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自律、責任、使命

知識人的自由與自律

今天是志成老師的時間。另外兩位老師講了什麼都不重要,因為志成老師已經完整且自成體系地講完了這個題目。


志成老師從源起談起。依據歷史說明為什麼今天會談這個主題,又為什麼會由他們兩位來談。接著整理了林毓生先生一篇文章的內容,簡述關於「自由」的討論。然後,由「怎麼界定自由?」與「怎麼保障自由?」進入主題。

首先,對於自由的界定。鄭老師由「知識自由」的界定開始。他認為「知識自由」即「知識自身作為目的-為讀書而讀書,為治學而治學,為思考而思考。讀書、治學、思考不依附於其他東西。」因為自由就是不受其他東西的挾制,所以知識要自由就必須有自己領域、能夠依自身邏輯運作。在「知識自由」的前提下,才可以去談「知識人」的自由和自律。知識人要守護知識的自由。而保護知識的領領不容外力介入的方式,就是要賦予它「神聖性」(這種神聖性像宗教一樣,但不完全等同,而是虔敬純潔的信念)。有神聖性,才會有守護的動力。守護的方式是「獻身」加上「辛勤的工作」。由此轉而談到「以自律保障自由」。透過自律而不是他律,才能保障知識自由,不受他力影響。這種自律即責任(不是義務),而是相對於自由的責任感(意即:享有自由就必須負責任)。在這樣的邏輯中,知識人的自律不能不說是一種承擔後果、指向未來的一種使命感。

無論前前後後,其他老師說了什麼。志成老師這一翻話,都足已(無械可擊地)完成今日的演講(可以理解,為什麼志成老師的粉絲那麼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