相比,電影的現實影像更能反映個人處境--觀眾能在時間上同步,與電影中的人物感同身受。這是我目前領悟的電影最大魅力,個人處境暗喻著人類整體的處境,所以短暫的電影才能和長篇小說抗衡,實際內容少而暗喻的內容多。
-徐皓峰,〈武打中的世界觀:《投名狀》劇作分析〉,《刀與星辰》,頁48。
 

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武俠電影的故事模式

類型片反映了人類的恐慌感,所以大多數類型片的背景都是末世情調,災難片是生態崩壞、黑幫片是都市次序崩壞、偵探片是社會制度崩壞、愛情片是階級對立或種族對立。
武俠片是研究世風的,所以背景反而應在太平盛世,如《東京物語》一樣,是「居安思危」的味道。在好日子裡,一個人辦事辦不成了,因為某一世風變異了,人物進入禮崩樂壞的危機中,最終以某種委婉的方式將要消亡的東西保留下來。雖然永遠無法回到最佳狀態,但「退而求其次」,好在沒有消亡、沒有變質,只是稍稍走了點樣,勉強欣慰--這是我設想的武俠片的故事模式。
-徐皓峰,〈無道之器:武俠電影與傳統文化〉,《刀與星辰》,頁12。

2016年7月12日 星期二

新賤民階級

隨著最新式的生理醫學檢驗產生,有可能創造出一個終生為賤民的新階級,即未來的愛滋病患者。但現代醫學檢查手段的勝利帶來疾病觀念的極度膨脹,其結果看起來也似乎是返回過去醫學必勝信念產生的時代,那時,疾病是數不勝數的,是神祕的,而由重病發展到死亡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不像現在,雖然存在醫學上的失誤或失敗,但這一過程被認為是可以改變的)。
-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頁143-144。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memo]科幻、奇幻與《複眼人》講座


Literary Wonderlands:科幻、奇幻與《複眼人》講座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閱樂書店 
時間:7/9(六)15:00-17:00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喬伊斯.卡洛.奧茲《黑桃J》

我們站在斷崖邊。我們俯視深淵
——越來越頭暈想吐,面對危險,
我們立即的反應是退縮,於是沒來由地,我們活了下來。

—埃德加‧愛倫‧坡,《悖理的惡魔》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疾病的隱喻

我相信,隱喻和迷思能致人於死地(例如,它們使患者對諸如化療一類有效的治療方式產生一種非理性的恐懼,而強化了對諸如食療和心理療法這類完全無用的治療方法的迷信)。我想為患者和照料他們的人提供一種方法,來消除這些隱喻、障礙。我希望勸說那些心懷恐懼的患者去看醫生或停看庸醫,改看能給予患者適當照料、稱職的醫生。要正視癌症,就當它不過是一種病而已--儘管是一種重病,但也不過是一種病而已。它不是上蒼降下的災禍,不是老天拋下的懲罰,不是羞於啟齒的東西。它沒有「意義」。也未未必是一紙死亡判決(有關癌症的那些神祕說法之一是:癌症=死亡)。《疾病的隱喻》不僅是一篇辯駁文,而且也是一篇忠告。我在說的是,讓你的醫生告訴你實情;做一個知情的、積極配合的患者;為自己找到良好的治療方法,因為良好的治療方法的確存在(夾雜在那些廣為流傳的不適當的治療方法中間)。
-蘇珊.桑塔格,《疾病的隱喻》,頁120-121。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讀詩]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關於傾盆的離別
滿街落葉與光照漸短的規則
即使我不斷追著往事
也不再遇見你了
你是那種比較強的風
我的靈魂依附在上面
是那麼容易散落

-鯨向海,《精神病院》,頁29。

炎燒


酸苦澀卡在頸子
世界嚐起來
充滿毀滅的味道

腦中警示音響起
末日影像持續放映
聽不見救贖的鐘聲

萬分之一的日子
憂慮與淚水排不去
父親十來年的痛

無法在汗水中驚醒
如海潮般的夢
隨著浪離岸而去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有所得,有所失

無論活長或活短,我都活在當下,此時此刻。我想要的是,除了活得久以外,還知道另有其他事物可以指望。我想知道的是,沒有必要逃避受苦和死亡的念頭,但讓這些念頭佔太多的時間和空間同樣也沒必要。我要的是,親近生命短暫的認知。然後,在此一認知的光照(或陰影)中,知道如何生活。如何活在當下。這就是我從癌症學到的--它把致命的疾病秀給你看,然後把你吐出來,還給世界,還給你的生活,還給你生活的一切喜樂和甜蜜,而這一切,你現在感覺到的比以前更多。而且你懂得了,有所得,有所失。
-歐文.亞隆,〈去你的,你才得了絕症:向艾麗致敬〉,《一日浮生:十個探問生命意義的故事》,頁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