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最感動我的LGBTQ+相關作品

 


上週日本來要參加一個聚會,討論主題是[聽音樂/看表演–最感動我的LGBTQ+相關作品],沒想到週六一大早起來,全身沉重、喉嚨開始痛。明明白白的感冒症狀,只好訊息請了假。

一直有在關注[LGBTQ+相關作品],但主要是電影和少部分的文學,音樂和表演反而了解得不多(為此還特別訊息詢問:電影或文學作品可不可以?)。

收到「電影和文學也可以」的回覆後,又認真查看了一下自己的記錄,發現雖然看得不少,但算得上「感動我」的作品,並不算是特別多(正確來說,「喜歡」的很多,但「令我感動的」不多)。最後決定要分享兩個,一個是幾年前寫過文章、至今依然可以說是最觸動我的電影《女朋友。男朋友》(文章貼在狂熱球電影資訊網:尋找青鳥,畢竟有桂綸鎂和張孝全,知名度算是滿高)。楊雅喆這部電影,評價兩極,但我個人非常喜歡故事對「家」的描繪和想像。在人生某些階段,我們可能會把愛情當作是愛的全部,為所愛的人付出所有(甚至不求回報),可到另外的階段,我們也許會發現(可能在別人身上發現,也可能在自己身上發現),那個「人」或那種「愛」,並不如自己所想像那樣美好。真正可靠、真實、安全的關係,可能早就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可惜的是,人永遠不會一開始就懂,總要經過很多失敗挫折之後,才能漸漸明白過來,而有些人甚至是一輩子都不會懂)。

另一個想分享的是感覺不太有人知道的散文:廖梅璇的〈雙〉(收錄在她的散文集《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整篇文章就是作者自己的愛情史,或者可以說「性向探索」的過程(從青春純真的情感、現實關係的發展與憂鬱症長期的折磨)。文章一開始說「雙是我和他,雙是我和她,雙是我自己。」「二十多歲與女友在一起後,我將自己的性傾向定義為雙性戀。」接近尾聲的地方寫到「我曾想過,或許人在生命初始都是雙性戀,什麼性別愛著嬰孩,嬰孩也就回應以愛。在異性戀或同性戀中,多數人不想或不能跨越身體的限制,但也有像我樣的人,踰越觸碰欲望其他可能性,並感到快樂。憂鬱症曾讓我淪為語言上的賤民,恐懼他人質疑我的感受,甚至羞於使用第一人稱,彿我的存在是一種恥辱,但湖與我的愛情開闊了我的視野。在他人眼中逸出常軌的生活裡,我是被愛,被接受的,有資格做一個發聲的主體。」初讀的時候,就很被她的想法所吸。後來我自己的生命,有經歷了類似的轉折(雖然沒有像作者那樣曲曲折折、轟轟烈烈),多次重讀,更能理解和感受作者講這故事時身心思想上的變化。

「什麼性別」、「什麼性向」有時候是天生,某些人從小就知道明白的事,但有時候是由社會文化環境所形塑,被家庭教育或成長經驗所引導。在有生之年,我們若能夠找以自己舒適的樣子,被人真正的愛和接納,都是極其幸運的事。然而,在被愛和接納之前,也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多認識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