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語言

2012.4.6

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將語言與非語言世界相連結,或者至少是使用語言與對話的人產生共鳴。但是,仍然有人憂慮年輕人逐漸身陷學術流行,在碰到真正的問題時,愈來愈難去解決。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該讀德里達,而應該念秋德羅,或者念伏爾泰、盧梭、斯威夫特、麥迪遜、孔多塞、或是看看許多啟蒙運動作家的著作,那些作家都深信,儘管駕馭語言有所困難,他們仍相信可以說所意指,意指所言,無事可說就保持沈默。他們相信語言可以表達真實的事物,所謂真實,是指可以驗證與證明、是有證據可以相信的。他們所相信的真實,也包括歷史與社會生活的陳述,不過他們了解,這類陳述不如科學陳述權威可靠。他們也相信,清楚的語言能夠幫助他們分辨真偽。最重要的是,他們深信語言的目的,是在與自己、與他人溝通。


-Neil Postman,《通往未來的過去-與十八世紀接軌的一座新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