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關於「喜歡的影片」

前幾天在電影沙龍一直離題,從原本討論的詹姆斯·艾弗利(James Ivory)跳到李安、楊德昌的電影。在跑題的混亂中,快速地與莎士比亞老師分享了喜歡的影片以及喜歡的原因。南下的路上想著差異的內容,覺得好像把自己「偏好」想得更清楚一些。早上想說整理一下,「偏好」大概有以下一些特質:

1.好看。這大概是最基本的,電影難看就沒救了。只是這裡所謂的好看,絕不是好萊塢式娛樂片子那種純粹感官感受,而是指形式內容的配合(包含劇情、敍事、畫面、配樂等結合成的整體)、所呈現出來的力度與深度,且看完之後有所悟、有所得的影片。

2.要幽默,不要沉重。有一些影片,看得時候覺得心裡面有一些東西被移動過,離開戲院的時候好像被悲傷、痛苦或著其他(負面)情緒包住一樣。那樣的片,對某些人來說是「不可承受之輕」,但對現在的我來說常是「不可承受之重」。幽默一點的真實,還是比較得我心。

3.影片佈滿藏著秘密的精彩細節。我對畫面的細節有強烈偏好,如果一部影片的畫面美、細節多,很容易迷惑我,讓我忍不住想要再看幾次(總覺得自己是一定遺漏或看錯什麼)。

4.看完之後,會產生想要再看的感受。這一點可以說是以上三點帶出的結果。

按這些特質來說,「偏好」的電影也許不一定是最棒最好的片子。為什麼呢?因為許多強而有力的影片,給人的情緒太多太強烈,看完之後常常留下被衝撞的感受,非常不舒服。這些影片(在藝術上也許有較高的成就),但說實話,很難讓我想要一看再看。我想這一點就是莎士比亞老師與我談到「喜歡」的影片時最大的不同(私自猜想老師的「好」與「喜歡」是比較一致的,而於我明顯不是如此...),而這樣的差異讓我想起幾年前的社會系文青老師有一次在座談會上(記得是為林毓生來東海而特別舉辦的座談會)說「私房書單」與「經典」的差異(其實不確定他當時用的詞彙),似乎用於電影方面也是如此。

此外,隨著看的次數增加,「偏好」影片的程度似乎也會改變。有些片子看一次就夠了,有些看兩次就膩了,有些看很多次還是很喜歡,有些則是越看越入迷、越喜歡。「偏好」似乎也會隨著年紀和觀影數量而改變。也許再過個幾年,「偏好」就全部換過一輪。相對來說,「好」(或者該說「經典」)的影片,似乎不會如此浮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