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後青春時期文藝生活


畢業前夕,學姐送了我一頂帽子。他說他去買帽子的時候,店員問他要送的人是哪一型的。他一時間想不出我是哪一型,就形容我頭髮短短、戴眼鏡、穿得很中性、喜歡戴帽子...這樣。店員聽了就說:唷,文青型是吧?學姐馬上接說:對,文青型!

學姐接受了店員的推薦,幫我買了一頂綠色格線的文青帽,並且轉述了這段故事。

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被形容成「文青型」(也許也有其他人這麼認為,但至少在此之前我沒有聽過人跟我說),覺得十分訝異。心想:「文青型」是什麼啦?我怎麼可能是「文青」啊?

我以為「文藝青年」是形容那些對文學藝術有愛好的青年。內在思維上,可能偏向浪漫,讀詩文小說,還要看很多文藝電影。外在打扮講究個性的展現和品味,穿搭力求與眾不同、走出個人風格特色。因此,我想我怎麼樣也不會是個「文青」,離「文青型」也應該很遠很遠啊。

不過畢業回高雄以後,莫名開始大量看電影,然後莫名地被更多人以為是「文青」。即使我自己認為自己很不像,但慢慢地也開始了解為其他人會這麼樣以為:「因為世人都看外表」,外表能看到的就是:你愛看電影(而且許多還是文藝型電影)、出沒誠品、三餘書店和高雄電影館、打扮得中性等等。否認無用,也就無需否認,慢慢也就無視這個名實不符的標籤。


直到去年調到台北工作,生活才更往文藝跨了一步。

那是從十一月參加金馬影展開始,慢慢熟悉台北西門町、華山文創園區、誠品松菸等(下個目標是美術館)地方,感受到在這個大城市裡,這些藝文活動的多樣豐富(比較對象是高雄...)。雖然我只是看電影,但因著電影就會進入這些空間,然後接觸到其他文學與藝術。比如最近接受DD和新竹室友豬小姐的推薦,開始讀(最受文青歡迎的)詩人鯨向海的詩,比如最近開始讀影評,比如最近逛書店都會去逛詩和文學和藝術區。也許「台北文青」就是在這些空間的影響下慢慢形成的...。

我想我內在還是個什麼都好奇的知青(當然不同於大陸文革那種「知青」,我是「台灣知青」...雖然快要不「青」了XD),再不然也是成為一個執迷不悟的影癡。不過,在台北遊盪的日子,我想有機會就到那些文青重地走走、學看他們看的書、聽他們愛的演講。看看能不能悟出「台北文青」有什麼不同(據肥貓說寫散文的周老師以為「台北文青」與其他地方都不同,而我很好奇,究竟什麼樣不同)?

這樣的生活姑且稱作「後青春時期文藝生活」吧(畢竟我已經老大不小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