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選書十本

楊腓力《恩典多奇異》
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
倪柝聲《讀經之路》
梁家麟《凡人的祈禱》
楊絳《我們仨》
以賽亞.伯林《俄國思想家》
丹尼爾.譚米特《星期三是藍色的》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賈樟柯《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本田直之《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1.[選書十本]是臉書上的一個分享活動,我是被在校園工作的東華詩人點到名的。我不太喜歡這種像趕什麼流行(蔡大哥語)的活動,不過對於分享書籍倒是十分感興趣-因為它讓我想起多年前的那個[閱讀歷程]的作業。

2.活動說明不一定要是「對」的書還是文學經典,只需要是以某些方式對你產生影響即可。所以我刻意地選了十本在不同面向上對我產生影響的書。它們不一定是現在的我喜歡的書籍,但我選擇的時候,卻希望它們可以大略勾勒出過去一段時間裡我閱讀的方向與輪廓。

3.排在最上面的是楊腓力和村上春樹。兩位完全連不上關係的人,被我並排在一起(他們一定互相不高興了),原因僅在於他們是我近年閱讀最勤、最大量的兩位作家。不過,我選的兩本都不是我第一次接觸他們的作品,而是在我成長過成中留下印記的作品。村上春樹書來說,現在我喜歡的作品還有《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舞舞舞》、《發條鳥年代記》、《黑夜之後》、《海邊的卡夫卡》與《1Q84(Book I & II)》。只是《人造衛星情人》是我第一次覺得我可以走進小說世界(像主角一樣觀看思考、像主角一樣困惑不解,不急著知道結局而能純粹享受過程)的小說。楊腓力則是另外一種狀況。當代基督教信仰書籍中,我特別喜歡楊腓力。無論是他對現代與後現代人心的洞察、從自身經歷開展探問、代筆他人畢生信仰精華或是對基督教核心問題的追索,都是多方考察且具思考深度的作品,然而不是太大本卻充滿啟發(或者該說對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提出挑戰)的《恩典多奇異》還是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著作。雖然一陣子沒翻讀,都會記不得書的內容,但「恩典像水,往低處流」之類的話,卻時常浮現在我的腦中。

4.倪柝聲《讀經之路》與梁家麟《凡人的祈禱》是建立我另外兩個信仰根基的書:讀經與禱告。內容不重讀都不記得了,不過讀的時候確實有許多收穫,在觀念和行動上都受益良多(也許這幾天還會再找出來讀讀,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感受或體會)。

5.楊絳《我們仨》是我讀過關於人生旅程最後階段最美最詩意的散文。當年隨著課堂閱讀,在指定書單中,我獨愛楊絳這書。前陣子朋友修了同門課,我看見放在桌上的書,又再次拿起閱讀。讓人驚訝的是,感受甚至比第一次讀還來得強烈。以賽亞.伯林《俄國思想家》則是研究所時期參加東海讀書會讀的書。書中「刺蝟與狐狸」的比喻太過精彩,讓沒什麼讀過托爾斯泰、跟俄國文學一點也不熟的我,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實話說這印象深刻還受到另一門課援引這個比喻的影響)。

6.兩年前有好一陣子對亞斯伯格症很感興趣,那時第一本書就是丹尼爾.譚米特《星期三是藍色的》。雖然讀多以後發現它可能有一些問題存在,但它很好讀、有趣,比起其他認真實用的書來說,這本實在是很好的第一步。這幾年一直有在關注媒體文化研究(主要專注在紙本書籍與網路方面),然而相關著作中,使我一讀再讀,愛不釋手的卻是研究電視文化、提出精彩論述的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他的悲觀憂慮,以我自身經歷過的狀況來說,實在是真實而有洞見;它以「美麗新世」作比喻的提醒,也叫人難忘而有所警惕。

7.畢業回家以後,開始比較有時間讀一些電影的東西。讀過候孝賢、蔡明亮在香港的電影講座文稿,之後就一心想找其他導演(當然是我感興趣的)的書來讀。但讓人讀得下去、又有極大收穫的,竟是不多。其中賈樟柯《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本(我是在特價時發現它,隨意買來,隨意看,一看才發現它好,一篇篇札記、訪問,把時間之中的人呈現出來)。這也是第一次先讀了導演的書,才跑去找他電影來看(雖然它的電影不是我喜愛的那種,但不能不說他的電影很有社會力道,是一種關懷,也是一種實踐)。

8.本田直之《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大概是這十本書之中最奇怪的一本。原因在它是我個人有點感冒的類型,內容不多、也不沒有什麼精彩的論證或批評。不過,在離開學校開始新生活之後,確實有一陣子不曉得自己究竟要選擇怎樣的道路。那時剛巧翻讀這書,覺得它提出的觀念和想法與我內心頗有共鳴,買回家讀了之後,還推薦給姐姐(以及其他從事自由業的朋友們)。重點在於,我們想要自由生活,就要選擇,不能什麼都要、也不是越多越好(這道理聽來簡單,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

2 則留言:

  1. 豬看過兩本耶 嘿嘿

    回覆刪除
    回覆
    1. 呃,你看過哪兩本?
      《人造衛星情人》?還有什麼?(好奇好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