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核心團體?友情?

是什麼使得我們一心想加入核心團體?魯益師列舉了幾項因素,包括「權力、金錢、特殊待遇,以及逃避義務」,但最重要的還是那份「美好的私密感」。他告誡讀者:「在對各項事物的熱情中,就屬對核心團體的熱衷最容易使人......做出傷天害理之事。」魯氏也發現,越是害怕被排擠在外,則越不容易跳脫這樣的狀態,「除非克服作為局外人的恐懼,否則你將永遠是局外人。」他還說,「唯有粉碎追逐核心團體的慾望,你的心才能免於破碎。」
對於如何不依靠核心團體,而在工作環境中獲得認同,魯益師提供了他的建議:「工作時,全力以赴,你很快會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己置身重要的核心圈裡。一旦工作上有了傑出的表現,其他的菁英自然會發覺你的存在。」
同樣的,「如果在閒暇之時,能和幾個彼此欣賞的人交流來往,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已躋身於真正的內圈,自在又安穩;在外人眼裡,那個圈子與核心團體並無二致。」不過它和一般的核心團體有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它的私密性不是刻意造成的,排他性也只是一項副產品;沒有一個人的加入是為要享有光環,純粹只是四、五個惺惺相惜的好友聚在一起,做他們共同喜愛的事。」魯益師稱這樣的相處模式為「友情」。他在結語中說:「世上或許有一半的快樂來自於友情,這是身在核心團體中無法享有的。」
-尼可里(Dr. Armand M. Nicholi, Jr.)著,〈愛-所有的愛都是性的昇華?〉 ,收錄於《兩種上帝(The Question of God)》,頁193-1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