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宛如走路的速度

電影也應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表現悲傷或寂寞。我想創作的,就是有效利用類似文章裡的「行間」(留白),讓觀眾自己以想像力補足的電影。但是,目前橫亙在電影業面前的難題是,做為「前提」存在的「小規模電影院文化」,早已被迫變質為影城這種龐大娛樂設施「消費」的餘興節目,岌岌可危。不過,電影製作者也不能只顧著感嘆,而必須試著摸索:如何在這種新的場所與觀眾締結某種關係。
-是枝裕和,〈行間〉,《宛如走路的速度》,頁24-25。

 1.這本書與賈樟柯導演的《還是拍電影吧,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賈樟柯電影手記1996-2008 》一樣,可以學到很多關於電影文化的事。雖然後者收錄的文章跨越時間較長,更能看見不同時期導演處境、思索與變化。不過對於喜愛是枝裕和電影的我來說,能讀到《宛如走路的速度》還是很美好的事。

2.這本書收錄的隨筆是寫於《奇蹟》上映到《我的意外爸爸》完成之間。因此導演談到演員的部分,大多是在《奇蹟》中有演出的,其間經歷的三一一事件也反映到文章之中。其他部分(影相週邊、日常風景、回憶與媒體問題等)都是從日常生活去發展,談到很多回憶、經驗、感受與看法,以及種種細節如何與他的創作發生關係。總之是一則又一則、讓人讀得津津有味的內幕消息。

3.安排在全書第一篇的〈行間〉,導演以「詩裡凝視感情與時間的方式」說明他理想中的電影形式,即:「無論悲傷或寂寞,詩歌中基本上並不直說。不說出來而由讀者感受,是短詩的基本要求。讓讀者從簡短的語句中感受其言外之意,是短詩之所以成立的前提。(頁24)」他的電影也確實有這麼一種自然不直說的風格,而我以為那正是迷人、可以被不同地方的人理解的原因。因為比起直白的語言,透過日常時間中的人們更能夠將普世情感傳達得更為細膩真切。

4.閱讀過程中,許多驚喜都來自導演的追憶,像是喜歡電視劇、父親記憶中的台灣、對草莓牛奶與冰的喜愛、懷念的聲音與人等。越讀越喜歡這種單薄的文章,然後了解到這就是隨筆的媚力啊。

5.其中比較長一篇〈坎城歸來〉是二○一三年導演以《我的意外爸爸》參加坎城影展之後寫的。文章批評了日本媒體只關心競賽結果,根本誤解影展的本質,並分享他個人參與影展的體驗與思想。也許因為之前在高雄電影館聽片商分享過影展,去年特別關注了去年坎城影展的影片,所以看此處導演的分享覺得特別認同。不過,說真的,要媒體和一般大眾去了解影展的制度、內容與每部影片的特質,也許真的不容易。透過像高雄電影館那樣辦一些講座,讓有興趣的少數人有機會深入了解也許是個比較實在的做法(我是這麼覺得的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